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青岛很美,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也去了新城区,感觉青岛规划得很不错,老城区较好的保存下来,新城区又建的足够现代化。青岛是个依山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的立体感很好,骑自行车游览不太合适,徒步最适合了。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青岛是一座海滨城市,在青岛可以从很多角度和大海接触:看海上风光可以享受海风亲吻肌肤的潮湿;去海水浴场洗海澡可以感受大海的清凉;但要想零距离领略海的神奇,那一定要去青岛海底世界景区的蓝色之旅。

青岛也是一个百年老城,漫步一条条老街,探访名人旧居,欣赏充满异国风情的建筑,累了随便找家小馆子,要盘辣炒蛤蜊,来扎爽口的扎啤……这才是最地道也是最惬意的青岛生活。

所以第一天的时间,让我们穿梭在老城区和海边,用双脚去体验这座独特的海滨城市。

青岛是一座海滨城市,在青岛可以从很多角度和大海接触:看海上风光可以享受海风亲吻肌肤的潮湿;去海水浴场洗海澡可以感受大海的清凉;但要想零距离领略海的神奇,那一定要去青岛海底世界景区的蓝色之旅。

青岛也是一个百年老城,漫步一条条老街,探访名人旧居,欣赏充满异国风情的建筑,累了随便找家小馆子,要盘辣炒蛤蜊,来扎爽口的扎啤……这才是最地道也是最惬意的青岛生活。

所以第一天的时间,让我们穿梭在老城区和海边,用双脚去体验这座独特的海滨城市。


第1天

青岛火车站

青岛火车站是我在国内很少见到的仿欧式的火车站,红瓦黄墙、高高的塔尖显示着一般火车站的庄重大方,石墙带着浓浓的复古感觉,拱形窗子加了一份柔婉的美丽,在阳光下折射出迷人的光芒,非常漂亮。当我一下火车,看着这气势恢宏的火车站,恍惚间觉得自己置身于欧洲。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和青岛其它老建筑一样,青岛火车站也是积淀着百年历史的杰作。它是1989年由德国的两位设计师精心设计建造的,耗时耗力耗财,带着文艺复兴时期的独特味道,特色鲜明。2008年时为了迎接奥运会帆船比赛,政府对这座青岛老火车站进行修整与改建,建成后的样貌更加典雅迷人,俨然成为青岛的标志性建筑。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但厚重的历史与独特的外观还不是这座火车站最吸引人的,青岛火车站位置的优越性才是其它火车站望尘莫及的,它就位于海边,青岛最著名的景点栈桥数步可达!

兴建时间 1899年(光绪25年)

车站等级 特等站

途径线路 胶济铁路、胶济客运专线

车站地址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

评论

栈桥

门票¥0

预订

栈桥是一深入海中的一条400多米长的桥面,位置就在火车站旁边,成为很多人来青岛后参观的第一个景点。青岛的性格,气质,喜悦和忧伤都烙在它上面,所以它一直是青岛的地标性建筑,青岛啤酒的商标就是以栈桥为图案设计的。

因为极富盛名,所以白天栈桥游客超级多。我喜欢早晚去栈桥,人少,晚上会有少数人拿着水瓶水桶之类的在栈桥边“赶海”。栈桥尽头是一个古典的亭子,叫“回澜阁”,屋顶为黄色琉璃瓦,阁内为二层环形厅堂,窗子、墙面都是复古红色,有古典的美感。回澜阁可以买票参观,只是里面没有什么意思。在回澜阁外凭栏眺望大海,可以清楚地看到对面的小青岛。

栈桥最让我心动的是秋冬时节,秋天涨潮时,海浪拍岸,激起数十米巨浪,很壮观。退潮后,海水后退一百米,礁岩沙滩上满是赶海挖蛤蜊的游人。而秋冬风平浪静时,还有成千上万只海鸥水面翱翔,岸上有卖海鸥食儿的小贩,买点小食喂喂海鸥感觉比喂鸽子更好玩一些。鸽子比较常见,而海鸥带着海浪的气息、海的风情,给青岛增添了一股灵动的色彩,和蔚蓝的天,古典红的回澜阁、近处观景赏海的人们一起构成一幅和谐画卷。

交通

1.公交车【栈桥站】下。

2.青岛火车站出站步行10分即可。

评论(1)

