诏安八仙茶复兴迎来新契机

天气转暖,在闽南诏安县,上山采制八仙茶的茶农日渐增多。往年此时,返乡创业者钟林波已忙着四处奔走、拓展客源。但这个特殊的春天,他的茶生意从“面对面”转向了“屏对屏”——短视频带货。

诏安八仙茶复兴迎来新契机

钟林波的抖音短视频矩阵里,布局了人人茶、漫话茶人、茶伴侣、郝欣仪4个茶业领域垂直账号,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内容定位:茶行业价值输出,茶文化输出,茶具配套输出,茶生活达人个人IP打造。

其中,上线刚满一个月的“人人茶”,让钟林波找到了内容创业的方向。最近一组作品中,“人人茶”聚焦疫情对茶叶消费的影响、后疫情时代茶叶市场走势等行业热点,收获了不俗的播放数据。在没有付费推广的情况下,每天自然增粉2000多。流量迅速转化为订单。不少茶叶发烧友成为诏安八仙茶的新拥趸。

这有点出乎钟林波意料。他始终坚信,茶叶消费具有高度体验式、场景化特征。但突如其来的疫情,重塑了茶消费习惯,也再造了茶销售的模式。

“往年正月,礼品茶市场走俏,一个月下来能做十几万元,今年基本没有。”钟林波说,由于施肥、修剪等作业已在秋茶采收后完成,春茶大量上市则在4月,疫情对春季八仙茶生产影响有限,但销售市场却备受冲击。

线下渠道停摆,但直播、短视频等平台站上风口,茶产业迎来了新机遇。“通过‘屏对屏’,构建与消费者的深度连接,营造全新消费场景,推动线上线下营销一体化。”钟林波对后疫情时代茶产业发展有了新的思考。

于是,钟林波与他的小伙伴们,在疫情焦虑挥之不去的2020年早春,开启了内容创业之旅。

明确账号定位、头脑风暴确定选题、反复斟酌文案、布光置景反复拍摄、剪辑配音加滤镜、与粉丝互动交流、分析传播数据、学习平台规则……尽管还在探索与吸粉阶段,但跨界者们已经提炼出了不少心得。在短视频的江湖里,茶艺师是茶文化行走的传播载体;茶农在短视频创作时应突出源头好茶与产地直销理念;茶生活分享达人可专注于好物种草与茶品测评;茶老板们则可以利用茶馆情结与茶空间美学去吸引同频粉丝……

下一步,钟林波的短视频团队,将专注于2至5分钟时长的内容创作。“在泛娱乐化内容过剩的传播背景下,更有信息量的知识输出,可能会成为茶业垂直领域的突围之道。”

对于钟林波而言,新渠道、新业态、新模式,为诏安八仙茶复兴带来了新机遇。

在福建茶叶版图中,诏安八仙茶名不见经传。鲜为人知的是,它曾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新选育的国家级乌龙茶良种,香高持久的八仙茶一度是畅销闽粤的明星茶。但新千年前后,曾经的明星茶沦为偏居原产地的小众茶类。

2015年,从小在茶山长大的钟林波以返乡创业者的身份,回到诏安县白洋乡汀洋村八仙山下。这里是八仙茶的产地,上世纪60年代选育的17棵母株便定植于山下的汀洋茶场。

“为了在推土机前守住最后的17棵古茶树,我回到故乡,让最宝贵的工艺重新被所有人知道。”在八仙山下,钟林波以网上众筹的方式,重建了一座八仙茶坊,并配套品茶区与茶文化空间,希望以此为起点,重新挖掘八仙茶的文化故事与传统制茶工艺。

诏安八仙茶复兴迎来新契机

此后的几年,钟林波组建了自己的团队,流转数十亩茶园,导入自然农法,制定制茶规范流程,探索八仙茶与果茶的结合,植入文创元素打造“网红茶”,试水茶旅融合。

诏安八仙茶复兴迎来新契机

与此同时,八仙茶复兴计划也在诏安全县推进。2017年,当地政府出台《关于扶持八仙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八仙茶产业发展,覆盖新茶园建设、现代茶园建设、茶叶初制加工清洁化改造、更新茶叶加工设备、品牌营销建设等环节。现如今,全县八仙茶种植规模超过4.5万亩,年产值达11亿元以上。

诏安八仙茶复兴迎来新契机

“八仙茶正逐渐走出疫情阴霾,迎来好春光。”钟林波说,更重要的是,后疫情时代,更多的风口与机遇,正在涌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