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始申报,非遗知识学习了

第六批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始申报,非遗知识学习了

近日,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正式发布通知,

推荐申报第六批市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根据通知,

各县区(管委会)和市直有关单位的申报推荐材料

需由各县区(管委会)文化行政部门或市直有关单位统一出函,

于2020年6月30日前报送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一、推荐条件

(一)基本条件

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必须是市政府已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经当地文化行政部门同意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且符合下列条件:

1.完整掌握并熟练承续某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统知识或特殊技能,并具有传承能力;

2.在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具有明晰的传承谱系和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影响力,能够在该项目的传承过程和推进文旅领域融合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3.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推荐重点

1.第一批到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未公布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可以申报推荐;

2.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已去世或丧失传承能力的,该项目可重新推荐传承人,推荐时应注重老中青衔接,注重传承人梯队培养工作;

3.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的项目可优先申报。

(三)暂不推荐对象

1.在相关项目领域内目前存在争议的传承人;

2.无法履行传承义务的传承人;

3.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没有直接从事传承活动的公务人员和研究人员。

二、申报推荐程序

推荐工作由各县区(管委会)文化行政部门负责,市直项目由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应组织专家评议、审核后,提出推荐名单和推荐意见,统一报送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三、申报推荐材料

(一)推荐表

申请人必须如实填写《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表》,填报内容包括申请人或被推荐人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和职务职称、个人简历、联系方式等);传承谱系;学艺与实践经历;技艺特点;授徒传艺情况;个人成就和为该项目保护传承所做的贡献;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情况;持有该项目相关实物、资料情况;反映申请人或被推荐人技艺特点的图片;身份证明的复印件;履行传承义务的承诺;申请及授权书;项目保护单位意见及当地文化行政部门意见等。

(二)其它材料

能够证明申请人或被推荐人成就的相关文书的复印件;其它有助于说明申请人或被推荐人代表性的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等。

四、工作要求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依靠传承人得以世代相传,加强传承人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因此,各县区(管委会)文化行政部门和市直有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加强对申报推荐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市级名录项目保护单位、专家学者以及行业协会的作用,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认真组织申报、审核、评选和推荐,按照要求切实做好推荐工作,认真准备相关材料,严格把关,确保推荐材料的真实可靠。

(二)代表性传承人应履行的传承义务是评审认定的重要依据。在申报工作中,应向申请人或被推荐人详细告知传承人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三)各县区(管委会)和市直有关单位的申报推荐材料需由各县区(管委会)文化行政部门或市直有关单位统一出函,

并于2020年6月30日前报送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凡不符合推荐条件、或推荐材料不符合要求、或超过申报时限的,一律不予受理。所有申报材料及辅助资料将全部归档,不再退还。

新闻链接:重磅!文旅部正式实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退出机制!

近日,国家文旅部部长雒树刚签署 “第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令”,正式发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办法》将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与此同时,发布于2008年的《暂行办法》将同步废止。

第六批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始申报,非遗知识学习了

《办法》共26条,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条件、认定流程和责任义务等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更值得注意的是,《办法》还打破原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一经认定便不会轻易取消资格的常态,明确实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退出机制。

01

固定认定工作周期


根据《办法》规定,文旅部一般每五年开展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在这之前,认定工作周期并不是固定的——前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命名时间,分别是在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2018年。

一般每五年开展一次认定工作,意味着文旅部关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认定流程更加完善,认定工作更加成熟,这也为符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申报标准的工作者们提供了更加明确的申报周期、创造了更加充分的准备时间。

第六批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始申报,非遗知识学习了


02

完善认定工作流程

《办法》完善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流程,包括安排现场答辩、公示时间增长至20日等。

由此可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将会较之前更为严格,在层层筛选之后,将甄选出具备真才实学的传承人。

