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倒伏什么用药效果最佳?

用户471148470506


在这个春暖花开、雨水不断增多的季节,地里的小麦长的越来越快,农民朋友们在忙给小麦浇水和施肥的过程中,也开始担心小麦的倒伏问题,因为小麦倒伏后,会给今年的产量带来严重的损失,但是从小麦倒伏的根本原因上来说,发生倒伏主要跟品种、栽培密度、肥料、水分和麦苗的生长情况有关,需要通过药物来预防的情况并不多,因此除了旺苗可以用矮壮素来进行控旺外,更多的预防倒伏需要依靠加强田间管理来进行。

一、小麦倒伏的原因和规律

支撑小麦直立生长的主要器官为小麦的根系和茎秆,但小麦的植株的重量主要集中在中上部,尤其是抽穗后,小麦顶部的重量不断加大,在成熟以前很容易发生倒伏的现象,从以往的种植经验来看,小麦的倒伏发生的越早,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越大,尤其在小麦抽穗开花前倒伏,造成的产量损失可达50%左右。

小麦倒伏一般发生在拔节期以后,此时小麦的生长速度加快,对于肥水的需求量增大,逐渐开始进入养花抽穗期,一些抗倒伏能力差的品种,栽培密度较大、田间群体较大的麦田,根系和茎秆发育较弱的麦苗,以及受风雨等因素的影响,小麦较为容易出现倒伏的现象。

进入灌浆期后,小麦的穗粒重逐渐加大,此时风、雨等自然因素,对小麦的是否发生倒伏的影响较大,但小麦的根系和茎秆的生长基本已经完成,农民朋友在这个阶段,很难再通过管理措施来避免小麦发生倒伏,因此防治小麦倒伏的主要阶段,在小麦生长的中前期。

二、预防小麦倒伏的方法

1、打好播种基础

在高产农田栽培小麦的过程中,适宜选择植株矮小、产量较高的品种的,能够借助品种较高的抗倒伏能力,减少倒伏现象的发生。后期整地、施肥和播种的过程中,还需要施入充足的有机肥、配合施入氮磷钾等肥料,为小麦的生长发育提供物质保证,同时注意小麦的播种深度不宜过浅,一般在3-4厘米为宜,有利于小麦的根系的发展和发芽。

2、加强肥水管理

小麦出土后,对于播种较晚、生长较弱的幼苗,应当从分蘖期及时的追施肥料和浇水,促进小麦尽早的形成壮苗,有利于小麦度过寒冷的冬季,并在春季早发早壮,提高本身的抗倒伏 能力。很多地区冬小麦有冬耕的习惯,在冬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耕作层不能过深,避免伤害到小麦的根系。等到小麦返青后,对于田间的弱苗适宜尽早的进行施肥和浇水,促进小麦的生长,促进小麦由弱转壮。

3、控旺转壮

小麦返青后,最重要的农活就是浇水和施肥了,尤其是进入拔节期时,小麦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应,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朋友需要注意,不是所有的麦苗都一概适用这个规律,对于一些生长速度特别快,明显旺长的麦苗,应当推迟浇水和施肥的时间,同时还可以通过矮壮素、中耕等措施还控旺转壮,提高麦苗的抗倒伏的能力。

关于“小麦抗倒伏什么用药效果最佳”,我了解的就这么多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粮菜多多


当你的小麦发生倒伏后,用什么药都没用了

这几天河南很多区域都是暴雨,一夜之间沟满河平,有些旺长的小麦已经发生了倒伏,这些倒伏的小麦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产量了,就算你一直打磷酸二氢钾也无济于事。

小麦抗倒伏在于预防

首先要选择矮杆小麦品种。

在育种过程中,矮杆小麦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比如矮抗58等。有人会说抗倒伏品种产量不高,那你有没有想过,大自然无常,一场大风,一场大雨,你的小麦可能就没有产量了,何来高产?所以,还是选择抗倒伏的稳产品种最为靠谱,尤其是对于种地大户而言。

第二,控制种植密度

很多地方喜欢大密度种植小麦,认为产量三要素中的亩穗数多了,产量就会高,而这除了会导致倒伏外,还会引起病害和虫害的严重发生。主要是产量三要素的千粒重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不仅没有增加产量,还会得不偿失。

第三,化学调控

矮壮素、缩节胺等化学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株高,增加抗倒伏能力。除了化控,也可以采用年前镇压等措施进行控旺。

有什么技术问题,可以交流。


农田耕者


多效唑最好的了!

