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疫情耽誤的婚禮怎麼退款?消委專家這樣說

疫情肆虐,嚴重影響民眾的正常生活,全社會都正遭受嚴峻的考驗。

為打贏防控疫情的戰鬥,各級政府啟動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禁止進行包括婚宴在內的聚集性活動。

因此,新人不得不對婚禮重新進行安排很多原定在上半年舉行婚禮無法如期舉行。

據瞭解,大多數新人都跟簽約的婚禮商家進行了溝通協商進行改期。

婚禮商家也都表示理解並積極配合,在客人確定新的婚禮日時,優先安排提供服務。

當然,也有部分新人提出解除合同要求退款,並由此產生了糾紛。

類似的糾紛該如何處理?

2月9日,“四川在線”記者採訪了四川省消委會相關負責人。

該負責人表示,總體來說,依《合同法》之不可抗力規定,消費者不應承擔定金扣除等違約責任。但若有其他實際已發生的損失,可依公平原則分擔。

但具體損失應由經營者舉證,相關損失是否必然發生還是可以避免,需視具體情況分析。

糾紛具體處理可向消協投訴,由消協調解,雙方協商。法律規定僅為底線性思考,總體倡導防疫大局為重,社會穩定為重,消費者安全健康為重。

此前,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聯合四川省旅行社協會、四川省旅遊飯店行業協會、四川省網商協會、四川省物流商會、四川省保險行業協會、四川省廣告協會、成都餐飲同業公會等發出倡議,呼籲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互諒互讓,和解爭議。

因疫情發生,旅遊、出行、餐飲、娛樂等消費活動不得不取消、延遲,消費者和經營者都受到影響或損失,呼籲特殊時期消費者和經營者之間如發生消費糾紛,應多些理解和包容,互諒互讓、協商解決。

並呼籲餐飲、旅遊、住宿、電子商務等企業、行業組織,要強化社會責任意識,開通綠色通道,高效處置消費投訴。

要及時出臺有利於消費者的解決方案,對消費者因疫情取消或改變消費項目,在無實際損失的情況下應全額退還消費者訂金;對於實際發生的損失,要提供相關憑據,向消費者多解釋多溝通,合法合理退費。

另外,2月5日,自貢市貢井區市場監管局調解結案的一個案件也可供商家和消費者作為參考。

被疫情耽誤的婚禮怎麼退款?消委專家這樣說

投訴人張先生因疫情影響,於1月27日與婚慶公司聯繫取消原定於28日的婚禮,並希望退還5000元預付款。

婚慶公司因已向第三方支付了購買鮮花、禮炮等婚慶用品的費用,告知張先生不能退還預付款。

張先生據此向市場監管局投訴,後經調解,達成一致,雙方各自承擔一半損失,婚慶公司退還張先生預付款2500元。

我們支持消費者和服務方維護合法權益,但是,要保存好消費記錄或憑證,冷靜耐心、合理表達自身訴求,堅決避免“非理性維權”和“過度維權”。

大疫當前,共克時艱!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