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為什麼是12釵又副冊之首?

曹雪芹在《紅樓夢》開篇說,編撰《石頭記》是為使當年閨閣中人不致泯滅,為她們所作的昭傳——分明以紅顏寫鬚眉之志。若寶釵是滿口仁義道德之儒臣,黛玉是天性自然之智者,鳳姐是法家之能臣幹吏,鴛鴦"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之義士,那晴雯是什麼呢?因何居十二釵又副冊之首?


晴雯為什麼是12釵又副冊之首?

晴雯

表面看來晴雯是心靈手巧,豔壓群芳的的丫頭,居又副冊之首倒也說得過去。但晴雯不通世故,似乎為缺少儒家傳統的"仁"、"和"美德之人,與襲人紫娟鴛鴦等相比,並不佔太大的優勢。

按外貌協會會長史太君的眼光,晴雯容貌定是個中翹楚;能補罕見的雀金裘,針線技藝才能第一,可謂才貌雙全。賈寶玉喜歡晴雯,因為她貌美性格活潑,不會動不動跟寶釵襲人一樣,總勸他好好讀書。

許多人覺得晴雯平日言語刻薄,恃寵而驕,難討人喜歡。總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樣子,活脫脫心智不成熟,缺乏修煉的小孩子心性。譬如五十九回,春燕被她娘追打跑到了怡紅院,襲人、麝月、晴雯先後出來干涉,方式各有不同:一貫息事寧人的襲人,則拿規矩講理的麝月,最直接的晴雯開口便攆夏婆子,“理他呢,打發去了是正經.誰和他去對嘴對舌的。”這種不分清紅皂白,胳膊肘往裡拐的處理方式,雖有心向怡紅院人的忠心,未免簡單粗暴了些。

晴雯為什麼是12釵又副冊之首?

拿規矩講理的麝月

晴雯常越殂代庖處罰他人,蔑視權威自然落不下好。有一次晴雯責罵小丫頭,正好被王夫人看見了對她印象不好,被人一提醒就想起來了。不少人以現代眼光看來,認為晴雯擺不正位置持寵而嬌,情商低不懂得變通。按照職場人士的分析,應該是混得最孬的一類人,這未免冤枉了晴雯

曹雪芹之所以將晴雯列為又副冊十二釵之首,是極愛她身上諸多珍貴的品質,故濃墨重彩晴雯與世俗的格格不入。

"晴為黛影",說得是她有與黛玉一樣天然的真性情。晴雯是出身卑微貧寒的黛玉,沒受過教育不識字,缺乏大家閨秀的氣度修養,卻秉承著特立獨行的傲氣。由於年少失怙,缺乏父母家庭的溫暖,養成了言語刻薄的性格,其實同寄人籬下的林妹妹一樣,言語不饒人,不過是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隱藏著深深的自卑。

晴雯為什麼是12釵又副冊之首?

晴雯是出身卑微貧寒的林黛玉

晴雯身為下賤的丫頭,卻自視甚高,沒有襲人和麝月秋紋等人的奴性,表現在她從不違心討好寶玉。她希望主僕平等相待,如大小姐林姑娘一樣動不動使小性子,可惜身為下賤,與其卑微的身份不符得罪了不少人。

晴雯心裡篤定是寶玉的人,但不肯以色侍人,並非有當太太的野心。她希望二人正大光明地在一起,瞧不起襲人浣碧等人為了姨太太的終極夢想,偷偷摸摸自薦枕蓆的行為,並多次諷刺她們。除了美貌,"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晴雯不世故虛偽,正是寶玉喜歡她的原因。

晴雯有與世俗格格不入的勇敢,正是曹雪芹和魯迅喜歡的不通世故之人。

在太虛幻境中,寶玉將又副冊揭開看時,只見這首頁上畫的,既非人物亦非山水,“不過是水墨滃染,滿紙烏雲濁霧罷了。”暗合一句判詞:「霽月難逢,彩雲易散」,為晴雯名字的寓意。其實滿紙烏雲濁霧之意非常模糊,也是說她像恃才傲物憤世嫉俗的直臣,易遭誹謗詆譭的隱喻。透明水晶肝的晴雯,過剛過直難為世人所容。

晴雯為什麼是12釵又副冊之首?

晴雯

魯迅在《世故三昧》中說,傳統的文人批判世界的時候,一般只會在幽默和志怪文本里,含蓄地加以影射,直面道來則有失儒雅。其中問題便是人們大多深味世故,隨波逐流易,而逆俗則大難。他深刻描述出了一種俗世人心態:

你最好是莫問是非曲直,一味符和著大家;但更好是不開口,而在更好之上的是連臉上也不顯出心理的是非的模樣來。所以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弔客;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往。(《魯迅全集》四卷591頁)

君子和而不同,在儒家文化信條裡雖不多,但也有不通中庸之道的可敬;橫眉冷對千夫指的勇士少有,趨炎附勢明哲保身的懦夫常見。

世人皆醉我獨醒,從玫瑰露事件看正直之晴雯的價值:唯一為真相發聲之人。

玫瑰露事件柳五兒被冤枉,平兒裝傻,別人不敢言的,晴雯脫口說出真相。平兒明知柳五兒委曲,卻揣著明白裝糊塗,吩咐將其在柴房關了。

晴雯為什麼是12釵又副冊之首?

