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远离“低头族”?中国的父母不妨来看看美国父母怎么做

随着移动数字的时代来临,手机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网友编了这么一段问答:

孩子什么时候最听话?

“玩手机的时候,全神贯注!”

孩子什么时候最难管?

“玩手机的时候,怎么说都不听!”

看似无聊的两个问答却折射出我国的一个现状:孩子成为“低头族”的人数在急剧增加。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手机普及率高达90%以上,与此同时“低头族”的数量也是在呈直线趋势急剧暴增。

如何让孩子远离“低头族”?中国的父母不妨来看看美国父母怎么做

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会有这样的一幕上演:孩子闹腾,父母为了让孩子消停会儿,让自己获得片刻的安静,大多数父母都会把手机拿给孩子,让孩子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或看自己喜欢的视频。有的父母因工作原因,无暇顾及孩子,为了方便与孩子联系,给孩子配备了手机。这原本是好事,可谁曾想到的是孩子在缺乏父母的严厉监督下,很多孩子都沉迷于手机游戏或社交软件,特别是最近流行的“王者荣耀”和“大吉大利,晚上吃鸡”的“绝地求生”,更是让孩子沉迷其中。很多孩子都变成了“低头族”,而这种现象也正在愈演愈烈。

如何让孩子远离“低头族”?中国的父母不妨来看看美国父母怎么做

那么,如何辨别孩子是否属于“低头族”?下面是小编整理了“低头族”的几大症状:

一、 不爱运动

孩子越来越不爱出门、不爱运动,整天宅在家里拿着手机打游戏聊天,协调能力、运动感官能力不断下降。而且长期静坐或静躺容易导致肥胖。

二、 视力急剧下降

现在的孩子很多上小学就开始佩戴眼镜,这和过度玩手机有着密不可分的原因,手机有很大的辐射,对人的身体是有害的,孩子还处在发育阶段,过度玩手机会使视力急剧下降,看不清东西。

如何让孩子远离“低头族”?中国的父母不妨来看看美国父母怎么做

三、 不爱思考,反应迟钝

手机会辐射孩子的神经系统,导致孩子神经系统发育缓慢,不爱思考,反应迟钝。

四、自闭症

愿意和虚拟的人物说话,经常自娱自乐,在现实中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时又很少交流,沟通能力逐渐变弱,性格变得孤僻,逐渐远离家人和朋友。

如何让孩子远离“低头族”?中国的父母不妨来看看美国父母怎么做

如果有以上几种症状的孩子,作为家长要注意了。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玩手机的处理方法往往简单粗暴:说了不听多数都是暴力解决,其实,暴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矛盾更加恶化。那么如何让孩子远离手机,成为“低头族”?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位美国的父母是怎么做的。

一、切身体验

不切身体验,就不知其危害,Linda原本是位成绩优异的孩子,但在接触手机后便沉溺其中。父母为此很着急,同时也试了很多方法,比如:Linda妈妈带Linda去儿童医院,让医生给Linda讲了很多关于玩手机的危害,尤其是对眼睛的危害。

起初,有一定的成效,但没过多久Linda就又开始疯狂玩起了手机。后来,爸爸买了一副平光镜,让Linda切身体验近视眼的生活。让Linda亲身感受近视眼给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从此以后Linda就减少了玩手机的时间,有时还会十分贴心的提醒爸爸妈妈要保护眼睛。

如何让孩子远离“低头族”?中国的父母不妨来看看美国父母怎么做

二、转变方式方法

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为什么手机就不能成为教育孩子的工具呢?和孩子一起玩手机,是帮助孩子解除“手机瘾”的有效手段。

父母可以花更多的时间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中去,去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从手机中分享快乐,探讨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让孩子认识到,手机只是一个工具,父母才是陪伴自己成长的人。家长陪孩子玩手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缩短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还可以多带孩子去户外游玩,让孩子对大自然产生兴趣,慢慢远离手机。

如何让孩子远离“低头族”?中国的父母不妨来看看美国父母怎么做

三、增强父母的监控力度

现在的网络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内容,而孩子的心智还在出于发展阶段,对一些暴力、色情的内容还无法过滤。这就需要父母对孩子使用手机或电子设备时进行实时监控。

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手机就像一柄双刃剑,使用恰当,可以丰富孩子的童年生活,开阔孩子的视野。如果缺乏父母的监管或引导,让孩子沉迷其中,那后果也是相当沉重。让孩子远离手机,远离“低头一族”,这是一项浩大而持久的工程,这需要父母、老师的通力合作。平时多关注孩子,多和孩子互动游戏,尽量把孩子成为“低头族”的概率降到最低。

对此,你怎么看?身为孩子的父母,你还有其他有效的方法能让孩子远离手机?欢迎给为留言讨论,帮助更多的孩子远离手机,远离“低头一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