目前,我国非遗传承事业鱼龙混杂,充斥着一批名不副实的非遗传承人。《办法》对认定工作流程更加细化和严格,也是从源头上杜绝一些非遗传承人在申报过程中投机取巧、弄虚作假。

第六批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始申报,非遗知识学习了


03

明确传承人工作义务

《办法》明确指出,国家和各地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支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包括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经费资助等各项支持措施。

与此同时,《办法》也明确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需要承担的工作义务,包括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配合文旅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遗调查、参与公益性宣传活动等。

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享受国家级荣誉和支持的同时,也必须承担国家级责任和义务,为推动我国非遗事业的传承和发展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第六批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始申报,非遗知识学习了

04

完善传承人退出机制

《办法》还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退出机制作出了明确指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出现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采取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格、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累计两次评估不合格、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背社会公德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自愿放弃等情形之一的,经省级文旅主管部门核实,都将被国家文旅部取消资格并予以公布。

这也意味着,评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不再是“一劳永逸”,丧失国籍、弄虚作假、德不配位、不履行义务的最终都会被清退。此次《办法》明确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实施退出机制,无疑将大力推动我国非遗传承事业良性健康发展。


第六批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始申报,非遗知识学习了

此外,本着人文法治、人文关怀的精神,《

办法》还针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去世的情形,允许省级文旅主管部门采取适当的方式表示哀悼及组织开展传承人传承事迹等宣传报道。


第六批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始申报,非遗知识学习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的出台,不仅明确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认定和管理措施,还明确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义务和退出机制,为各级非遗传承人认定和管理提供了参考典范,助推中国非遗事业健康发展、繁荣发展,让中华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代代相传。相信在《办法》正式施行后,中国非遗事业将会更加灿烂辉煌!

非遗传承该怎么做,央视给我们上了“一课”!

2018年,央视播出的一档名为《非遗公开课》的节目持续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这档节目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以及国家图书馆联合制作的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别节目。


第六批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始申报,非遗知识学习了

通过专家授课以及手艺传承人讲解等多种形式,带领观众走进寓教于乐的“非遗大课堂”。节目分别由“非遗点亮智慧”,“非遗引领时尚”、“非遗传递情感”、“非遗凝聚力量”四个板块组成,并将邀请四位“大有来头”的主讲人和多位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授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一堂有主题、有气势、有情怀,有传承的公开课。

第六批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始申报,非遗知识学习了

曾经一段时间内我国的非遗文化一度被大家所遗忘,但是,随着近年来网络上各种传统文化节目的相继播出,促使了很多非遗技艺再次回归到人们的视野当中,也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第六批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始申报,非遗知识学习了

《非遗公开课》通过一项又一项的非遗绝活项目的展示,为大家奉上了一场视觉上的盛宴,

这些非遗项目包括《口技》《卷珠帘》《象形拳》《龙舞天下》《刺绣》等十几项,本期公开课的播出不仅彰显了我国非遗文化,还对一些并不被大家所熟知的非遗项目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作用。


第六批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始申报,非遗知识学习了

非遗文化不仅需要像央视这种具有权威性媒体机构的传播,还需要实实在在的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当中,通过线上央视媒体的传播,以及线下培养,学习非遗文化的技艺,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双管齐下,才能真正最大化达到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第六批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始申报,非遗知识学习了

第六批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始申报,非遗知识学习了

早在2011年6月1日施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正式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让非遗文化的学习,培养从孩子开始抓起,很多学校现在已经把非遗课程列为必修课、非遗文化传承的种子已然在校园落地发芽。

第六批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始申报,非遗知识学习了

非遗项目的推广传播以及学习传承,可以使年轻一代能够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路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是,在央视这种具有权威性的传播平台以及非遗进校园课程的双重推动下,将为非遗的传承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第六批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始申报,非遗知识学习了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灵魂和血脉,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更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身为中华民族的接班人,应当不遗余力的做好非遗传承,这样才不会使我们陷入“无技可施”的境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