中山路

中山路几乎是每个去青岛游人无法避免要遇到的一条百年商业老街,去火车站要路过,去劈柴院吃小吃要路过,去春和楼吃正餐要路过,参观教堂要路过,坐机场大巴要路过…… 晚上的中山路上人潮涌动,路两边的百年老建筑在彩灯的照射下,便有了活力与生气。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上世纪30年代的中山路,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是青岛绝对的中心。在上世纪初,青岛已成为贸易自由港,这使得当时许多国际贸易公司抢滩中山路。中国银行青岛分行、交通银行等各类官办、私营银行、钱庄凭借着自己的雄厚实力在此立足,中山路金融商业中心地位可见一斑。现在在中山路上还可以看到很多银行的建筑,虽然已经年老,却依旧挡不住那一份气质里弥漫出来的恢弘。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虽然现在中山路比之前没落了许多,很多店子都统一在卖青岛特产,产品有不算特别有特色,鱿鱼丝、墨鱼丝、珍珠制品这类的,但是我还是无法避免地喜欢这条老街道,我在其它城市也常遇到中山路,青岛的中山路却具有其他地方无法复制的、沉淀着历史质感的欧式风情。欧风的浪漫细腻,里院文化生动温情,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交织碰撞出的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叠加,而是包容共存的火花。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胶州旅馆旧址建于1908年,建成初期是《青岛最新消息》报社的办公楼,1914年成为胶州旅馆。

交通 公交车在湖北路中山路站 、中山路站或 栈桥站下。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青岛的中山路南接著名的栈桥,德国人为了从栈桥运输物资,建筑大港和小港的需要,于1899年修建了中山路。当时分南北两段,南部是欧人区,北部是华人区,南北两段的道路、建筑各不相同,差别很大,仅南段的路面就比北段宽出六米。

建筑风格在建筑风格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山路南部的建筑高大雄伟,设计巧妙,造型美观,形式各异,大多数都有高大的山墙和塔楼。中山路北段华人区的建筑是一些二层楼房,低矮、阴暗、潮湿,形式也大同小异。南部酒吧、咖啡厅、舞厅、公寓、银行、电影院、教堂、医院、俱乐部等一应俱全。华人区的中山路多是一些店铺、杂货铺、钱庄、当铺、字画店、鞋铺酒馆、茶馆、洗澡堂、赌场、妓院、大烟馆……华人区的建筑虽然没有欧人区建筑高贵华丽,但它是民族资本商业的发祥地,在以后的数十年中孕育和诞生了像春和楼、亨得利、谦祥益等众多的民族商业老字号,带动了整个中山路的持续繁华,直至上世纪90年代。

中山路经历了德占时期、日占时期……改革开放和新时期等众多的历史时期,他落满了历史的尘埃。中山路从无到有,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黄金阶段、辉煌阶段、衰落阶段和振兴阶段。回首百年中山路,岁月沧桑,令人感叹。

评论

浙江路天主教堂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在青岛的时候时常去天主教堂旁边的横店电影城看电影,看完后就去大教堂广场坐坐,走过马牙石铺筑的步行道,来到教堂前广场, 每次都能看到几对正在拍婚纱照的新人,教堂的外观的确很适合做结婚照的背景:教堂两侧各耸立一座钟塔,外部高耸的红色尖塔配雕有纹案的淡黄色墙体,表面雕以简洁优美的纹案,色彩丰富而又甜美。窗户为半圆拱形,线条流畅,显得庄重而朴素。大门上方设一巨大玫瑰窗,阳光从玫瑰窗前落在新人洋溢着幸福的脸上,这一切在教堂前构筑出一幅完美的画面。

评论

浙江路天主教堂

门票¥50

预订

在青岛的时候时常去天主教堂旁边的横店电影城看电影,看完后就去大教堂广场坐坐,走过马牙石铺筑的步行道,来到教堂前广场, 每次都能看到几对正在拍婚纱照的新人,教堂的外观的确很适合做结婚照的背景:教堂两侧各耸立一座钟塔,外部高耸的红色尖塔配雕有纹案的淡黄色墙体,表面雕以简洁优美的纹案,色彩丰富而又甜美。窗户为半圆拱形,线条流畅,显得庄重而朴素。大门上方设一巨大玫瑰窗,阳光从玫瑰窗前落在新人洋溢着幸福的脸上,这一切在教堂前构筑出一幅完美的画面。