平兒

平兒聽了笑道:“這樣說,你竟是個平白無辜之人,拿你來頂缸。”晴雯走來笑道:“太太那邊的露再無別人,分明是彩雲偷了給環哥兒去了。你們可別瞎亂說。”平兒笑道:“誰不知是這個原故,但今玉釧兒急的哭,悄悄問著他,他應了玉釧也罷了,大家也就混著不問了。"

為保全探春,平兒害得本來怯弱的五兒既怕又委屈,沒禁住一夜驚嚇,後來病死了。如果平兒直言放了五兒不關押的話,身弱的她也許還活著。"子不殺伯仁,伯仁因子而死。"人人都愛平兒溫柔和人,卻不知平兒的好,其實是一種善舉之下的作惡行為。

曹雪芹筆下治家如治國的大觀園,看似些微小事的玫瑰露事件,暴露出了很多深層次的危機問題。

賈府之人大多喜歡逢迎洑上水,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因為處罰夏婆子之事,平兒笑道:

“這算什麼。正和珍大奶奶算呢,這三四日的工夫,一共大小出來了八九件了。你這裡是極小的,算不起數兒來,還有大的可氣可笑之事。”


晴雯為什麼是12釵又副冊之首?

可見正是寶釵、李紈、探春三位代管行事寬容,才生出這麼多事來,為什鳳姐沒病時下人就不敢呢?因為大家都一味做好人,沒有人挺身而出肯當"惡人",一味寬縱的結果是:三四日時間,就鬧出了八九件這類違紀之事。

一向寬厚仁慈的賈母,得知園中人偷竊玩牌之事大怒。探春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賈母認為一味當好人可不行,正是看到了平和下的危險——作為經驗豐富的當家人,意識到了潛在的巨大風險: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防微杜漸很有必要。

平兒勸鳳姐得饒人處且饒人,何必自討苦吃得罪許多下人,似乎沒有錯,然而個個都來當好人,裝聾作啞之下,如何與危機作對?挺身而出的勇睛雯太少了。

因此從蝦鬚鐲攆墜兒事件看,晴雯的缺點其實是優點。觀其所為,統統跟自己的利益無關,正是無私則無畏。

晴雯為什麼是12釵又副冊之首?

晴雯氣得蛾眉倒蹙,鳳眼圓睜,對偷了平兒的金鐲墜兒又打又罵。

第52回小丫頭墜兒偷了平兒的金鐲,為了維護賈寶玉的體面,平兒偷偷交代麝月息事寧人,說晴雯一時氣了打罵嚷出來不好,只告訴她留心就是。偏生即刻叫墜兒進來又打又罵,又命人叫宋嬤嬤說寶二爺才告訴了她,因為"墜兒很懶,務必打發她出去,明兒寶二爺親自回太太就是了”。

打人這或者算一個缺點,只是晴雯為什麼這樣做呢?想想從小沒爹孃的孩子缺少教養,既是文盲性格又急,何況墜兒偷盜平兒的鐲子,丟得是怡紅院的名聲,晴雯一怒之下用簪子刺之作懲罰,的確"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有越殂代庖之嫌,可真問了公處理,恐怕要至少挨幾十板子吧。

晴雯作為底層的女子,性格急躁講道理她不會,而從小在賈府就受此教育,犯了大錯要捱打,寶玉也挨他爹打,老祖宗查賭時也動了家法,鳳姐打人更不用說。墜兒偷了鐲子是大罪,睛雯的眼裡容不得汙濁,認理獎罰這一點,也說不上太大的過錯。

晴雯為什麼是12釵又副冊之首?

小丫頭墜兒

墜兒的處罰是肯定被攆出去,並非晴雯自作主張,只是越級處理。雖然程序上有差錯 ,由此也可見晴雯竭力維護其利益名聲,是真把怡紅院當自己家了。平兒瞭解她眼裡容不得沙子,襲人回家探母,晴雯和麝月代管,攆了個墜兒出去,說不上越權,在人看來拿了雞毛當令箭,這得罪的人的活計避之不及,何不等襲人來處置墜兒,家生子關係盤根錯節 趟什麼混水。

尤其晴雯對墜兒的說法是"懶",而不是說明她偷東西,這樣為怡紅院的名聲,自己將惡名背了。宋嬤嬤的面子沒有給,襲人的面子被掃,她被孤立了。晴雯遠離世故,無不是真性情的流露,而真實往往最傷人且傷己。

晴雯為什麼是12釵又副冊之首?

病晴雯勇補雀金裘,盡責忠心,其實是國難顯忠臣之喻。

第三十一回講寶玉被晴雯氣惱了,公子爺脾氣上來,揚言回太太將她打發了出去。晴雯哭著道:"我就是一頭碰死,我也不出這門兒!"滿滿受了家人傷害後的委曲言辭。她從心底裡把寶玉視作親人,怡紅院當作自己的家,處處維護其利益。讓她離開怡紅院就是失去家,寧死也不可的。

晴雯與明哲保身的襲人不是一個級別的人。在《劉心武續紅樓夢》的第九十回中講,榮國府被抄檢後忠順親王要強取襲人,

只見那襲人先呆立了一陣,從容走到門邊對守侯之人說,且容她略整衣衫就隨他們去。說完走到寶玉夫婦面前,哽咽著道:“為你們,為全府,我去。……”,

通常讀者認為一個丫頭無此犧牲保全主家的覺悟,但元元倒覺得行事多算計的襲人,定不能有此忠勇氣節,晴雯倒很有可能的。

晴雯為什麼是12釵又副冊之首?

晴雯和賈寶玉

所以曹雪芹喜歡晴雯,正因為她有忠勇、正直、不虛偽諸多世俗之人罕有的優點,是把她當做一個忠心耿耿的直臣來寫。他借賈寶玉之手,為晴雯寫下《芙蓉女兒誄》,作為對其品質的高度讚美,天性純真的女兒之可愛,正是"位卑不敢忘憂國"熱血正直之人的可貴。這樣在《紅樓夢》中將晴雯推為又副冊之首,也就不奇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