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時間和精力留給值得的人和事

常常有私信收到問人際關係的問題。“某個同事老挑我刺怎麼辦?”“某個朋友老嘲笑我怎麼辦?”“某人嚴重越界怎麼辦?”“某同學總是針對我,中傷我怎麼辦?”


其實很簡單,如果你在乎這段關係,那麼說出自己的感受讓對方知道,如果對方也在乎你,Ta知道你的感受不好自然會停止這樣的言行;如果不在乎你的感受,也不值得花時間繼續跟對方糾纏,瀟灑的揮手,堅定的劃清自己的界限。如果對方進一步造次敢於逾越法律,果斷拿起法律的武器。


“自己不做施暴者,但也絕不跟恐怖分子談條件”——我家先生的態度如是。


如果是你根本就不在乎的人,更不值得花時間去思索這些話的意義。一個不在乎你,你也不在乎的人,發出的聲音略等於噪音。噪音可以清除的清除,無法清除的,給自己戴一副“耳塞”,千萬不要去認同那些噪音。


表達感受是對自己的尊重,給自己的感受一份有尊嚴的交代。這樣就不會一直在腦海裡反反覆覆去琢磨一場“虛構的對話”。表達感受的內容僅限於自己,不帶對己對人的苛責和羞辱,雙方的人格都不應遭受踐踏。但該劃的界限一定要劃清。


表達之後的選擇是對方的,是對方在選擇要跟你做朋友還是不做朋友。對方做了選擇,我們就可以根據對方的選擇,無愧的做出反應,繼續交往亦或是遠離。


不需要證明自己心胸廣闊或是人格偉大而讓充滿惡意的人隨意進出你的世界。我們活著不是為了讓他人說好說歹,去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是為了建造有意義、有創造力、有使命感、有幸福力的人生。


就好像在微博或其他個人平臺,我的身份不是評論家,而是分享者;不是發起關於他人的話題讓大家來評頭論足,而是真誠的分享自己的生活與感受。分享自己是不冒犯他人的,任何在別人分享自己的時候感覺被冒犯的,都是對方的心理問題。


這一點是無人可以去替Ta負責的。無外乎這些嫉妒、苦毒、苛責都來源於其自身的自卑感。自卑感本身是沒有問題的,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在某些時刻產生自卑感,但是將自卑感作用於攻擊他人,就已經是病態的表現了。誰能解決這些問題呢,唯有Ta自己意識到,並願意面對和接受治療。


人生很短暫,還有許多無常的因素,何其珍貴啊!在有限的時間裡要吸引的是志同道合的人,那些帶著惡意靠近的人,完全不值得跟對方多做理論,因為對方只是想要釋放惡意。


面對一個沒有理性的人,爭辯肯定是毫無意義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拉黑,讓對方的戾氣去到那些接受他們戾氣的地方。你不接受,戾氣對你就沒有作用力。


揮手拉黑,肅清場地,做人生的好管家;不爭辯,不畏懼,也不必視若無睹,這才是尊重自己。


被冒犯了,把冒犯者請出自己的世界。


要有被討厭的勇氣,但是那些討厭你的人不值得在你的世界翻騰。也無需為對方找理由,無需糾結,更不用懷疑自己,果斷的清場。不去傷害人,但也需要有不被傷害的能力。表達、釋放、界限清晰,這一連貫的動作是必須的。


人生何其短。和真正喜歡的人在一起,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