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原油宝穿仓背后:理财产品,是天使还是魔鬼?

2019年炒股凭运气赚的钱,2020年靠实力在原油上亏光了。

近日,因油价罕见跌为负值而引发的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持续发酵。在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跌破20美元后,一批投资人士认为历史抄底时刻来临,于是买入了中国银行的原油宝产品。

殊不知,底下还有底。4月22日,中行发布公告称,20日WTI原油5月期货合约C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官方结算价-37.63美元/桶为有效价格。

中行原油宝穿仓背后:理财产品,是天使还是魔鬼?

这意味着,若投资者没有提前进行移仓或平仓,抄底的多头们不但亏掉了本金,还倒欠银行的钱。简而言之,这叫“穿仓”,指投资者账户资金在全部亏损后,依然无法弥补价格变动带来的损失。

炒股的投资者都知道,即使一家上市公司退市,投资者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本金100%损失。原油期货市场却不同,随着交易规则修改,原油期货产品的价格可以跌为负值。假设你以1美元价格买入原油期货,当价格跌为-20美元时,你的亏损不是1美元,而是21美元。

有人可能会问,为啥不进行实物交割?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样做法行不通。一方面,存储成本高;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运输和环保成本。

中行原油宝穿仓背后:理财产品,是天使还是魔鬼?

在原油宝穿仓事件曝光后,“抄底中行账户原油巨亏”的话题在网上传开。联系二级市场表现,4月23日开盘,中行开盘一度下跌超2.8%,截至收盘,收跌1.98%。股价下跌程度高于其它四大行,K线背后反映了投资者的态度。

部分投资者认为,中行原油宝合约设置存在重大缺陷。援引相关媒体报道,质疑有以下几点:

一是移仓问题。当其它银行提前半个月强制客户停止交易或者迁仓时,中行未严格按照同行的普遍做法实施该措施。

二是保证金制度未具体执行。当客户出现大额亏损后,中行没有进行任何强制平仓操作。

三是交易系统不稳定。中行原油宝系统存在一遇波动就出现崩溃或者宕机情形。

四是没有对客户进行风险提示。当原油期货出现暴跌后,中行原油宝产品的交易员是否执行风控存在疑点。同时,中行与投资者沟通方面存在不足,由于投资者未能意识到风险来临,最终导致巨亏。

五是风险等级产品认定问题。中行将原油宝产品与理财产品混在一起销售,是否存在向风险等级不符合标准的投资者销售。

六是删除交易记录。有投资者反映,中行原油宝操作界面内容被全部清空长达10小时。

回顾整个事件,部分投资者因风险防范意识不够,盲目介入高风险金融产品是导致悲剧出现的原因之一。同样,作为销售的主体方--中国银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事件背后也透露出中行风险管控存在短板以及售后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

中行原油宝穿仓背后:理财产品,是天使还是魔鬼?

中行原油宝穿仓背后:理财产品,是天使还是魔鬼?

目前,网上有图片显示中行针对“原油宝”产品暴跌事件发布了重要安全提示。在尺度上,一时间,网友们议论纷纷:“还有谁值得我们相信”、“应变策略有待提高”....从部分网友言论可以看出,评论充斥着担忧情绪。

值得关注的是,类似于中行原油宝穿仓事件,其它银行也卷入过理财产品纠纷事件。

中行原油宝穿仓背后:理财产品,是天使还是魔鬼?

据新华网曾报道称,平安银行某支行理财经理推荐一款投资黄金的理财产品聚金宝给投资者姚女士,在不到1年时间里,其50万的账户亏损到只剩下1万。

中行原油宝穿仓背后:理财产品,是天使还是魔鬼?

另据新民晚报报道,2016年,金女士与其姐夫经理财经理推荐,在上海银行某支行购买了100万元的“财通”理财产品。产品到期后,不但没拿到承诺的利息,连同本金还亏损十几万元。这位投资者后来才知道,买的是投资股市的理财产品而不是国债,但理财经理当初没有明确告知。

在繁荣的金融市场,理财产品形式多样,让投资者看得眼花缭乱。但部分投资者因知识不全面,更多情况下是在理财经理推荐下购买。然而,由于部分银行网点风险控制不力、内控机制不健全,导致理财产品爆雷事件频频发生。

一般人看来,理财产品等同于银行存款。其实,它是一种兼顾风险与收益的投资标的。在理性面前,理财产品是天使;在贪欲面前,它会变成魔鬼。

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不能以收益率高低评价一款理财产品,相反,越是收益率高的标的,风险系数越高。对于银行而言,在拓展金融业务之际,也要评估其产品的合理性。如果银行过度看重利润而忽视风险,不仅会影响本行声誉,更会侵蚀自身成长基因。


本平台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劳动和原著版权,如您对我们转载的文章存在异议,欢迎后台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并删除处理。

中行原油宝穿仓背后:理财产品,是天使还是魔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