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有没有哪道菜让你记忆犹新?

川菜小厨房


小时候,家里总吃茄子,我们家做茄子跟别人家不同,妈妈用茄子做茄夹,就是把茄子切成片,里面夹肉馅,特别香,特别下饭。至今还惦记那种味道,那种充满妈妈味道的茄夹。

准备食材:圆茄子一个,肉末二、三两,酱油,醋,蚝油少许,干辣椒两个,葱、姜、蒜,盐少许,白糖少许。

制作:肉馅先放点水打散,依次放点盐,葱姜末,酱油,料酒,油。沿着顺时针搅拌均匀,备用。

茄子切片,两片一组,茄子两面用刀轻轻的横竖划几道,把搅拌好的肉馅夹进去,再轻轻的把茄子片压紧。

调碗汁:酱油、蚝油、白糖、盐、葱姜蒜粒、干辣椒加白开水,搅拌均匀。

锅中放少量油,差不多5、60℃时依次放入夹好肉馅的茄子片,煎至两面微黄,取出,装盘。

另起锅,放少量油,油热放葱姜蒜煸炒,放入调好的汁和水,再将煎好的茄子码放其中,盖好锅盖,煮至汤汁变少,起锅,装盘,再撒上些蒜末,这道妈妈味道的茄盒就做好了。


水果阿兰


小时候让我记忆忧新的一道美食是水鱼。估计很少人知道这道菜,这个是我们这里的特色菜,现在市面上也很少了,可能是现在美食太多了,谁还会去吃这样一道菜,而且很多人吃不惯那个味的,这个菜特别在什么地方?在于它是用新鲜的海鱼来腌制的,首先洗干净海鱼,鱼肚子肠和头都留着,然后倒入蒜末和盐一起腌制,再倒入玻璃瓶内,放一个来月,就可以吃了。这道菜是重口味的,如果你没吃过,一定会觉得它很腥,其实它没什么腥味,而且如果它配热的白粥,特别好吃。

小时候我父亲是捕捞公司的,出海回来久不久,会带些鱼回来给我母亲腌制成水鱼,在那个年代虽然我家孩子多,但因为我父亲的工作关系,还是经常有鱼吃的,我母亲把水鱼的头和肚子吃了,鱼肉都留给我们吃了。小时候我特爱吃这特菜,一碗粥吃九条鱼,给别人当笑话了说,那时候真的觉得这真太好吃了,现在想找到这个菜的踪影不是件容易的事。






猫家杂食


小时候平时没什么好吃的,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好吃的美食。觉得最好吃的美食就是卤菜了,腊鸡腊肠腊肉都放在大锅里一起卤,满屋的香气让人闻闻都会流口水,大年三十的那种辛福味道简直无以言表。

特别是腊鸡,卤好后放入锅里炒一炒,加点青蒜,感觉简直是人间第一美味。

还有平时吃不到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的一些零食,如炸翻饺,炒米酥,都是记忆中的美食。现在这些零食已经不怎么吃了,因为现在的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了,零食花样太多了。唯有卤腊肠腊鸡还是觉得特别的好吃,这种美味没有什么能代替。





有料巧厨


大头菜,辣辣的感觉很爽的,小时候,好动消化快,同时就感觉肚子老是饿的,放学后,都会跑到街边买小吃,那时候麻辣大头菜就是最佳选择,1 是色泽好看,红红的。2 便宜 3 味道很安逸,4 经的住吃,吃一小条就能满足半天

5 还能鱼伙伴分享。


如一拾贝


妈妈是个“超人”,这是我小时候对妈妈的印象。那时候还是柴火灶,妈妈做饭的时候我就负责加柴。久而久之就学会了妈妈“十八般厨艺”中的几般厨艺。

我妈妈做的饭菜都很好吃!记忆深刻的可能就是那炒米粉。那时候家里穷,一般早餐吃的是煮年糕、菜稀饭。那美味的炒米粉也只是偶尔炒一点,因为我哥比较挑食,我也跟着解解馋。现在回味起来都觉得很好吃。

《炒米粉》

准备食材: 粗米粉,小白菜,辣椒,生姜,大蒜,香葱,食用油,酱油,盐,鸡精

1、处理米粉: 粗米粉用冷水浸泡一个晚上,捞出来滤干水分。

2、清理配料: 小白菜掰成小瓣洗干净,辣椒洗干净切片,生姜切片,大蒜切片,香葱切长段。

3、炒米粉: 锅热倒油,油热放入生姜、大蒜炒香,再放入米粉炒熟,再放入辣椒炒熟,淋入少许的酱油,再放点盐调味,最后放入一勺鸡精炒匀,撒上葱段。

4、装盘,开吃。

小贴士: 1、米粉用冷水浸泡变软再炒比用热水浸泡变软再炒要好吃得多。

2、那时候生活穷没有那么多肉,鸡蛋用来炒米粉。

3、小白菜是自己家种的。

纪美食到此一分享,厨艺不精,请多多指教与互相学习,希望大家给我点评,关注一下,谢谢!