但最好的(药)还是作到以下几点才行:一,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抗倒伏品种。二,合理施用化肥。三,适当控制播种量。只有这样的小麦才能真正抗倒伏。


痴骑朽翁


小麦抗倒伏什么时候用药最佳?

大家好!小麦抗倒伏一般都在雨水季节,2月底3月初小麦起身至拔节前化控来预防小麦倒伏。

冬小麦大多因冬前小麦旺长,群体大,麦茎达80万株以上,受光照不足,通风受限,导致基部节间伸长,秸秆软弱,抗风灾能力显著下降,致小麦中后期极异倒伏。

小麦旺长大都有以下原因造成:一、播种量过大,田间麦苗生长拥挤,个体生长差,分蘖差。二、氮肥用量过多,导致麦苗旺长,分蘖强,田间稠密不露土通风差。三、冬季气温比正常年份偏高,雨水多也能造成小麦苗旺长。

如果麦田存在以上问题一定要注意控旺,以防小麦在中后期生长遇大风,雨水多易倒伏,造成小麦减产。小麦控旺要在返青至拔节前施药效果最好,因小麦控旺主要是缩短小麦底部1一3节间的距离,让麦杆下短粗壮,上节间细长韧性好,通风透光,起到抗倒增产的目的。所以说小麦拔节后在化控,为时己晚。

小麦田控旺一般大都选:多效唑、矮壮素及缩节胺(甲哌鎓)。多效唑在返青期喷施可缩短麦节间,抗倒伏能力增强。矮壮素在拔节前施用可有效控制节间徒长,让节杆粗、壮、根系发达,叶片绿厚、抗倒伏强。缩节胺(甲哌鎓)是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抑制植株徒长,使秸杆坚韧,增强抗倒伏能力,它可以在小麦拔节前后施药但一定要控制药剂量,一般每亩用IO克加水30斤,喷雾。可少量、多次施用。谢谢!关注。


董辉君


小麦旺长的危害

1、易受冻害。旺长小麦细胞内糖分及各种有机营养浓度低,自由水比结合水的比值升高,冰点高,尤其是幼穗分化进入二棱期后,抗寒能力下降,极易遭受冻害,轻者枯叶死蘖,重者整株死亡,直接影响小麦产量。上边提到小麦发黄的问题就是受到冻害,2020年2月15日前后我国北部地区遭遇大幅度降温,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到20℃(15日前北方大部分地区白天气温在10℃左右)。

小麦轻微冻害

2、容易倒伏。旺长麦苗地上部生长茂盛,茎蘖多,叶片大,基部节间拉长,茎杆软弱,干物质积累少,根系发育差,给后期倒伏埋下隐患。后期如遇大风暴雨天气,很容易发生根倒或茎倒,造成减产。

3、病害加重。旺长麦田群体偏大,通风透光不良,麦苗素质差,抵抗力下降,易遭受病虫害危害。

那我们什么时候对小麦控旺呢?根据个人田块小麦长势和时间安排。

第一个时间:年前,小麦分蘖多、叶片偏长、偏宽等,就可以使用控旺药了,而且用药量比较少,还可以促进小麦的有效分蘖。

第二个时间:在返青期时,如果发现小麦旺长,这时候打控旺药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注意,小麦拔节期后不要打控旺药。

用什么药控旺呢?

小麦化学控旺的药剂有烯效唑、多效唑等化合物,不但可以控制小麦旺长,还可以促进小麦多分蘖、壮苗、增产、增加抗倒伏能力等功效。



周国宾1


先说一下小麦倒伏的原因,小麦倒伏一般发生在小麦抽穗后期。一是播种密度过大,植株过密会出现倒伏。二是麦苗抽穗后,底肥过于充足,遇风雨天气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严重的就像车碾压过一样,全部伏地,减产情况严重。

小麦倒伏有两种情况,一是根倒伏,即 在土壤不实的情况下播种出苗。根在土壤中扎得不牢,经过风雨吹打,土地下沉,土地由于雨水浸泡走形,麦根不牢,大风一吹麦子头重脚轻,会产生倒伏现象。二是茎倒伏,由于氮肥(化肥)用量过多,麦叶生长茂盛,基部间,承受不了上部的重量,就会弯曲倒伏。发生倒伏的小麦,茎叶受到损伤,由于通风不好,阳光不良,导致穗粒减少或不饱满。据调查,倒伏小麦减产高达3至4成。

基于以上原因,抗倒伏药物应及早使用,在麦苗期和麦穗抽出之前,根据苗情提前用药。多效唑、矮壮素、芸台素内酯对小麦抗倒伏都有一定的预防和防治作用。还有一种抗倒酯,是最有效的小麦抗倒伏的小麦生长调节剂。它是属环己烷羧酸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赤霉素生物合成抑制剂,可抑制小麦旺长,使小麦节间生长变缓,植株变的矮壮。在小麦苗期,用抗倒脂乳油10至20克/亩,兑水50千克,叶面喷雾,暂缓株高,可防倒伏。

希望以上的观点,对你会有所帮助!


