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烧!秸秆还田有奇效

前一段时间,我省部分地区出现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其中秸秆露天焚烧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秸秆如何从包袱变财富?今年春季以来,我省各地创新方式方法,实行保护性耕作和秸秆碎混全量还田、秸秆综合利用,很多农民实现了从“不敢烧、不能烧”到“不想烧”的转变。

我省多年的探索实践证明,把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结合,是保护黑土地地力,实现秸秆有效利用的最佳方式。经过试验示范、研究探索,黑龙江省已创造形成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体系。目前,科学有效地开展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在全省逐步推广,效果良好。

通过用养结合,秸秆直接还田恢复地力与秸秆沤肥以及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等综合利用方式协调运用,做到用地和养地结合。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各地气候、土壤和作物不同,灵活选择秸秆还田耕种模式和技术集成。确保效益原则,结合实际生产条件,在保证增产增收的前提下,有效实施秸秆直接还田。

今年春耕季,黑龙江安达市主推免耕播种技术,全市各乡镇免耕播种机达600多台,计划秸秆覆盖免耕播种面积85万亩,目前已经落实到地块。农户参与免耕播种热情高涨,超过6万户农户参与,从事免耕作业农机户达到600户,并持续增加。全市免耕播种机检测仪安装工作正在全力推进,至4月15日已经安装完成450台。

安达市农业部门表示,今年计划免耕播种的85万亩地块,还田玉米秸秆占全市181.2万亩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面积的46.9%,几乎占到半壁江山。应用免耕播种技术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秸秆禁烧的压力,同时,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能明显减少投入,降低作业成本。

泰来县经过2015年到2017年的测试,实行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能节省机具作业费40元~60元/亩,节省灌溉费用15元~30元/亩,节省化肥费用20元/亩,亩增产5%~12%,亩增收25元~60元,合计创效益100元/亩。在秸秆禁烧的情况下,一般农民自己种植玉米每亩成本64元,免耕播种每亩成本27元左右,每亩节省37元以上(干旱区节省55元以上)。而且由于采取秸秆机械粉碎还田,虫卵可减少50%左右。多年实践表明,我省没有因秸秆还田发生病虫害。

目前,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已得到各级政府重视、广大农民认可。试验证明,无论秸秆翻埋、碎混还是覆盖还田,秸秆都能腐烂到不影响下一步整地和播种的程度。在秸秆粉碎还田机破碎秸秆到10厘米左右的前提下,三种还田模式秸秆当年腐烂程度都在80%左右,秸秆腐烂集中在6月-8月间,秸秆破碎的越碎越短,腐烂效果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