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養玉 玉養人的說法是怎麼來的?有沒有科學依據?

喜歡佩戴和盤玩和田籽玉的朋友,經常會和我們分享一些盤玩心得,其中籽玉的玉質變得更加油潤細膩,光澤更加油亮就是最常聽到的一種聲音。自古就有人養玉,玉養人的說法,那麼這種說法有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呢?

人養玉 玉養人的說法是怎麼來的?有沒有科學依據?


人養玉,很好理解,籽玉在長期的佩戴和把玩中,和人的皮膚進行親密接觸,而人體分泌的油脂和熱量會慢慢滲透進籽玉的結構中。這就好比籽玉在玉龍河中,經過河水中的礦物元素長年累月的沉澱和沁入,從而發生了一種變化。那麼佩戴的時間越久,這種變化就會越加明顯。也可以理解為,這一過程相當於給玉石進行了一次軟拋光。

人養玉 玉養人的說法是怎麼來的?有沒有科學依據?


說完了人養玉,那麼玉養人又該如何解讀?玉石是否真的具備對人體有益的保健和養護功能嗎?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和田玉的礦物組成元素。和田玉的主要礦物組成是透閃石為主和少量的陽起石組成,同時含有微量的透輝石,蛇文石,磁鐵、石墨等元素。

人養玉 玉養人的說法是怎麼來的?有沒有科學依據?


不難看出,玉石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長期和人體進行相互作用,這個過程不僅能夠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同時還可以提高免疫力。流傳至今有關玉石一些神奇故事,比如可以去病消災,也並非空穴來風,玉石不等於仙丹,對人體的益處也會因人而異。玉養人更多在於調節和改善,所以也不能太過迷信。

人養玉 玉養人的說法是怎麼來的?有沒有科學依據?


總體來說,長期佩戴或者把玩玉石當然是百利無一害。首先高品質玉石散發出來的溫潤和光澤,對於感官是一種很舒適的享受,能讓人心境平和,身心愉悅,經常把玩不僅能放鬆心情,還可以刺激人體穴位,運動手部肌肉,加速血液流通,從這方面來說,玉確實是可以養人的。

人養玉 玉養人的說法是怎麼來的?有沒有科學依據?


玉石作為一種文化傳承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玉能養人,養得是一個人的性情,溫潤如玉,久而久之潛移默化影響著自己的身心,遇事不急不躁,待人溫和,其實這也是佩戴玉石的最終目的,當我們因為玉改變性情的時候,那麼一切都會變得和順,人玉合一,也就真正做到了比德於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