等待85202


小时候穷得叮当响,吃不起什么好菜,上学每天只有一毛钱就不错得很了,家长考种地维持家里生计,没有吃过一个像现在大厨做出来的完整菜品,见都没见过。

虽然家里穷,村里集体的菜还是有的,记得小时候有两个大锅菜吃过就忘不了,现在出门那么久已经很久没吃过了,^_^

首先说说打平伙,可能现在人都不晓得什么事打平伙,就是在过节期间一群放牛娃儿,每家出一点菜,有菜出菜有肉出肉有米出米,有锅的带锅,就这样一群放牛娃儿就背着准备好的食材去山上一边放牛一边煮饭吃,到山上后偏小的娃儿就去捡柴,生火,大点的就掌厨。做出一锅大锅饭,做好后一群娃儿在吃饭前排着队面朝大山,还烧香,放鞭炮,磕头,向山神祈福,希望大山草原丰富,牛儿成群之内的。总之有意思,

在一个就说一下集体的菜,这个就整得不错了,际山神一个村的人都在,选择日子,一个村杀一头牛,或者其他牲畜,来分肉给大伙吃,这个菜做的就回味无穷,有相同地方的朋友点个免费的赞。


吴小伍


小时候当然是妈妈做的菜最好吃,记得有一年夏天妈妈做的卤面真的是无法忘怀,那个卤是启齿至今最难忘记的味道,卤里有黄花,木耳,鸡蛋,肉,西红柿,每次总是吃二大碗,那种感觉到现在母亲去世的十几年间还是无法忘记,母亲去世十几个年头了,从此以后就再没有地道的妈妈的卤菜香,也许生活总教会我们很多,挫折,忧伤,喜悦,但总要前行,虽然母亲不在了但她确像一直守护在我身边,母亲的菜香一直存留于梦里……



芳贾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小的时候最难忘的食物就是,过年时妈妈做的大黄米豆包还有年糕。平时可以蒸粘豆包。过年到到了腊月。家家都开始泡米蒸豆包和年糕,没有,各家都比自己泡的黄米谁家多,谁家好像就富有,我记忆犹新的就是:,

从小的时候,一到腊月,妈妈爸爸就会泡很多很多大黄米。用那毛驴拉的碾子压面,用罗筛下的面。下边的面是磨好的,都得七八个小时才磨完,小时候家里孩子多人也多,家里十口人泡米都是二三百斤。一锅一锅蒸的豆包,一锅一锅蒸的年糕。

年糕凉了,就用刀一片片切好,放上水,搁到仓房冻起来。过完年后:候拿回来往水里一泡,放笼屉上蒸着吃。年糕就做好了。这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也是最有记忆的,因为每年都重复着做这样的两样粘豆包和粘糕。

这有是妈妈最拿手的家常饼,特别好吃。里边一层一层的,外边儿金黄金黄的,那油都在眨眼睛,吃起来可香了那面粉的味可好吃了,现在想起来都有流口水的感觉😄😄

再就是吃菜包,每当夏季下来青菜的时候,用白菜叶補好抹上大酱。放香菜,辣椒。大葱,用小米饭包的菜包,两只手抱着吃,你可看这吃象,吃的可香了,整个屋里都闻到那种菜香味儿。原始吃法。你看了肯定不笑都不行,

再就是小时候让我最难忘的就是腊八粥。腊月初八这天,妈妈早早起起来,然后开始做,煮米,煮豆,然后煮腊八粥了。因为农村有一句谚语,说谁家的烟筒先冒烟儿,谁家的高粱早红尖。可能是为了这句话的原因,每家的主妇都起的很早,在三点多钟他们就起来开始做。腊八粥了。妈妈做的八宝粥特别好吃,她用那个大锅,然后慢火煮,再煲都是锅巴,然后就翻到里面,继续翻炒最后的腊八粥就像年糕一样好吃。每年都是那么做,孩子都盼着,早晨起来特别高兴,今天能吃到妈妈做的最好吃的腊八粥了。每年的腊月初八,孩子们前一天就都很期待着,