进入教堂,是一个可容千人的宽敞明亮的大厅,色彩斑斓的玻璃花窗透射出柔和的光线。中间是过道,两旁有一排排座位,再两旁是走廊,每一条走廊上立着两个供神甫接待信徒忏悔告解用的告解亭,共4个告解亭。过道和走廊的尽头是祭台,后面设有两个大祭台,四个小祭台,教堂装饰系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形式,厅的穹顶绘以圣象壁画,顶棚悬有七个大吊灯,灯光炫目,充满浓厚的宗教气氛。

天主教堂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同时也是基督教建筑艺术的杰作。中国本来大教堂就比较少,来这里可以让浮躁之心瞬间静止,步入教堂感受神圣之旅,是来青岛不应错过的一个地方。

门票 10元

交通 公交“中国剧院”、“口腔医院”或栈桥站下,步行5至10分钟。

每逢周日的8:00~9:00教堂会做主日弥撒,非教徒也可以参与。教堂中有一架从德国进口价值不菲的管风琴,长得有点像钢琴,只有在主日弥撒时才会奏响。

青岛天主教堂正式的名称是圣弥爱尔大教堂,德国人建于上世纪30年代,形式为哥特式与罗马式结合。按照原本的设计教堂应高百米,但恰遇世界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德国正在备战,希特勒严禁德国本土资金外流,资金短缺,最后导致建筑物缩水,建成现在的规格,后来文革中又遇浩劫,1981年后才恢复宗教活动使用。

评论

劈柴院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劈柴院地方虽小,但青岛小吃的种类齐全,鱼丸、烤虾、蛤蜊、烤章鱼、炸蟹腿、煎包、菠萝饭、虾仁煎饺、海星……这里的王姐烧烤和国足臭豆腐是两个名气很大的店,这里的虾仁锅贴也很好吃,每个里面都有一整个大虾仁。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劈柴院还有一种小吃随处可见——烤鱿鱼,烤鱿鱼虽然各地都有,但是青岛吃得人格外多。据说每年6至9月青岛旅游旺季时,岛城每天吃掉的鲜鱿鱼在4万条左右( ⊙ o ⊙)!因为青岛旅游旺季也是本地海域的禁渔期,没法出海打捞鱿鱼,所以烧烤用的大部分是阿根廷鱿鱼,个头大,色香味美、肉嫩、有“咬头”!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吃小吃的时候,当然要伴着饮品才痛快,劈柴院有两种青岛特有的饮品:崂山可乐和青岛老酸奶。崂山可乐的推荐理由是,一个城市有它自己的可乐品牌,值得去尝一尝。青岛老酸奶是我在青岛半年每天都喝的,口味浓郁,几乎青岛的大小超市都有得卖,劈柴院自然也有,5元一瓶,比超市贵一点点。

而我第一次去劈柴院却不是因为小吃,主要是冲着排骨砂锅米饭去的,劈柴院里有一家比较有名的吃排骨砂锅米饭的饭店,排骨炖得酥烂入味,米饭很香,泡上“浓浓”的汤汁。其实作为一个偏重口味的湖南人,对于这个口味偏清淡的美食的味道并没有多么喜欢,但它勾起了我小时候的吃汤泡饭的回忆,当回忆的味道融到眼前的饭中,便觉得有一种特别的滋味。

青岛的凉粉是绿色透明状、半圆或方形的类似于果冻样子的食物,以青岛独有的一种海菜名叫石花菜的海菜为主要原料熬制而成,透明晶莹,加上蒜泥、香菜末、香油、醋、盐、味精等,爽滑又美味~

海鲜卤面也是青岛一道寻常又别致的美食。一碗海鲜卤面里,包含着虾仁、蛤蜊、芸豆、鸡蛋、小肉丝等各种配料,闻起来、吃进去的,都是海的味道。

评论

黄岛路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黄岛路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段老街,尤其是黄岛路中段的石阶路,在岛城独具特色。青岛有许许多多石阶路,黄岛路独有不同,它没采用花岗石,而主要用大石板。其他各条台阶路均是一步上一个台阶,黄岛路则不同,它每一级很矮,在4厘米左右,而又很宽,多数人的步伐,一步迈不上一个台阶,两步又用不上,青岛人叫它“一步半”,在这里心急也走不快。雨后的青石板石阶泛出水光,秀丽异常。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黄岛路上有最具青岛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里院。里院融合了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和西方商住式公寓楼的建筑特点,是青岛人自己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形式。目前里院保存最多、较完整的区域集中在四方路、平度路、芝罘路、黄岛路周边。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从平面布局来看,这种里院街坊比西方集合住宅更加人性化。每一户多是单间居室,院落入口常设立一个中国传统的影壁遮挡 。为使中国人适应西方的高层楼,用置于院子一侧的木质拱廊和室外楼梯相连。这样,即使是对于二、三层楼,也可以做到像中国传统的带院房子的建筑一样,有一条通道可使各房间直接连接户外。

