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解讀之全面預算管理(一)

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解讀之全面預算管理(一)

全面預算管理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在運營效率維度提出公立醫院要建立健全全面預算管理,但是,目前絕大多數公立醫院沒有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即使開展的醫院也沒有將預算與醫院戰略聯繫起來,預算目標與醫院的戰略目標不一致。所以,公立醫院要努力開展戰略預算管理,戰略預算管理思想一方面體現在醫院組織層面上,另一方面體現在醫院內基層部門。

一、預算是指導公立醫院經濟運營活動的主線。預算是公立醫院在一定時期內經營、資本、財務等各方面的總體計劃,將醫院的全部經濟活動用貨幣形式表示出來,體現在財務報表中。醫院的全面預算管理是指在醫院戰略目標的指導下,對醫院未來經濟活動和業務開展及結果進行充分、全面的預測、規劃及資金籌措,並通過對執行過程的監控,將實際完成情況與預算指標不斷對照、評估、分析,幫助醫院管理者對醫院的業務活動及時進行改善和調整,更加有效地管理醫院和最大限度的實現戰略目標。

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包括醫療業務預算、資本預算和財務預算三部分,醫療業務預算指的是與醫院醫療活動相關的預算,主要包括醫療工作量預算、藥品預算、人工預算、費用預算等;資本預算是指專項長期投資項目(如固定資產購建、擴建)的預算;財務預算是指有關現金收支、運營成果、財務狀況等的預算。

二、預算必須與醫院戰略緊密聯繫起來。預算是一種機制,機制作用就是預算的本質體現。預算目標本質上是醫院戰略目標的階段性落實,如果預算與戰略沒有聯繫,就難以說明醫院的運營及醫療行為與資源分配的優先順序及合理性,容易導致醫院管理的短期行為和資源浪費等後果。在預算的編制和執行過程中,部門預算之和並不總等於醫院總預算,表現出部門預算與醫院總預算的矛盾。整體預算與部門預算的矛盾,使得醫院在預算執行中容易出現以責任部門預算目標取代醫院總目標的現象。如果部門預算指標與醫院總目標之間缺乏直接明確的聯繫,就會使得各個責任部門無法看到自身行為對醫院目標的影響和作用,進而忽略醫院的總體目標。

院長必須將醫院戰略分步驟落實於預算中,先確定醫院的業務目標,再由業務目標決定醫院的預算目標,關注因果關係鏈,整合財務和非財務戰略指標,關注行動指標和結果指標,將三個非財務指標維度和財務維度共同圍繞醫院的戰略設計。預算是一種系統的方法,而不是醫院的最終目標,醫院管理層可以通過年度預算和項目預算,在資源分配上對醫院及各個部門科室的經營績效進行衡量與監控,以確保醫院戰略目標的最終實現。

三、平衡計分卡既是業績評價系統又是戰略管理系統。平衡計分卡預算模式將預算與戰略、與非財務指標連接起來,可以有效的實現資源分配與戰略的統一,實質是將戰略規劃落實為具體的行動,有利於以戰略為中心,將醫院的目標逐級分解到各個部門、各個科室和各個資本項目中,體現出醫院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外部與內部、結果與過程之間的平衡。

平衡計分卡通過財務、患者、內部業務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維度全面評價和管理醫院業績。財務維度反映醫院獲利能力、收益增長率等指標的預測;患者維度預測醫院目標患者就醫量與為之提供服務的醫療服務價值,包括就醫患者人數、市場份額、患者滿意度及忠誠度等;內部業務流程是指為了給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進行的內部業務流程再造等費用預算;學習與成長維度預測醫院為員工提供的學習培訓機會及個人成長的上升空間所需要的經費,通過提高培訓學習的資金投入和員工滿意度,使得員工、科室保持與醫院目標一致。全面預算管理必須考慮醫院的資本成本和資本風險,同時將醫院的日常運營和醫療服務、醫院的長期目標緊密結合起來。

總之,預算是一種制度,對公立醫院所有人員的行為具有全覆蓋性,可以系統的貫穿於醫院經濟運營及醫療服務的全過程,醫院管理層可以通過全面預算管理使醫院經濟運營和醫療服務有序進行,從而達到預期的目標。

\u001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