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都读错了,至少要三版同读(十)!

《道德经》版本有103种之多。古书在上千年的传抄、刻印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因此,在不断地出现校订本,迄今为止,校订本共三千多种。其中,晋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浙江书局重刊华亭张氏原本(简称“王弼本”);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帛书甲、乙本(简称“帛书本”);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老子》甲、乙、丙三组竹简本(简称“竹简本”),是三个最重要的版本。读老子至少要三版同读才能兼听则明。

《道德经》都读错了,至少要三版同读(十)!

笔者继续分享三个版本第10章(以王弼本顺序为主,为更好的理解原文之意,以后都用繁体字表达原文)。

王弼本《道德经》 10章【原文】:载營(简体为营)魄抱一,能無離乎?專(简体为专)氣致柔,能嬰兒(简体为婴儿)乎?滌除玄鑒(简体涤除玄鉴),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智zhì)乎?天門闔(简体开阖),能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生之畜(蓄xù)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zhǎng)而不宰,是謂玄德。

帛书版《老子》53章【原文】:戴營袙抱一,能毋離乎。槫氣至柔,能嬰兒乎。修除玄藍,能毋疵乎。愛民栝邦,毋以知乎。天門闔, 能雌乎。明白四達, 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也,長而弗宰也,是胃玄德。

楚简版《老子》甲简【原文】:无

《道德经》都读错了,至少要三版同读(十)!

帛书版

戴營袙载營魄:这个影响非常大,完全影响这一章的具体意思,并衍生出道教修炼解法。袙:束发头巾;营:缠裹。“以朱丝营社”——《公羊传·庄公二十五年》;营袙:缠头巾。戴營袙,用缠头巾裹紧脑袋,就是戴帽子,可理解为束发正冠,头部整齐之最利于凝神静气、心无旁骛、心神合一之全神贯注的抱一最佳思考状态。王本改写袙为魄,戴为载,无神论就难以理解了,载營魄被勉强解释为人能处常居之宅,而修道体系就解释为,人能抱元守一,则营魄自然。

②槫:音“團”,意指飽滿。(竹簡本《孫子》中的“槫”,多作“專”解)。

③监与蓝,藍,乙本作“监”。这字也因意思相差大,整个句子解释也多种多样。

④天門啟闔:这一句解释很多,1、天机之门。指心。 ●《庄子•天运》:「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成玄英疏:「其心之不能如是者,天机之门拥而弗开。天门,心也。」2 指鼻、口或天庭。《黄庭内景经•隐藏章》:「上合天门入明堂。」

务成子注:「天门在两眉间,即天庭是也。」。3指皇宫之门。

《道德经》都读错了,至少要三版同读(十)!

这一章解释起来很有意思,各家之言都有自己的见解。

笔者既不是无神论者也不是有神论者,不是有神论是因为笔者没见过鬼神,对修道一事知道一些,但从未见过得道之人,修道求长生,自古有之,但长生者未见,没见不可下定论。不是无神论者,是因为人的寿命太过短暂,与宇宙的时间相比,还不如一瞬,所见所闻实在有限,没见不代表没有,只是受到认知所限。

笔者这样理解这一章

帛书版无神解:束发正冠专心思考,能不走神儿吗? 呼吸轻柔,能象婴儿一样吗? 打磨加工玉石,能一点瑕疵没有吗? 爱民治国,能不靠智慧吗?心靈的門戶,能像母性一样包容万物么?通达四方,能不靠知识而获得吗?生养抚育了万物却并不据为已有,作万物之长但并不居于主宰地位,这就是最高深的“德”。

王弼本无神解: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心靈的門戶,能像母性一样包容万物么?明白四达,能用无为之心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王弼本有神解:修行证道的一是是抱元守一,保持清净心,远离妄想、分别、执着等心意识思维。二是专气致柔如婴儿。专气致柔,是凝神专一,制其心不使妄动,使心境至如婴儿般一片柔顺祥和的境界。三是洒涤,除去心灵深处尘埃,明澈如镜、深邃灵妙。四是爱民治国,乃道之绪余也,能做到无为而治么。五是天门(天庭,额头天门)的开阖,能够做到心如止水,寂然不动吗。六是念头通达,能做到无世俗间的各种知见吗。真人虽生念头和畜养心里意识,但不分别,不执着,对于这些念头和思维他顺其自然而生,顺其自然而灭。心同天地,物我两忘,从不主宰世人甚至万物,让世间万物自然发展,永远保持着清净无为之心。这是不可思议之至德。

最后,笔者对这一章虽然有多种解释,但更倾向帛书版无神解,因王弼本无神解无法很好解释“载營魄,除玄鑒”。王弼本有神解:无法将“愛民治國”解释为修炼体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