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还有大年三十,妈妈蒸的大馒头。大馒头俺妈蒸的特别好吃,二三两一个又白又香,那馒头吃到嘴里越嚼越香,真的非常好吃。现在在外边吃的饭馒头,真的没法吃到,以前妈妈做那个老面馒头好吃了。怎么做也不一样味道,

那个年代家里都很穷,烧不起炉子。炕上搁着一个火盆儿,把烧完柴苗儿的火不灭时,倒进火盆儿里, 放在炕上,就这样取暖。一般是火就会有通红灰火,可好了。孩子们饿了的时候就会拿出馒头烤一层吃一次,烤的金黄金黄的嘎查。,然后一层一层扒着吃。那个香味,真的是让我永远记在心里。

在很小的时候,每个家都有它习惯吃的东西,所以这就是以上说的这几样,我永远都忘不了妈妈做的饭,让我记忆犹新,有时候在外边吃饭的时候,都会想起小时候妈妈的饭,咋那么好吃。回味起来都是一种幸福,招在妈妈老了,做不饭了,需要儿女来照顾妈妈了,有时做饭时妈妈在一在一旁做指导。,我还能做出来妈妈做的饭香,菜香的味道,感谢老妈老爸儿时的陪伴,您把我养大,我陪您到老,🙏🙏🙏






美之有悟


说起小时候,真的是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那时候跟随父母来北京,父母两人都在外打工,小小年纪的我就扛起来家务大旗,偶尔还要买菜做饭,租住的小院里住了一位厨师,居然跟他学了几道菜,最喜欢的莫过于《红烧茄子了》,下边跟大家分享一下做法吧!

[食材准备]

1.茄子一个,个人比较喜欢圆茄子

2.西红柿两个

3.辅料:大蒜一头,葱、姜

4.调料:生抽,老抽,番茄酱

[独家做法]

1.茄子去皮,切成大块儿,如果是长条茄子,可以不去皮手撕成条儿状,因为长条茄子比圆茄子皮薄,更嫩一些

2.西红柿切十字刀,用开水烫一下,这样做是为了去皮,去皮后的西红柿更容易出汤汁

3.锅中到油,可以比平时炒菜多放一倍,因为茄子吃油,油热后下如茄子中火炸出水分,这个过程有些长,大概需要5-10分钟,茄子炸软后盛出备用

4.锅中留底油,下葱姜爆香后,下西红柿,炒出汤汁

5.加入茄子翻炒,加生抽,少许老抽提色,切记不需要放盐

6.出锅前,加入适量番茄酱,目的是替代水淀粉勾芡,使汤汁浓稠,最后撒上蒜末即可

这道菜,最费时间的就是炸茄子脱水的过程,其实还是很容易做的,你学会了吗?赶紧试试吧



一口食客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生活,有幸福开心的时刻,有难过伤心的时刻。小时候的生活,除了学习之外,就是玩和吃。尤其咱们80后这一代,虽说并没有过过那种因为没有粮食饿肚子的情况,但是也好不了多少。童年的时候,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家里杀猪和过年的那段时光了。因为只有在这段时间,才能吃到更多的美食。

我小时候最难忘的一道菜,或许不能说是一道菜。小时候猪油是还可以随便吃的时候,我想很多家庭都会专门熬制一缸猪油吧!熬猪油的油渣,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呢?小时候,妈妈围着灶台熬制猪油,把油渣给我们院子的几个小家伙们吃,而这个油渣就成了我小时候,最难忘的一道美食。或许它称不上是一道菜,但它绝对是我记忆力深刻一道美食。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油渣会成为我记忆力最深刻的美食呢?因为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太好,虽说不太好但是比农村周边的几家人可好太多了,最少小时候,我们家保证三天能吃一次肉。可是别的家就不太容易了。那年我妈妈刚刚熬好一锅猪油,我就带着一群小伙伴跑回家了。妈妈挨个发了好几个油渣给每个小朋友。虽然我吃的不多,但也隔一段时间就能吃。可是其中有一个小朋友(我只记得叫小宝,具体叫啥已经忘记了),我妈给了他好几油渣,他只吃了一个,剩下的全部装兜里了。我们玩了一圈,就跟着他去他家玩了。我发下他居然把油渣带回去给他妈妈吃了。

当时也没带在意他的举动,回到家给我妈妈说了一下,妈妈告诉我,他家穷,吃的少,你不准去说,就当不知道。正因为他的这个举动,让我深刻的记住了妈妈做的油渣,记住那个童年里一起玩泥巴的小伙伴。真事,可能只有80后初期的朋友能够有点体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