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用论」为什么会存在?

读书并非无用,只是按照现在的教育规划来说,教育本身无法让我们每个受教者都拥有独立的思考、辩证的处世态度以及实现造福社会的自我价值。但学习知识的本身,是有用的。

估计很多人觉得读书无用,是觉得自己9年义务教育下来,感觉什么都学了,但却什么都用不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连加减乘除中的“乘除”都少用,更别说方程式、数列等等。

这让我们产生了一个念头:“这样的话,我们这么努力学习,除了获得更好的分数,又有什么用呢?”

想象中:

20 多岁大学毕业,满怀期待自己穿上风衣是程又青,套上小黑裙是唐晶;

每次 presentation,同事纷纷鼓掌,甲方爸爸当场签下大单,你微笑点头致意......

现实却是:

30 岁不到,发现自己是低配版邱莹莹,拿着几千块工资,操着几千万的心;

每天下班回家,看见吃剩的外卖盒,泡了没来得及吃的泡面,房东发来催租消息,可银行卡存款为 0......

这时候,总是忍不住要自我怀疑:“小学 6 年,中学 6 年,大学 4 年,撑过中考,熬过高考,花了 16 年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实践上,可我特么这么累到底是为了什么?”

「读书无用论」为什么会存在?

图自Unsplash

在看《出路》这部纪录片之前,我偶尔也会有这种想法,然而当我看了那部纪录片之后,我明白了“读书无用”这种想法产生的根源,到底在哪里了,也懂了这和读书本身无关,只是读什么书有关。

在纪录片中,导演陈为军跟拍 了3 名不同背景的年轻人,从刚高考完准备上大学的农村女孩到面试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到处宣讲招生的青年老师……

有人评论:这是自己有生之年看过的“最恐怖,最压抑”的纪录片。因为,你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却还是一无所有的真正根源,是陷入了中国教育的最大骗局。

我们都被“只要上了大学,生活就会好”这种想法给骗了

在中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无论贫穷或富裕,人们对教育的尊崇几乎到了极致。每个人从小就被灌输一种观念:“你只有上了大学,才能在大城市找到好工作,从此过上安稳岁月。”换言之,努力学习考大学,是改变出身阶层的唯一途径。于是,大多数人照做了。

纪录片里,20 多岁的万超刚从武汉大学珞珈学院毕业,一所三本院校,虽比不上数一数二的重点大学,但总算读完 16 年书,顺利拿到大学文凭。刚出社会,万超就奔波于人潮拥挤的招聘会,他表示自己什么都愿意做。

加班?没问题。

工资低点?没关系。

后来,有家清算公司录取他,给了当时武汉的最低工资 1500 元 / 月。工作后,他算了一笔账:一个月租房 500,中午伙食费 337.5,话费 100,加起来一共 937.5,工资几乎花光。

他说:“刚开始对自己还有期待,但越找工作越觉得,最简单的是你要在生存的城市里活下来。”

「读书无用论」为什么会存在?

好景不长,上了 10 天班,公司就把他清退了,理由很简单:Excel 不够熟练,无法满足工作要求。在与同班同学的散伙聚会中,万超在 KTV 昏暗的灯光中喝多了,蹲在地上大哭,“我要工作。为什么他们不要我?我不是 211、985,一定是这样。”

不可否认,当三本院校与 211 / 985 的相比,后者更有优势。但他们大多人的心态,其实也与普通高校生一样: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各有各展望的同时,也各有各的难题。

高中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

抓时间抓基础,勤演练定有收获”“树自信誓拼搏,升大学回报父母”“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高考不退却,逆袭全世界”。

让我们以为,上了大学就好了。可惜,这些打鸡血的标语没有告诉你,你没有足够的运气出生在不愁生存的家庭,只能被社会的“优胜劣汰”规则归类,并且还不能埋怨,他们认为:

你这么失败,因为是你自己不够努力不够优秀呀!

「读书无用论」为什么会存在?

