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是历史上著名的“弃医从文”的伟人。
在回忆日本求学时期的《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中,他明确提到了此举的直接原因:
一堂电影课上,大多中国留学生对电影中日本人杀害中国人的场景习以为常,再加上日本学生“中国学生迟早让中国灭亡”的挑衅,鲁迅先生顿觉在苦难中麻木的中国人需要的不是身体上的救治,而根本上是思想的医治。
此后,他回到中国,执笔救亡,成就了一个时代的传奇,逝世后被誉为“民族魂”。
生命里的抗争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少年时期的他虽然也有过一段悠闲美好的时光,但12岁时家中遭遇变故,祖父因科举舞弊案被捕,父亲卧病,生活日益艰难,再加上亲戚的冷遇,当时的鲁迅倍感人间凄苦、世态炎凉。
而即使一切不如人意,小时候的鲁迅却表现出了与之年龄不符的沉稳与坚定。他不舍昼夜地照顾父亲,为此时常往返于六七公里以外的药铺和典当行,说到此,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小故事——书桌刻“早”字,这样的鲁迅历经近一百年的历史,还是让学生们争相效仿。
17岁时,鲁迅来到南京求学,接触了《天演论》,由此他也受到了译者严复的影响。毕业后,1902年,他赴日本留学,在此期间,他持续性地受到各方思想和文化的冲击,开始思考更多关于国民性的问题。后续的事情发展众人皆知,他“弃医从文”,从仙台回到东京,开始专注于文学工作。
1909年,鲁迅终于归国。起初他是作为教员任教于杭州和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绍兴中学堂,之后就职于教育部,期间他投身辛亥革命,卷入民主革命的浪潮,并创作了第一篇个人文言小说《怀旧》。
1918年1月,他加入《新青年》,并在5月于此发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第一篇白话日记体的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了新文学的引路石。
自此,他便开始了以笔诛伐、发声诘问的文学创作之路,相继出版《呐喊》《彷徨》等小说集,收录了广为流传的《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他的棺柩上盖着绣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旗帜,大量民众涌入街道为他送行。
他是中国的鲁迅
关于鲁迅先生的研究浩如烟海,文学家、革命家的头衔最为耀眼,民族需要英雄,他的文字就像是混沌世间的一声大喊,喊破了那些粉饰太平,也试图唤醒民族脊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正是他拼尽全力展开一场救赎的信号。他的笔不只是写文章的笔,更是捍卫国家的剑,也是敲醒国民的钟。
主席评价鲁迅先生“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虽然成长于封建大家族内,自小便受到某些落后的传统思想和文化的教导,但并未被荼毒,就连日本学者尾崎文昭都说:“鲁迅不像一个从中国文化生长出来的人”。
他对国民劣根性深有体会,这在很多文章中便可见一斑:“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等等。
因此,他认为“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 ,国民性改造是首要问题。
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我们无数次地为他们的命运和遭遇叹息,但是他们背后的故事我们是否也读懂了呢?显然,他们并不是独立真实的人,他们被虚构、被强化,他们仿佛从未存在,却又像就在我们身边。
他们代表的是一类人,是在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是被时代浪潮狠狠抛下的中国人的典型形象,鲁迅先生将他们一个一个地创造出来,又把他们赤裸裸、血淋淋地暴露在人们面前。
他呕心沥血,为的是什么?他想要改变,想要国民意识的觉醒。他剖析了中国人的精神并做出反思,以笔下为反面教材,映射出新时代应具有的民族精神,是爱国、是斗争、是踏实苦干、是直面苦难……
同时,鲁迅对中国精神和文化的很多内容是有极大传承的,也表示了对拥有这些精神的中国人的肯定,指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他的笔下,中国的脊梁一直都根植在部分中国人的身上,但我们需要更多的中国人来撑起中国脊梁。在《记念刘和珍君》中,他悼念了以刘和珍君为代表的为中国牺牲的中国青年,将“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作为生命中微茫的希望。
可见,鲁迅先生被誉为“民族魂”,是因为在封建残余和愚昧习俗根深蒂固地毒害了中国人的身心之际,他站了出来,率先挺起民族的脊梁,并以笔为戈,与不安分势力周旋、与侵略势力斗争,他拾起被已麻木的中国人抛诸脑后的民族大义精神,并加以发扬,是中国时代进步的一大助力。
“民族魂”恒久留存
近年来,很多专家围坐在一起讨论鲁迅先生的文章要不要移出小学课本,一方认为鲁迅思想在当代已经失去了价值,且内容大多晦涩难懂,不再适合作为学生课内读物,应该及时移除;而另一方则认为鲁迅先生的文章始终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贵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
的确,
鲁迅先生的文章带有比较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从文化和精神的角度来说,他对文化的观念、对民族的希望与敬仰、对国民性精神的洞察等等才是鲁迅穿越历史长河想要传递给我们的。正如臧克家纪念鲁迅逝世所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年仅55岁便离开人世的他,着实令人惋惜伤痛,却以更加长久、更加深刻的方式留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
我们不得不承认,“弃医从文”并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积年累月爱国情感的爆发;“以笔伐戈”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救国之志的坚定。就让我们聆听鲁迅先生的教诲,“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作为一名中国人,要“往上走”。
閱讀更多 趣史研究社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