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五十年 向星辰大海出发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中国人自此叩开了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

中国航天日 | 回望五十年 向星辰大海出发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升空(资料照片)

五十年间,从首颗人造卫星到一箭三星,从无人试验飞船到航天员太空出舱,从探测器绕月飞行到月球背面软着陆,我国航天事业正大步迈向国际最前沿。

今天,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让我们重温”东方红一号”研制升空的历史,铭记和弘扬历久弥新的航天精神。

1958年,我国提出要研究自己的人造卫星。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想造卫星,只能自力更生。但那时我国科研条件十分有限,白手起家的道路举步维艰,加上受各方因素影响,研制工作一度中断。

1965年,中央决定重启卫星研制。当年10月,全国各科研院所的顶尖科学家齐聚北京友谊宾馆,全面论证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方案。

经过长达42天的激烈讨论,会议确定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卫星的基本方案,要求听起来极为简短,短到只有12个字--“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

寥寥12字概括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总体技术方案和目标,也概括了技术的难度。

卫星上天需要大量计算,但当时自动计算器都属于比较先进的计算设备,更多是用半自动手摇计算机,有时任务急了,科研人员连算盘都会用上。”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清晰地记得,计算室里一群年轻人成天在那噼噼啪啪地算。科研人员就这样依靠人工,一点一点把卫星数据算了出来。

在卫星登天之路上,还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那就是卫星必须经受住太空极端温度变化的考验。

太空中,卫星向阳一面温度可高达100多摄氏度,背阳一面的温度则能降到零下100多摄氏度,如何让卫星在太空中保持正常“体温”,是世界公认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某分系统负责人的闵桂荣带领技术人员一点一点地研究。

闵桂荣说,“当时清华北大北航都没有这个专业,所以就得自己来组建,组建就是改行。我就把大家带到天文台,去参观接触天体运动规律。边干边学。”

没有什么诀窍,就是从头做起,把能想到的问题全部列出来,从原理开始,一个一个解决。

在几乎从零开始的摸索下,技术人员先是研制出了一套完整的温控系统来平衡卫星内部的温度,但却发现系统正常运转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而卫星携带的电量很有限。怎么办?最后,科研人员想出了一个温控系统零耗电方案,“我们的温控系统不耗电,利用跟踪系统、乐音系统的余热拿来温控,就想了这个办法,做得很成功。”

终于,克服种种困难,卫星和运载火箭的研制顺利完成。

1970年4月24日,伴随着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发出的轰鸣,“东方红一号卫星”飞向广袤无垠的太空,圆满实现了“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的要求。由于东方红一号重量超过了此前4个国家首颗卫星的重量总和,也创造了人类航天史上的新纪录。

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东方红一号”工程带动的技术、工艺早已更迭换代,工程亲历者们也已白发苍苍,但它留下的航天精神却不断传承,成为一代代航天人心中的精神支柱。

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的戚发轫在今天的中国航天日活动中说,“要铭记 ‘东方红一号’研制过程中是很艰巨的,使命艰巨才光荣,所以这个光荣历史我们不要忘记。传承什么精神呢? ‘两弹一星’精神为核心的航天三大精神,一个是航天精神,核心就是自力更生,一切要靠自己不能靠别人,当年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第二就是 ‘两弹一星’精神,核心是热爱祖国。最后一个就是载人航天精神,核心是国家有需要的时候,尤其有特殊需要的时候,我们要有这种精神。”

今天,我国首次行星探测任务“天问”命名正式发布,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也是我们走向深空探测的新起点。探索浩瀚宇宙,和平利用太空是中国航天人的梦想,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在新的征途上,我们要始终记得弘扬航天精神,拥抱星辰大海。


录音/制作:刘子华

终审:刘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