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鐫刻著“海絲”文明的歷史遺蹟

長泰泰芳樓 | 一個鐫刻著“海絲”文明的歷史遺蹟

長泰泰芳樓 | 一個鐫刻著“海絲”文明的歷史遺蹟
長泰泰芳樓 | 一個鐫刻著“海絲”文明的歷史遺蹟

長泰蔡氏族人聚居的福地內枋村——一個長在稻田上的村莊,村裡有座寶樓名叫“泰芳”。泰芳樓,一個鐫刻“海絲”文明的歷史遺蹟,已經與這個與世不爭的靜美村莊相守相伴200多年了。本期,漳州市文旅局、閩南日報、漳州新聞網攜手帶你走進——

长泰泰芳楼 | 一个镌刻着“海丝”文明的历史遗迹

走進泰芳樓

长泰泰芳楼 | 一个镌刻着“海丝”文明的历史遗迹

盛暑時節,知了叫了,荔枝紅了,內枋村的水田也長成了一派金黃。跨過小橋,穿過一片廢棄的厝基地,泰芳樓出現在眼前。破碎的簷瓦,坍塌的牆角,磨光的門檻,蒼老而慈祥的容顏是泰芳樓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坐東朝西,背靠獅子頭山,面朝銀洞山,清澈的內枋溪從門前的大磚埕下潺潺流過。圓拱形的正大門由厚實的加冬木精製而成,門框上設有精巧的灌水道,可防大門被火燒。大門上方是青石匾額“泰芳樓”,三個楷書大字,工工整整,深嵌其間。“泰”字寓平安美好,天地交泰,民生康泰,萬事亨通,又與“長泰”縣名一致。“芳”字由“艸”與“方”合成,說文解字寓指天下萬國香草薈萃,引申為美好德行或名聲。我們不得不佩服主人的精巧用心。因為泰芳樓主營菸草,生意譽滿海內外,“泰芳”二字的表達何其恰當。細看匾額,右側豎寫“嘉慶庚申年置”,即為公元1800年,揭示該樓200多年的悠久歷史。

长泰泰芳楼 | 一个镌刻着“海丝”文明的历史遗迹

在那樣的僻靜山鄉,泰芳樓能有如此規模實屬不易。據蔡氏後裔介紹,泰芳樓佔地約8畝, 主樓長25米,深25米,高9.8米。 這是一棟傳統的土石木結構建築,由主樓和廂房構成。主樓四四方方,整棟二層,樓內4個大廳、2個小廳、36間房間,其極盡奢華可見一斑。遙想蔡氏家族當年在這裡繁衍生息,上百號人口集中生活,一定是極其熱鬧。

长泰泰芳楼 | 一个镌刻着“海丝”文明的历史遗迹

泰芳樓的美,不僅在於巍然壯觀,更在於建造匠心獨運。泰芳樓的底層由打磨光潔的長條花崗石疊砌而成,牆體厚達2米多。第一層向外並不設窗戶。走進一樓,感覺房間光線極為不足,僅在其中一間設一巴掌小洞,據說是為屋外向內喊話通訊所用,亦可在抵禦防守時用作瞭望處、放槍處。站在光潔的青石板鋪砌的天井中央,仰上可承天地風雲,環顧可視所有廳房。回字形走廊,環環相通,聯絡方便。天井一角鑿有一方水井,青石井沿,八邊合扣,水質純淨,可供飲用。連同一旁那方惜已裂開的石盆,據說材料都來自南洋。

长泰泰芳楼 | 一个镌刻着“海丝”文明的历史遗迹
长泰泰芳楼 | 一个镌刻着“海丝”文明的历史遗迹

二樓靠近大門的兩部樓梯為石板,靠近內廳的兩部則為木板。上層牆體為傳統土夯牆,牆寬40釐米,四面設窗,通風采光皆好。每一扇小窗,都用一支小木棍向外支起窗板,望出去,就是一幅綠色田園畫。二樓現存的雕飾物各式各樣,有鏤雕窗戶,穿雕屏風,透刻橫楣,藻飾雀替等,歲月煙火燻黑了其原來的炫麗面目,可喜的是其間雕琢的山水花木、飛禽走獸仍栩栩如生。正廳神龕最為珍稀。桌圍是祥雲雙螭相勾連,屏風上兩幅圓形吉禽圖,一幅是展翅立鶴叼靈芝,一幅是展翅翔鶴叼靈芝,圖中皆丹陽高照、祥雲繚繞、詩書成卷,圖外圈則是牡丹金菊碧葉環拱。這些裝飾物漆有金粉。

长泰泰芳楼 | 一个镌刻着“海丝”文明的历史遗迹

我們參觀了主樓兩側廂房。南廂翠竹掩映,牆基與主樓一樣由光潔的長條石壘砌而成,二米多的上方為鮮豔的紅色牆磚,馬鞍屋脊透著一股清秀。繞到屋子南側,主人告訴我們,這些伸出牆體的小凹槽是裡面的廚房用來排泔水的。繞到後邊半坡一看,主樓上方是一圈向外伸出的長櫞,頂著墨瓦,有如給房子戴了斗笠,風雨不怕。主樓馬鞍脊下則是乘風欲飛的如意。屋後的擋土牆層層而上,金燦燦的桂圓掛了滿樹,叫人馬上聯想那甜津津的滋味。北廂,泰芳樓當年的菸草加工坊,現已基本坍塌,鵝卵石的牆基裸露出來,中庭的老龍眼遒枝錯節。