1898年青岛最早的城市规划以观海山为界,以北的大鲍岛划为华人区,以南为欧人区,华人不允许在欧人区内建房居住。欧美人居住的青岛区,不仅街道宽敞,建筑华丽,上、下水道也齐全,生活十分便利;中国人居住的鲍岛区与之有很大的反差,不但街道狭窄,房屋简陋,而且上、下水道不进户。

里院就是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成为老青岛中下层市民最普遍的民居形式,是早期青岛社会的一个缩影。各行各业、不同阶层的人们在居住生活在里院内,他们在生活中结成了亲切、和睦的邻里关系,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温暖、有人情味的民俗生活方式。“广兴里”院内就曾设过小型电影院、剧场和书场。

只是这老街、这马路市场、这演绎着市井生活与人间烟火的生活剧场,已经慢慢地快要消逝在时光中,趁着它还在夕阳下留下剪影,来看看它吧。

交通 公交口腔医院站或者中山路站下。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黄岛路曾是旧青岛一个“灯红酒绿”的热闹地区。旧中国娼妓业是公娼制,办营业执照后即可开妓院,分为几等,沿袭齐国旧俗,叫“乐户”。黄岛路上一等妓院有天香楼;二等妓院有平康五里,内有乐户14家,妓女100多人。三等妓院有乐康里和宝兴里,共有乐户34家,妓女近百人。

妓院的税收,是国民党政府的一大税源。有的娼妓为逃税,不愿进入妓院,单独接客,称为“野鸡(妓)”。黄岛路上过去有一个“野鸡”集中的院落,人们叫它“野鸡院”。因其私下向警察行贿,虽人人皆知,也能一直存在。

娼妓往往是性病传播者。黄岛路上就设有两家防治性病的诊所。有人迷上妓女,为嫖娼筹钱而当卖物品,妓院附近有人开了当铺,附近还有饭店、酒馆、首饰店等。作为一等妓院的“天香楼”有高级厨师,有人在这里请客“吃花酒”,即由妓女侍奉的宴会。

解放以后,政府关闭了所有妓院。

评论

信号山公园

门票¥5

预订

去完教堂顺便去了信号山,这座山因为曾经山顶建有为船只引航的信号台而得名。 山不高,石阶小径,亭台楼阁,郁郁林荫,是一片闲雅清静的地方。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爬上去就能看到山顶上的三个深红色蘑菇状的建筑物了,建筑形状特别萌,已经成为青岛市的标志性景观。其中一座建筑中,有一个慢慢旋转的双层观景台,人在其中可欣赏到青岛老城区的全貌,包括绿色钟楼屋顶的基督教堂,远一点有栈桥,栈桥对面的小青岛与之隔海相望;往东南看,近处是迎宾馆,远处是小鱼山……眼前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景色,再配有图文解释,感觉新奇有趣。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不过到了先不着急去最高处的旋转观景楼,南坡上有踏浪观景台,就在连心桥下面一点,是拍摄南边德国古堡式建筑迎宾馆的最佳位置。连心桥上一把把红色爱心造型的锁挂在绿色栏杆上,情侣们可以在此买一把同心锁把彼此的山盟海誓锁在信号山上,据说与朋友、情人、或家人手拉手走过连心桥可以得到祝福,单身的话自个儿的左手拉右手一样有效!

公交 青医附院站下车

门票 公园成人票5元,旋转观景楼成人票10元

开放时间 7:30~18:30


青岛迎宾馆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

信号山脚下一条斜斜向上的小路的尽头,是迎宾馆的所在。这是一座比基督教堂更可爱的建筑,花岗石砌的烟囱和窗棂、红蓝相间的尖角屋顶、随处都有的圆圆柱子、还有墙壁上整齐划一的波浪条纹。我第一眼见到它,就不由得被它童话般的样子萌化了。

