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之可恨,中概股之殇

瑞幸之可恨,中概股之殇

疫情没有打败中国股市,也没有真正打败中概股,然而瑞幸的造假自爆,却实实在在地杀死了自己,也“重伤”了当下以及未来的中概股。

没想到的是,这一事件还牵一发而动全身,接踵而来的是好未来(也就是学而思)自查发现员工对销售数据造假;另一边厢,著名做空机构Wolfpack发布针对爱奇艺的做空报告,质疑后者在2019年的收入数据作假。

虽然也必然会有不少网民股民痛批做空机构似乎是在疫情的时刻刻意集中针对中概股和背后的中国上市公司,然而,倘若这些公司都没有财务问题,又怎么会被盯上,又怎么会从质疑变成事实呢。

而且,其实在2019年以来,已经有超过10家在香港或是美国上市的的公司被做空。中概股的财务数据存在问题,似乎已经逐渐成为投资界的共识。

瑞幸之可恨,中概股之殇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4月2日已经过去一周多了,瑞幸的股价已经下跌超过80%,而且多家投资机构给出了卖出的指示,倘若不是停牌,估计还要继续下探。可以说,瑞幸已经被资本市场抛弃。

由于仍没有确凿的证据,做空报告对爱奇艺的影响有限,但谁都说不准这会不会又重演去年底前就被做空直到4月才爆雷的瑞幸一般的戏码;而对于好未来而言,由于涉及的业务占收入占比仍不超过5%,损失的主要只是一些名声,对其业务的整体判断仍不至于有明显变化,所以相对于爱奇艺来说还更为“安全”些。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这接连的“造假”风波必然会让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当前的上市公司以及独角兽们心存芥蒂。信任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要素,因此这种负面印象所带来的影响必然是深远。

京东零售集团的CEO在瑞幸事件爆发时第一时间就在朋友圈痛骂瑞幸为“老鼠屎”,并指出“某某系”做事一直很野相关企业早晚会出事。

而汽车行业大咖李想针对瑞幸董事长陆正耀的回应回复得更加直截了当,言简意赅地就写了一句话“送他五个字:sha bi。纯属诈骗”

瑞幸之可恨,中概股之殇

当然,“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是极其正常的现象,且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立场,或是为了即将上市而忿忿不平,或是业务上有竞争,又或者纯粹是为了哗众取宠吸引眼球取得“政治正确”,总之,这种时候是应该和公敌划清界限的。

那么,瑞幸真的那么不堪吗?笔者认为,的确可恨!瑞幸虽然是这次事件的“受害者”,但更加是“始作俑者”。

瑞幸从此一生黑

首先,造假金额之大实在令人咋舌,足足是20亿元,对于一家成年不过数年年收入不过几十亿的公司而言,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基本可以说会影响了全世界不知情投资者的判断。

更甚的是,这有可能并不是意外也不是失误,而是有意为之

从结果来看,瑞幸把责任主要推给了COO刘剑和下属一些员工。笔者无法判定刘剑是否做了财务做假相关的决策,但如此大数额的作假为什么内部似乎一点都不察觉,CEO、董事长、独董等高层怎么又都像是毫不知情一般呢?

这让人不得不怀疑,这家以火箭般速度上市的明星公司是否只是高层捞一笔钱就甩手的工具。

虽然董事长和CEO均没有在大跌之前大幅抛售股票套现,但也可能只是没有料到爆雷来得比预期中快

。毕竟,瑞幸在1月8日更新的招股书就显示,陆正耀和钱治亚已经分别将他们持有的瑞幸股份抵押了30%和47%。

瑞幸之可恨,中概股之殇

招股书的数据,告诉了世人浑水发布的做空报告所提及的瑞幸管理层已经通过股票质押的方式质押了接近一半他们股份正进行悄悄融资套现这一说法基本是事实。

虽然只是质押融资而不是直接的股票抛售,但随着爆雷后股价的下跌,这一操作对于瑞幸管理层来说可谓是“赚大了”,

就像是早已能料到会出现爆雷这一幕而提前做了布局一般。

这不是一篇讨逆檄文,且笔者也没有确凿的证据,因此对于瑞幸造假的来龙去脉就只能点到即止了。

作为一个业内人士,只希望广大吃瓜群组就不要再为瑞幸摇旗呐喊说什么割美国人韭菜了,这是相当愚蠢的说法,这次的负面影响将影响多少中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形成多大无形的影响都还不得而知。咱们都活在这个经济体系内,根本无法独善其身。

而竟然还有一些瑞幸门店挂出“国货之光”之类的标语,不管是官方所为还是加盟店自己为之,只想送给策划者四个字“不知廉耻”!

瑞幸之可恨,中概股之殇



作者:君健,学金融的互联网人,爱折腾的热血青年。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UptoYo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