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歸來春意暖 會寧縣第三批學校復學見聞

春意盎然,百花始盛開。會師聖地學子經歷了“史上最長的假期”,迎來了新的學期。4月16日,繼一週前全縣高中學校、初三開學後,會寧又有一批學生重返校園,開始了新學期的學習生活。

沉寂了一個超常寒假的校園,再次熱鬧了起來。莘莘學子琅琅讀書聲再次響起。

上午7時,會寧縣北關小學門口,安保人員及值班老師全部就位,拉起紅色的隔離警戒線。北關小學所有校領導早早站在校門口引導學生入校並向家長答疑解惑。

藏族學生貢保加一大早來到會寧縣北關小學門口,排隊準備測溫進入校園。“在家把我憋壞了,今天見了久別的同學和老師,甭提有多高興了。”貢保加看到的是一樣的校園,一樣的老師,一樣的同學。不一樣的是校門口一系列“硬核”防疫設備成為標配。

學子歸來春意暖 會寧縣第三批學校復學見聞

在校門口看到三個測溫通道:迎暉樓測溫通道、啟航樓測溫通道、致遠樓測溫通道。貢保加又仔細核對了一下,自己四年級應該走中間通道,直行至啟航樓測溫點排除測溫,站位前後左右間隔一米。

家住甘南瑪曲縣貢保加在北關小學四年級就讀,一週前,他就和前兩批覆學的學哥學姐一道來到會寧,早早做好了開學準備。

“我們有83名學生在會寧縣的各個年級就讀。收到會寧復學通知後,我們就分兩批包車來會寧。經過這個不尋常的假期,同學們對開學是急不可待了。”負責瑪曲學生管理的貢去扎西笑著說。

和貢保加一樣,今天,會寧縣所有小學四、五、六年級的同學們一起重返校園。

學生進入校園測完體溫後,體溫正常學生直接進各自教室,各班班主任組織學生報到註冊,進行常規教育、安全教育、疫情防控及防護知識學習,上好開學第一課。

“學校每天按規定在校園消殺,防控網格化無縫隙。”副校長武強說,“我們學校學生比較多,有3000多人,為此我們實行錯峰進校,從八點開始是六年級,20分鐘後8點二十是五年級,8點40是四年級;19低年級開學後,分別在這三個時段依次加上三、二、一年級。”武校長告訴筆者,為防控疫情安全開學,學校制定了“兩案十制”,嚴把入校關、測溫關、登記關、管理關、防護關、活動關、消殺關、錯峰關、衛生關、處置關十道關口。

學子歸來春意暖 會寧縣第三批學校復學見聞

在北關小學門口,和眾多的學生家長一樣,剛把孩子送進校門的四年級學生家長邢佩嵐手時捏著一張學校發給家長的溫馨提示:建議為孩子準備適量個人防護物資,如口罩、體溫計、消毒溼巾紙等;每日監測孩子體溫;讓孩子瞭解疫情防控知識,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合理安排孩子的膳食和作息時間,鼓勵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體育鍛煉;隨時保持通訊暢通,積極配合學校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等。

“自己是租房供娃娃上學,收到學校復學通知,娘倆三天前就上來了,看到學校醒目的安全入校提示,學校井然有序先測體溫,然後按照規定路線拉開距離進入校園。學校各項管控措施十分周到細緻,我很放心了。”邢佩嵐表示自己一定會按照學校的建議去做。

學子歸來春意暖 會寧縣第三批學校復學見聞

在校園裡,先期進入教室的四年級,老師已經開始上課。開學第一課,全校老師只有一個主題,就是圍繞疫情來授課。不僅宣傳防疫知識,還結合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湧現的人和事,對學生開展生命教育、愛國主義教育。

“您曾說,真相比平反更加重要;世人說,您是永恆的啟明星。您的生命定格在35歲,您的名字將萬古長青。”四(9)班班主任沈潤芬在電子白版上下載了一段網友寫的感動中國抗疫人物李文亮的推薦辭。

沈潤芬給學生講述的是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的事蹟。35歲的李文亮,曾向外界發出防護預警,自己且不顧個人被感染的風險,仍然堅守一線崗位,因感染新冠腦炎以身殉職。

沈潤芬想讓學生知道,正是這些 “不論生死,不計報酬”抗疫一線的英雄,才有了我們今天這兒有一張安全的書桌。是英雄,就值得我們尊敬和銘記。

學子歸來春意暖 會寧縣第三批學校復學見聞

“我們要求全縣各級各類學校要認真上好以“認識疫情、敬畏生命、做好防護”為主題的健康教育《開學第一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生命觀、價值觀,自覺將個人命運和前途與祖國命運和前途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會寧縣教育局局長王池柳告訴筆者,全縣在開學後組織學生開展各類應急處置演練,並利用課堂、講座、板報、廣播、網站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傳染病防控知識教育,同時做好對教職員工和家長的健康教育。

“再過三天,到19日,除幼兒園和特教學校外,我縣所有學生將全部返校。”王池柳說。(王雙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