迎宾馆1905建造,原为德国驻青岛殖民地最高军政首脑——总督的住所,故称之为“总督官邸”。 这是一座具有欧洲皇家风范的德国古堡式建筑,由石钢砖木混合建成的四层楼。由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现在作为二十世纪初建造的这种风格的房屋在欧洲大陆甚至德国也不多见了。

总督楼内部是宫庭式木质结构,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出德国强大的工业设计水准。拉伸的吊灯,窗台的凹槽,水晶的镜子,象牙琴键的钢琴,宝石的廊灯,金黄的地板,样式很低调其实极尽奢华,还有太多太多难以想象的设计和创造,如防炮弹的石柱,旋拧的柜门,两层的抽屉……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空中览阁,看似是个彩色玻璃装饰的看台,实际门上装有特殊猫眼,有人来访,仆人就把客人领到大厅中间的小接待室,总督通过览阁的一块透明玻璃窥视,决定是否接见。官邸还保存了不少当年旧物,包括毛泽东及林彪住过的房间,并收藏着很多稀世珍品。

如果你来了这里,建议请一个向导,说说那些看似普通的家具背后的玄机与历史~

门票 10~15元

开放时间 8:30~17:00

公交 龙江路站或青医附院站下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19世纪末,青岛被开埠,成为重要的港口码头。1897年,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西南部被大刀会会员杀死,史称“巨野教案”。六天之后,也就是消息传到德意志帝国首都柏林的当天,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下令实施军事报复。德意志东亚舰队三艘战舰,在海军上将封迪特里希率领下,驶抵胶州湾。1898年德国在胶州湾强行登陆。

由于清廷的外交权和军权都把持在主和派手中,驻守胶洲湾的两千清军在德国军舰抵达胶洲湾的第二天,就不战而退,而七百名德国海军士兵则不费一枪一弹堂而皇之地完成了对胶洲湾的占领。弱国无外交,鉴于当时德意志帝国和大清帝国之间经济军事实力上巨大悬殊,清廷已无力通过外交途径改变胶澳地区被德国占领的既成事实,签署了《胶澳租借条约》,德国就此拥有了青岛99年的统治权,隔年,“青岛”这个名词才由一个小小的海中礁石上升到一个明确的地域名称。

当时德国应是要把青岛当成远东一个重要的根据地,所以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可是花了血本,呼哧呼哧仅用了两年的时间便建成了完全德式风格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行政机构、医院、学校、教堂、港口、车站、店铺以及工业区相继建成,得益于统一规划,统一施工以及德国人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青岛市区建筑虽风格各异,却显得错落有致,浑然一体,而且基础工程十分牢固,比如使用百年的现代排水系统,其中雨污分流模式,即使到今天,还有很多中国城市未能做到,青岛也成为中国最不怕淹水的城市之一。

但万万没想到,这才持续十多年的时间,日本就对德宣战,1914年通过《二十一条》将青岛纳入自己的囊中。德国人苦心经营了17年的“模范殖民地”由此落入日本手中。这场德日两个军事列强在中国土地上的战争,对中国政治社会日后的发展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五年之后席卷整个中国的“五四”运动,就是青岛及山东的主权归属之争所引起的,而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壮大也是以此为起点的。

评论

江苏路基督教堂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在青岛有两座教堂名气很大,一个是天主教堂,另一个就是基督教堂了。基督教堂虽然没有天主教堂看起来那么华丽,但是建筑风格和色彩更能吸引我,跟前面的总督府一样,也是德国古堡式建筑,大钟楼顶部为绿色铜片,大堂顶部为红色筒瓦,外墙底部为蘑菇石砌成,在加上外墙壁上的波浪条纹,让人联想到可爱的童话世界。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教堂有3面大钟,均有1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然正常准确地运作着,不禁让我惊叹当时的工艺。爬上钟楼又窄又陡的楼梯,我坐在钟楼最上面,一边看着玻璃橱窗里老钟的构造和运作,无数的齿轮和轴承在滴滴答答的运转着,一边听教堂的钟声的感觉好极了。

楼下的礼堂大厅,足够容纳一千人,前面的墙壁上有着一个圆形的琉璃窗,窗的前面是一个大的十字架,充满着宗教的神圣感。厅内摒弃了繁琐的装饰,只是一个简单的四壁白墙的穹顶大厅,圣堂上盛满的百合花传来的阵阵香气,让人觉得这里更圣洁了。厅内的地砖和四周柱子上端修饰的都是变形的葡萄枝的图案,因为圣经里说,耶稣是葡萄,而世人是葡萄枝。