在纪录片中,毕业于全国重点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的王振祥,28 岁的时候,成了弘博软件学院的招生老师。他说,用一句话形容自己的工作就是:“弄进来,交钱,然后,弄走。”他清楚知道,无数人仍执着认为,考大学是唯一的出路。考不上一本二本,就上三本,反正要把所谓的大学文凭拿在手才有安全感。

于是,某些无利不赚的孩子骗进来,让他们交学费,然后到了时间再给一张毕业证就 OK 了。商人以创立民办大学的名义,再利用这种根深蒂固的执念,在招生宣讲会一遍遍强调上大学是件多么重要的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有读书才能收获体面的工作,获得高品质的生活”,目的是让更多人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

「读书无用论」为什么会存在?

别以为自己很聪明不会上当,每年高考,只有少数发挥最好的人才能进入国家财政支持的重点大学,大多数则需要支付高额的学费,进入民办高校。过去 10 年,民办大学增长了 30 倍,依旧有人络绎不绝地给他们送钱。

那年,奔波于武汉各镇县开宣讲的王振祥,遇见高考只考了 388 分的王盼。

王盼家庭并不富裕,她一直在镇上念书,父母在砖厂搬砖为生,一块砖赚 5 厘钱。对于这个家庭来说,王振祥是他们让女儿上大学脱贫的希望。所以,就算走山路、赶牛羊,乘大巴,也要参加招生宣讲。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为了供女儿一年 1 万多的学费,全家几乎砸锅卖铁的背后,其实是招生老师一边盘算招到多少个学生,可以拿到业绩提成,一边心里自责“造孽啊”。至于学什么,对你将来的工作是否有帮助,他们一概不管,也管不了,只负责把你送进去不断“消费”。

「读书无用论」为什么会存在?

王振祥心里十分清楚:“我们是公司,不是学校”

如今的大学已经不是那个年代的高等学府,并非所有学校都能提供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有人在悄然逼近,准备收割一波“韭菜”,对于王盼来说,她别无选择,这是她认为能够“脱贫”的唯一通道。

「读书无用论」为什么会存在?

最后的结果,很可能选了一个自己也不知道,学了到底有什么用的专业,随后毕业,毕业后再次失业。失业后为了生计,成为忽悠他人的骗子,由此不断制造恶性悲剧。

拍摄这个纪录片时,电影团队统计到每年都有超过 200 万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而这些在城市生存边缘挣扎的年轻人,被称为“蚁族”。当他们找到了工作,那些微薄的收入并不能让他们获得好的生活。

我想起 BBC 纪录片高级编辑尼克·弗雷泽的一句话:

在中国,你必须上大学,因为人们告诉你:你必须得这么做,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

自从 1997 年中国推行教育产业化政策,有的大学变着花样改专业名,不断开拓新专业,把学生忽悠过来,却没有像样的师资,没有靠谱的课程。毕业后一看招聘需求,傻了,自己什么都不会,大学里学的也没啥用啊!

「读书无用论」为什么会存在?

△某招聘网站对应届生的要求

仔细想来,不仅是大学,高考以前,那段与《 5 年高考 3 年模拟》死磕的日子,对你的人格完整、性格培养等发展,用处并不大,倒是让你被“标准答案”抹杀。

崔永元曾说,某天他侄子在做作业,看到一道题是这么问的:

你能把《匆匆》这篇课文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

侄子写的是: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结果,老师在卷面上打了一个 ×,标准答案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他就纳闷了,一篇文章,你可以喜欢这句,我可以喜欢那句,偏偏连最喜欢的话也要统一。

「读书无用论」为什么会存在?

令人发咻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此 时,反观美国的高中课程,大洋彼岸的孩子幸福太多。美国高中所有学校课程都有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课包括语文(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等,选修课非常丰富,涵盖经济、法律、建筑、外语、艺术等,这些内容与社会职业接轨之余,还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

「读书无用论」为什么会存在?