长泰泰芳楼 | 一个镌刻着“海丝”文明的历史遗迹

談起泰芳樓的由來,蔡氏族人無不引以為豪。原來,泰芳樓的建造主人名叫蔡長安,號銀山,諡名惠愷,秉性聰穎,善做生意,富甲一方,曾捐官至布政使。他特地選址在既隱蔽又通水路的地方建造泰芳樓,工程十分艱鉅。據長輩口口相傳,泰芳樓樓址原是沼澤深潭,方便泊船,渡口就在樓前數十米處。既為深潭,此處建樓當然需要墊下大量沙石,自然要花費許多人力、物力。原來,清朝嘉慶年間,長泰社會一度安定,農業較為發達。相傳,當時枋洋境內盛產經月港從呂宋引入的菸葉,品質優良,享有盛譽。精明的蔡長安審時度勢,開設了“銀山菸絲行”,專門收購當地菸草,加工後再加以包裝,產品行銷臺灣及東南亞各地。他又利用枋洋水路暢通,用船隻把枋洋的土特產運抵廈門、石碼等地銷售;再從外埠裝運回棉紗、洋油、洋火等貨物銷售,結果大獲其利,事業興旺。他在內枋村建了菸絲加工廠,還建了這座泰芳樓,既可屯貯貨物,又可居住。而後他又在枋洋的貝口村建了一座與泰芳樓同樣規模的大樓,用來收購、加工菸草。可見,泰芳樓的建造與當時的經濟貿易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繫,可以說它是清朝中葉長泰商品經濟發展的縮影,也是漳州“海絲”文化的一處重要遺址。2011年,漳州“海絲”申遺工作曾將泰芳樓列為通商貿易重點史蹟之一。

长泰泰芳楼 | 一个镌刻着“海丝”文明的历史遗迹长泰泰芳楼 | 一个镌刻着“海丝”文明的历史遗迹

民間傳說,名利雙收的蔡長安雖然捐得佈政官銜,但他為人寬厚,樂施好善,廣結朋友。相傳,蔡長安不忘桑梓,所建的泰芳樓還免費供給族人居住。他對待所僱工匠少有訓斥,善於開導,工人們或嫻熟地切菸絲,或勤快地搬貨品,無不願為他效力。據說,泰芳樓精製的菸草芳香醇和,聞之沁心,吸之慾仙,銷路極好。蔡長安還捐資修建內枋村至枋洋墟的石路,長12華里,由此得到百姓讚譽。而他長期下南洋各地做生意,運貨出洋的商船常在海上受劫。後來,仗義豪爽的他結識了當時海上活動的實權人物蔡牽,因同宗族,遂為好友,蔡長安的煙隊因此一直受到蔡牽保護,暢行無阻,生意愈順。後蔡牽兵敗浙江,為避難投奔蔡長安。蔡長安母親親自做了一碗滷麵請他吃。有趣的是蔡牽竟從懷裡淘出一鐵架子,扣在耳朵上,他先把滿臉的絡腮鬍架起來,這才呼嚕呼嚕吃了起來。蔡長安的母親成了這村裡唯一見過蔡牽真面目的人吧。

长泰泰芳楼 | 一个镌刻着“海丝”文明的历史遗迹

過臺灣,下南洋,闖世界,蔡長安的故事同漳州明清時期的許多商人如出一轍,他們敢拼會贏、樂施好善的精神光照後人。雖然百年風雨侵蝕之下,泰芳樓已是老態龍鍾,步履蹣跚,但今天的蔡氏後裔正重新認識其價值,丈量,測繪,集資,重建。相信不久的將來,泰芳樓一定重煥光彩。

长泰泰芳楼 | 一个镌刻着“海丝”文明的历史遗迹

市民外出防護提示:

要隨身攜帶一次性口罩,人與人之間注意保持距離,逛商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應正確佩戴口罩。到公園、景區等公共場所應配合體溫檢測,不隨地吐痰,不隨意觸摸公共物品,咳嗽、打噴嚏應用紙巾或手肘遮住口鼻。外出回家、飯前便後要用洗手液在流動水下至少衝洗20秒。

來源:葉小秋 /文 圖片提供:王文強

<table><tbody>

漳州新聞網

值班主任 @羅蓉芳

值班總編 @賴雄偉

【新朋友】 點擊頂部藍色字“漳州新聞網”關注

【老朋友】 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給更多人

【爆料郵箱】 [email protected]

/<tbody>/<table><table><tbody>

閩南日報

mnrbwx

漳州新聞網

zznewscn

視覺漳州

sjzz0596

閩南日報車友會

mnrb-cyh

閩南日報小記者

mnrb-xjz

/<tbody>/<table>长泰泰芳楼 | 一个镌刻着“海丝”文明的历史遗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