我并不信奉基督教,但去教堂能帮助人心静下来,而这确实是一座非常美丽又非常有特色的教堂,无论是否信教,都非常值得一去。

教堂窗户上的玻璃,原为彩色玻璃,绘有主耶稣和教会历史的图画,中间是克力斯多弗的图画,现己换成普通玻璃。

开放时间 7:30~17:30

礼拜时间 每周日7:30、9:30两场

门票 10元每人,周日免费

交通 公交车在青医附院站下门票


老舍故居

门票¥199

预订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老舍故居是一座二层的、红顶黄墙的欧式建筑,坐落在青岛大学附近的一条小巷里面,并不打眼,如果不是特意去找,很容易错过。

1934年8月,山东大学聘老舍为中文系教授,可设《小说作法》、《外国文学史》等课程,他一家迁来青岛,那时就居住在此,在青岛的三年中,老舍先生授课之余,辛勤写作,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就是在这里,老舍先生创作了被译为12国文字、20个国家出版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所以这里如今更名为青岛骆驼祥子博物馆。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博物馆一楼作为骆驼祥子博物馆的主展览场馆,序厅、版本厅、创作厅等将展厅的功能区划分开来,其中的创作厅还对当年老舍书房进行了部分还原。二楼和三楼阁楼作为文艺沙龙,其中二楼有5个具有上世纪30年代特色的茶室。修复后的院内,坐落着老舍头像和人力车夫雕像,老舍作品墙和《骆驼祥子》连环画墙通过陶版画的形式得以展现,此外还有舒乙先生亲自绘制的“祥子拉车路线图”。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个人觉得如果对老舍先生感兴趣,时间又充足,可以来这个专题博物馆走一走,同时强烈推荐《骆驼祥子》这本书,我初中时看过一遍,至今都记得大部分情节和当时的看完后的感受,是一部能给人心灵带来震撼的著作。

门票 免费

交通 公交大学路站下车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一个旗人家庭。次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老舍的父亲面对来犯的日本军队力战殉国。

由于父亲的阵亡使得老舍与母亲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1913年,老舍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当过小学和初中的教员和校长。后赴英国在大学任华语讲师,教导英国人学习中国的官话和中国古典文学。业余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开始文学创作。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1926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1929年离英,1930年至1937年间,老舍先后任教于济南的齐鲁大学和青岛的山东大学,1936年写出长篇小说文学代表作《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以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堕落的故事,告诫人们,城市贫农要翻身做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是不行的。

抗日战争时期一爆发,他就立刻放弃已经写了几万字的两部长篇小说,而成为通俗文艺最热心的鼓吹者和实践者。他先后在济南、武汉、重庆等地,与演唱曲艺的艺人讨论编写抗战鼓词的问题,自己也利用各种旧形式写了不少宣传抗战的通俗作品,包括京剧、鼓词、相声、数来宝、坠子等,供艺人演出。随后,又开始创作话剧,这些剧本有的号召民族团结,有的歌颂爱国将领,有的揭露“大后方”的霉烂堕落,抗战救国是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老钟抗战作品中的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抗战结束后,老舍于1946年3月接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在美国写完了《四世同堂》第三部及长篇小说《鼓书艺人》。1949年12月,应周恩来委托文艺界之邀回到北京。1966年文革时期,伤心之至的老舍独自出走到北京城西北角外的太平湖畔,当日深夜,中国近代大文豪老舍自沉于太平湖,年67岁。

评论

青岛美术馆

青岛市美术馆离老舍故居不远,我去的时候很多地方为了布置新展封掉了。不过我依旧觉得这是个值得一去的地方,因为它的建筑很有特色。这个美术馆原来是“万字会”会址所在地,该会主张耶稣、儒、释、道、回教五教合一,故其建筑也有这五种宗教的特色,是风格独特的建筑群。黄瓦红墙之间有三进院落,分别为罗马式建筑、中国传统风格建筑和阿拉伯式建筑。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博美术馆内的博物馆主要讲述的是青岛德占时期的一些历史,也是一个了解青岛文化的好去处,而且去的人并不多,十分安静。

门票 免费

交通 公交大学路站下车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评论

康有为故居

门票¥7

预订

鲁迅公园往上走没有多远就是福山支路,康有为故居就在这条路上。它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到现在还是保存得非常完好,院子打扫得非常干净,屋子里面的摆设还保留着当年的样子。

