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孩子眼中楠溪的独有风味

【美文】 孩子眼中楠溪的独有风味

小巷里头风味浓

黄珞惜

古村里,几寸流年,恍然流去。

下车,沿着一条卵石小径向里走,远远看见“苍坡古村”的匾额,古朴雅致,悬挂在一座同样古朴雅致的“大门台”上方。我们跨进这个“大门台”,便看到一派不食人间烟火的古村落景象。它不似普通的村庄,没有被烟火熏黑的烟囱,没有萦绕在村子上空的袅袅炊烟,也没有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剥豆角拉家常的老奶奶,只有几个村妇在娴熟地拉扯着楠溪特产——素面。

【美文】 孩子眼中楠溪的独有风味

一排黛瓦,数面青墙,几棵翠柳,些许老式的木饰窗,敞开着,依着风的歌谣。

我在寻找,想寻找一个最具特色的地方。走到一个巷口,旁边的蓝牌子上标着白色的大字——登银巷,一个很别致的名字,吸引了我。

【美文】 孩子眼中楠溪的独有风味

我走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堵堵老旧的白灰墙,墙缝里填满了时光。目光上移,窗户上的几处铁锈,构成一个个精巧的图案,好像有着一肚子的故事想与你述说,毕竟它见证了无数个日夜的人来人往。

【美文】 孩子眼中楠溪的独有风味

再往前走几步,几只公鸡立在墙角,高傲地昂着头,可它们的眼神却出卖了它们,不住地往地上瞟,紧盯着那一地尘土里夹杂着的点点食物碎屑。见我走过来,又把头一仰,红冠子一立,乜了我一眼,抬脚走开了。我越发觉得好笑,难不成这公鸡也嫌弃我这个不速之客,亦或是在责怪我破坏了它的白日美梦?

【美文】 孩子眼中楠溪的独有风味

再往里走,便能听见人的声音了,伴随着锅铲碰撞的声音,散发出的是缕缕饭菜的香味。我嗅了嗅,将脑袋探进一家民宿。

几张布艺沙发,围着一张小茶几。茶几旁立着一个的书架,几本书随意地散放在架上,旁边摆放着几株绿植,肆无忌惮地生长着。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摆在吧台上的尚未开花的风信子和那刚发芽的洋葱。这两样搁在一起,要不是其中一个种在花盆里,一个紫皮未脱,倒还真看不出有什么两样。哦,洋葱头也有它的梦想,它也要开得出风信子、水仙花般的浪漫。

【美文】 孩子眼中楠溪的独有风味

民宿里弥漫着浓浓的米酒味,寻着酒因子望去,一位老奶奶和一位老爷爷坐在蒸锅前在蒸酒呢。灶壁内的火蛇不时地窜出,向世人展示自己强大的力量。老奶奶操着一口吴侬软语,让老爷爷加柴。那老爷爷与老奶奶拌了两句嘴,还是乖乖地往灶膛里塞了几根木柴。这是平淡却又不平凡的幸福啊,在我心中茸茸地种出一片绿来。

【美文】 孩子眼中楠溪的独有风味

出了巷口,回首望去,我已走过登银巷的人情风土。

临走时,再看一眼这有着别具风情的古村。

风吹着窗外的花树,云唱着蓝天的歌谣,依稀的,都是楠溪独有的风味。

【美文】 孩子眼中楠溪的独有风味

指导老师点评

这是一篇记游叙事的游记,也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还是一篇文笔清丽的美文。小作者以“移步换景”法记叙了自己游览苍坡古村的过程,但又有所选择,重点描述“登银巷”的所见所闻所感,从而表现楠溪江的风土人情,行文流畅,主题突出。同时不仅以敏锐的眼睛观察所见的景、物、人,更以细致的心思感受景物背后的理趣,做到了:以“目”观物——以“心”观物——以“理”观物的思维层次,使文章情景交融,富有情趣。而且文笔清丽而不华美,与楠溪江古朴清幽的独特风味相得益彰,读来让人如临其境,身心愉悦。

指导老师:厉雄燕

▏文章作者:永嘉县崇德实验学校2019级(8)班 黄珞惜

▏摄影:云游者龙

【美文】 孩子眼中楠溪的独有风味【美文】 孩子眼中楠溪的独有风味
【美文】 孩子眼中楠溪的独有风味【美文】 孩子眼中楠溪的独有风味

今日头条:@楠溪江

永远的山水诗,

最美的桃花源。

【美文】 孩子眼中楠溪的独有风味【美文】 孩子眼中楠溪的独有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