△ 美国高中课表

令人更挫败的是,在传统教育之下,我们不仅与社会脱轨,还从小就被打压得失去自我。小时候,你喜欢画画,他们觉得这对你的未来没有帮助,又不能赚钱,于是一味打压你的兴趣,以填鸭式的方式,逼你学各种化学、物理,因为理科生比较好找工作。久而久之,你内心最初的兴趣是什么,你也不知道了。

明明按理来说,教育本身应该是让我们每个受教者都拥有独立的思考、辩证的处世态度以及能够实现造福社会的自我价值才对。但残酷的是,类似河北衡水中学分校这类的学校遍布全国,安徽毛坦厂中学数以万计年年反增不降。

这种“流水线”式的教育方法,用“均衡发展”使其平庸。大多数人会像万超的同事一样,早已完成 16 年的教育,步入社会,觉得为时已晚。

“每次都说自己年轻,刚毕业是这样的,可以慢慢混,一步步来,我始终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一个借口,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我困惑,找不到方向,所以,我现在就是一个平庸的失败者。”

不过,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必沮丧,更无需自责,因为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13~19 岁,我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此期间,我们到了 18 岁,已经达到法定成年的门槛。然而,在这种传统的打压式教育下,大多数人并不能在这个年龄段认清自己是谁。所以,西方标准的 18 岁成年界限在中国应该要往后挪。大多数人尚从成年初显期到成年早期的转换,有人 19 岁完成成年人的转换,也有人 29 岁还没达到,大多数会在 30 岁前后完成。

也就是说,即使 22~30 岁一事无成,也不必自责,这不是你的错。你还在“爱、工作和世界观”的三个方面完成自我身份的探索。

此时,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社会适应性差的人,没办法接受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产生对所处环境中一切格格不入的心理状态,但现实又迫使他需要适应来获得生存资本。

社会适应性强的人,在不同工作中,开始寻找自己的定位,并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目标,或是找到自己的兴趣,同时又与社会接轨。

知乎上有位答主,上大学的时候,因为被调剂的原因,调到了俄语专业。学了之后,发现太难了,直到大三都学得很痛苦。家人劝她考研,同学也安利她说人力资源不错,她尝试之后发现,要学高数啊,无奈自己真的是个“理科黑洞”,于是放弃。

后来,因为追星,迷上了剪视频,发现自己特别喜欢对画面的重新拼接,很喜欢在电脑敲下每一个字,剪辑好的每一帧画面。但她也会有顾虑,例如这些东西以后能养活你吗?能让你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吗?

她没有答案,但真的很喜欢。

刚毕业的时候,她还会关注各种剪辑的课程,一边上班,一边领着微薄的工资报班上课。工作之余,利用周末的时间,在猪八戒网帮一些公司剪辑、设计。今年,她终于艰难地完成转行,成了一名剪辑师。她说:“虽然一切从头开始,但值得”。

希望,这场骗局不要成为下一代人的宿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去反复思考一下,哪些知识是我们需要的,哪些知识是可以学习的,哪些知识是可以未来再学的。而不是一味去觉得“唯有读书能给予出路”或者单纯的“读书无用”。

我们需要学会判断,找出自己真正喜欢的,自己需要的和为了生存下去要学的知识,而不再轻易被人所忽悠。

如果感觉迷茫的时候,不妨跟着这几个步骤一步步地想:

1. 列一个清单,写出你真正热爱的 100 件事;

2. 试试能否把不同的点合并到一块儿;

3. 找 5 个在相似领域的成功人士,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4. 在你的激情、技能(或者你愿意去学并且能学会的技能)、和这个世界需要的东西这三者中间找到一个交叉点;

5. 想明白为什么它对你来说如此重要。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吧(〃'▽'〃)

PS.文章崔永元部分资料来源于《崔永元:别再让孩子聪明伶俐地进去呆若木鸡地出来!》,另特别鸣谢心理咨询师张雯萍老师对本回答的心理学内容指导。

壹心理答主 | 碗仔

更多专业的心理学文章和回答,请关注:壹心理 - 知乎

微信搜索关注【知文行天下】,即可获取更多有趣的心理资讯。

最后,谢谢一路有你,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哦(〃'▽'〃)

编辑于 10:06・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