这座故居最早是德国官员在青岛的官邸,房屋为砖木结构,内部家具陈设为清朝第二代恭亲王溥伟所赠。1923年康有为来青岛后便买下此楼居住,他十分喜欢这里,说“青岛此屋之佳,吾生所未有”,“此屋卑小而园甚大,望海碧波仅距百步”。由于溥仪曾赠给康有为一个堂,名叫“天游堂”,所以康有为将这里取名“天游园”,每年都要在此住一段时间,直到1927年3月31日病逝于天游园。

这个经典在我看来是属于路过值得进去一看,但也不必专程寻去看的。

交通 公交鲁迅公园站下。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康有为出生于广东一个衰落的地主官僚家庭,在“西学东渐”的年代,青年康有为博览群书,开始了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艰苦历程。从1888年至1898年,康有为先后7次上书,在其影响下,光绪皇帝于1898年6月11日宣布正式变法。是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囚禁光绪,并下令捕杀康有为等维新志士。“百日维新”湮没于血泊之中,但它作为一场政治、思想启蒙运动却青史长存。

此后,康有为开始长达16年的海外流亡生涯,但始终没有停止寻求救国救民的方案。然而,民国时期康有为依旧心念光绪,痴心保皇,组织保皇会,鼓吹君主立宪,反对革命,反对共和。念念不忘其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企图寻找机会促成清帝复辟,以便实施“虚君共和”的政治主张。当梁启超等人在出生入死反袁护国时,他却在大声疾呼拥清帝复辟。康有为在1917年直接参与“张勋复辟”的丑剧,写下一生中的最大败笔。

1927年,一位广东同乡请康有为吃饭时他感到腹痛,第二天康有为身死青岛。一杯橙汁致使康有为猝死青岛,这一非正常死亡,在史学界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国民党特务投毒死的,有人说他是慈禧以前的手下投毒死的,有人说他是日本人投毒死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康有为移植了类人猿的睾丸而死……他的死因至今都是一个谜。

评论

鲁迅公园

277篇游记中提到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鲁迅公园是个免费的海滨公园,现在公园里面有鲁迅的雕像,还有他的诗词的长廊。

很多城市都有鲁迅公园,但青岛的鲁迅公园地理位置极好,靠在海边,这边是栈桥,海军博物馆,水族馆,那边是第一海水浴场,对面是小青岛,走在公园里石砌的小径,回环曲折,高低起伏。背靠是蓊郁蔚然的黑松林,坐在褐红色嶙峋突兀的礁石之上,临海观潮,看眼前浪花舒卷,起伏迭宕,路边有卖塑料小桶的,可以买个,跟着当地人一起去赶海,抓螃蟹、小虾,拾起五光十色的贝壳,很有趣味。是到青岛最原汁原味最舒畅的体验之一,所以虽然公园不大,我觉得仍然值得一去。

我最喜欢鲁迅公园的黄昏时分,夕阳洒在褐红色的礁石上,海面翻动着阳光的碎片,那时天气不热,阳光不刺眼,远方风帆点点,鸥鸟竞翔,一切都是那么刚好地完美。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交通 公交鲁迅公园站下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青岛海底世界

门票¥0

预订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没去过海底世界,别说你去过青岛”,这句经典广告语在青岛各处都能见到,其实各地的海底世界都差不多,青岛还有一个比海底世界大很多的极地海洋世界。但青岛海底世界也有它独特的优势,首先它位于市中心的海边,旁边就是第一海水浴场,离火车站也很近,附近吃喝玩的很方便,而且里面有专门的水母馆。

海底世界的第一站海洋生物馆。一进门就有一个抹香鲸的骨架,这个展厅里主要就是各种标本,珊瑚,海藻,贝壳,海洋虫子,龙虾,蟹子,海参等等,那些福尔马林泡着的标本让人头皮轻微发麻。

后面海底世界都是活的海底生物,在海底隧道和各种水池能近距离观看鲨鱼海龟鳄鱼等,水母馆上千只水母在灯光映射下争奇斗艳,有的色彩艳丽就好像盛开的大丽菊,有的晶莹剔透好像一触碰就会碎掉,有的绚烂的像华丽的灯盏,有的轻盈的像舞动着长袖的飞天.....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除了这些奇幻的水母外,还有同样色彩斑斓的海底珊瑚。惊奇于珊瑚竟然有如此丰富的种类,还有着如此绚丽的颜色,最后到海底表演大厅看平面展窗内如诗如幻的人鱼表演,演员们在水中完美地再现了美人鱼公主与王子的浪漫爱情故事,非常精彩。