农村待创业


俗话说,“小麦倒,一把草”,小麦在中后期倒伏,会造成大幅度减产,麦粒干瘪,质量下降,出粉率低,应用机械化收割的难度增大,劳作大半年的农民,成本都难以回收。因此,忙活种植完小麦后,大多农户思考的是,怎样能使来年的小麦不倒伏,产量高,用什么药?什么时候用最合适?

用于小麦控旺,抗倒伏的药剂,一般称作植物生长抑制剂或调节剂,比如多效唑,缩节胺,矮壮素等。经验证明在过旺冬小麦起身期至拔节初期,喷施多效唑或缩节胺等植物生长抑制剂,小麦的高度明显降低,茎杆粗壮,抗倒伏能力增强,小麦穗增大,籽粒饱满度提高。过早和过晚施药,不但效果不好,而且易造成减产。过早施用,易造成小麦生长停滞,对小麦分蘖影响很大,过晚小麦基部茎秆基本纤维化,易造成上部茎秆粗,而基部茎秆细,这样虽然所结的麦穗儿增大,造成头重脚轻,仍然易倒伏。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温差不同,所以,小麦的起身拔节的时间也有所差异,最直观的辨别,小麦起身期的表现是,小麦外形上基部的叶片,离开地表,开始有簇叶转变成直立叶时,在小麦拔节前4-7天左右喷药,可起到预期的效果。小麦喷施生长抑制剂后,叶片变成深绿色,掩盖了缺肥的现象,如果基肥施用不足,追肥没跟上,容易造成减产。因此,在喷药后,应加强肥水管理,不应该放松,平常该怎么追肥浇水,就怎么追肥浇水,请记住植物生长抑制剂是激素而不是肥料,是不可代替肥料的。

小麦施用植物生长抑制剂时,一定要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切勿随意增减用药量,如果喷施过量,可尽早用920植物调节生长促进剂喷洒,恢复生长。


西北小泽


小麦倒伏成是影响小麦单产的重要因素,小麦抗倒伏要从防范措施和补救措施两方面进行。不过一般情况来讲,一旦小麦倒伏情况发生,用药的效果均不太好,所以要以预防为主。

一般根据倒伏部位可以分为来讲分为两类。

根倒:表现为小麦一侧根断裂或连根歪倒,造成根倒的原因,与小麦根系发育不良,耕层浅有关;

茎倒:即小麦茎秆倾斜或弯曲折断。 茎倒主要是播量 大、施肥不科学,茎秆基节机械组织发育不良有关,从抽穗到成熟期,都可能发生茎倒灾害。

小麦抗倒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选择抗倒伏小麦品种。在品种选择上,结合种植区域气候点,优先选用抗倒伏性、茎株 低株型紧凑、茎秆弹性好、根系发达的品种。二是调控好播量。 结合不同品种,从确保小麦高产条件上,选择合适的播量。也可以结合区域地形、土质条件采用宽 窄行相间的播种方式,来增加株距,降低倒伏发生率。三是选择适期播种。 恶劣气候是影响倒伏的重要因素,从防范小麦冬前旺长、分蘖过多、过快, 避免早播。四是加深耕层,改变耕作习惯,推进深耕细耙。旋耕地块要与耙、压结合,确保上虚下实;配合秸秆还田,改良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对于旺长的麦田可采取中耕来有效预防倒伏。五是合理灌溉,第一节长出定型后再浇水,在小麦抽穗后要控制浇水次数、浇 水量,做到水要及时下渗,地面没有积水,浇水前查看天气预报,无风抢浇, 风过速浇。六是科学施肥。对于基肥足、群体过大的麦田,少施或不施腊肥和返青肥,防止麦苗过早荫蔽,到拔节叶色转淡时再追肥。七是做好病虫害防治。 地下害虫会咬伤小麦基部节间,破坏小麦根系,为了防止地下害虫,整地时需要进行土壤处理。


农家闫妞


用多效唑再加微量元素和杀菌药各一小袋十克,叶面喷晒效果更加。能抗倒抗伏增加产量,使用方便。


曹建波


金得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