如果你没有去过其它城市的海洋馆,而且来青岛时间不是特别充裕,这个就位于市中心的青岛海底世界是个很好的选择。

门票 90元

开放时间 8:30-17:00

交通 公交鲁迅公园站下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水母馆无疑是青岛海底世界最吸引人的点,水母一张一合的身躯,仿佛牵引着每一个看着它们的人的思绪,想要把每个人都带入那个蓝色的梦幻世界里。下面介绍一个关于这种美丽又神奇的海洋生物有趣的知识点。

1.水母是腔肠动物,是一种古老的低等生物,寿命很短,平均只有数个月的生命。

2.水母整体呈伞形,它们在运动的时候,通过伞体的收缩运动来形成水流推动前进,速度很慢,依靠触手捕捉小鱼或小虾为生;

3.水母通体含水,含水量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4.每只水母大约含有50微克的发光蛋白质,水母就靠它发光。

5.水母被称为“温柔杀手”,虽然它外表美丽无比,但是,它的触手有剧毒,每年都有很多人被水母蜇伤,一般被水母刺到会感到疼痛并出现红肿,涂点消炎药过几天就会消肿止痛;但如果被大型水母咬到,如北极霞水母(它的伞体直径可达2到5米),可以让人立刻毙命。

评论

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

156篇游记中提到

门票¥19

预订

德国监狱博物馆是我第一次去青岛最想去的一个景点。因为从未见过监狱,非常好奇一个欧式的监狱是什么构造。这座监狱博物馆主体建筑是一栋德国古堡建筑,最开始为德国关押非中国籍人犯的监狱。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1914年至1922年)为日本守备军囚禁场。现在监狱建筑群由“仁”、“义”、“礼”、“智”、“信”5座监房和1座工场等组成。监房名字居然还命名为“仁”字号、“义”字号、“礼”字号等等,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一层是关押德国水兵的监房,床铺齐备,有透像幻灯逼真的复原囚犯的生活原貌。从门上的小孔望进去,里面是用电子技术模拟的两个德国违纪士兵被囚的情景。表现了孤独、忧伤、焦躁、无助、思乡、渴望等复杂的情绪。 二楼监狱办公室,保留着当时的家具和指纹档案。南面的囚室曾经关押过青岛的两位烈士,其中的李蔚农曾经与周恩来一起留法,原籍安徽,死在青岛。 囚室里有他的硅胶人像,栩栩如生。三楼都是空屋,透过牢门上的小孔,可以看到里面杂乱的堆放的东西。这三层配上警报的响声,有一些阴森森的,但还不算恐怖。

顺西边塔楼半圆石阶来到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高度矮了许多。狭小的空间有日本人修建的水牢和审讯室。日本人对监狱做的改造就残忍多了,老虎凳,皮鞭,脚镣,水牢……现在影视剧里面日军逼供的各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刑具被触目惊心的挂在墙上,让人觉得阴冷,鸡皮疙瘩掉一地,突然联想到了小说《红岩》,想到在这里被残害的无数革命先烈,心理瞬间压抑了,才真感觉到监狱的味道。

从地牢出去看到阳光,突然觉得一身轻松,体会到自由的珍贵。

门票 20元

开放时间 旺季8:30-17:30 淡季9:00-17:00

交通 公交大学路站下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国庆小长假:青岛,看这一篇就够啦!(上)

历史上,日本侵略者曾两次占领青岛,实行殖民统治累计长达15年之久。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对青岛港早已垂涎已久的日本军国主义随即借口对德宣战,德军战败投降。日德战争两败俱伤:日军战死700余人,伤1500余人;德军总共投入战斗10000余人,伤亡5000余人,失踪500余人,余者皆被俘虏。

日德战争给青岛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更是无法统计。市区内商业停滞,市面萧条。到战争结束时,整座城市已经是一片残破不堪的凄凉景象。从此日本取代了德国,开始了对青岛长达8年的殖民统治。

1919年,中国人民经过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以及不屈不挠的斗争,日本被迫于1922年12月将青岛归还中国,但日本侵略者对青岛却始终贼心不死,采取多种手段,留下了大量的特务机构并开办了一批日资企业,企图从政治、经济上控制青岛;并积极寻觅时机,随时做好再次武装入侵的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