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怎样诞生的?

美丽的旗,庄严的旗,革命的旗,团结的旗;


四颗金星,朝向一颗大星,万众一心,朝向人民革命;


我们爱五星红旗,像爱自己的心,没有了心,就没有了生命;


我们守卫它,它是我们的尊严,我们跟随它,它引我们前进;


革命的旗,团结的旗,旗到哪里,哪里就胜利!


——艾青《国旗》


1949年10月1日

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那面珍贵的国旗就珍藏在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中国国家博物馆


黄星红底,照耀东方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后,原属于中共上海地下党领导的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在这里做秘书工作的曾联松总觉得全身有使不完的劲,总想多做点什么。不久,《人民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刊登了征求国旗图案的通知。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怎样诞生的?

1949年7月15日起,《人民日报》连续多日刊登公开征集国旗方案消息


他仔细读了几遍:祖国新生,群策群力,我为何不能一试?!那则征稿启事被他不知看了多少遍,条例中对国旗图案的四项要求,他几乎能倒背如流。第一,要有中国特征,如地理、历史、民族、文化等;第二,要有政权特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形式为长方形,长阔之比是三比二;第四,色彩以红色为主。


冥思苦想,终于有一日,一阵委婉深情的沪剧唱腔从窗外飘来:“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中国共产党……”


“星星,星星……”曾联松反复默念,突然找到了灵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当年红军帽上就有一颗红五星,用五角星这个革命的标志来作为国旗的主体,不是很有意义吗?


经过十多天的绘图设计,他拿出了初稿:以一颗大星导引于前,几颗小星环绕于后,象征众星拱北斗,大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小星象征广大人民,人民紧紧地环绕在党的周围。他还把五角星设计为黄色,这不仅与象征革命的旗面红色相协调,且也表达了中华儿女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怎样诞生的?

曾联松设计的国旗图案


为了使整个图案更加突出全国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周围这一特征,曾联松设计了每个小星的中心点都通过自己的一个星尖跟大星的中心点联成一线,把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这个历史的结论显示在旗上。


曾联松的设计图成为最后入选的38幅图之一。可是,周总理在仔细看过他的设计图后,提出了一个意见。那就是旗面上的镰刀斧头图案会让人联想起苏联国旗,二者容易相互混淆,辨识度不高。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第六小组连夜组织大家商议。就在这次会上,著名剧作家、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提出去掉镰刀斧头的图案。


听到这个建议,现场的工作人员立刻对图案进行调整。没想到,调整之后整个旗面构图更简洁明了、华贵庄严,获得了代表们的一致认可。从此,五星红旗便成为新中国的国旗。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怎样诞生的?

田汉

而作为国旗的设计者,1950年,曾联松受邀参加国庆观礼,并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寄来的纪念册和旧币五百万元奖金(折合成人民币500元)。为新中国亲手设计国旗,这也成了曾联松一生的骄傲。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怎样诞生的?

曾联松与国旗合影


克服困难,制作红旗

北京大栅栏瑞蚨祥绸布店的门口和二楼展示区分别展示着一面五星红旗,是新中国开国大典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的1:1复制品。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怎样诞生的?

瑞蚨祥店里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复制品(康岩 摄)

据介绍,1949年9月下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临近开国大典,北平市国营永茂公司接到一个任务,要制作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升起的长约5米、宽约3米的五星红旗。这项光荣的任务落到了时年29岁的业务科干部宋树信身上。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怎样诞生的?

宋树信(二排右一)

由于当时的印染技术达不到印制大幅面国旗的要求,只能采用手工缝制。9月30日凌晨,宋树信来到北京大栅栏瑞蚨祥采购面料,叫醒了当时值班的师傅。但此时意想不到的状况出现了,由于那时北平刚解放,物资相对匮乏,黄缎子已经没有了。


宋树信心急如焚,在向值班师傅说明任务的重要性后,瑞蚨祥全店上下盘点库存,找了两个多小时后,最终在一个地下库房里翻出了半匹黄缎子。


随后,宋树信直奔西单的一家缝纫社。当他把布交给缝纫社时,才又发现黄缎子只有一尺多宽,无论怎样左比右量,都无法整个裁剪出最大的五角星。后来,经上级领导同意,缝纫社的同志在大五角星的一个角接了一个尖,几番周折终于做成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连夜制作了两面红旗,送至天安门城楼筹备处。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怎样诞生的?

宋树信之女宋如芬在国家博物馆第一次看到父亲参与监制的国旗实物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亲自升起了这面五星红旗,宣告新中国的成立。看着升起的五星红旗,在人群中的宋树信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10月2日一早,他就跑到报刊亭购买了一份《人民日报》,头版中央就是国旗升起的图片,这份报纸被保留至今。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怎样诞生的?


开国大典后,这面国旗又在天安门前飘扬了一年多时间。到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它交拨,现今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红旗精神,永远流传

七十多年过去了,曾联松与宋树信先生均已作古,但他们为国旗做出的贡献将永远被人铭记。


曾联松先生的家乡温州瑞安还建成了全国首家综合性国旗教育基地——国旗教育馆,并于2019年9月28日开馆。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怎样诞生的?

瑞安国旗教育馆

宋树信先生的女儿宋如芬女士一直在从事传承国旗故事的公益宣讲工作,“我愿把这个光荣的历史传承下去,让我的下一代,让更多人清楚国旗的历史”。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怎样诞生的?

宋如芬女士

为国旗提供布料的瑞蚨祥之后在店内摆上了国旗的复制品。瑞蚨祥对于能为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提供面料而感到自豪,这段宝贵的经历也教育瑞蚨祥的员工要“不忘初心、牢记始终”。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怎样诞生的?

瑞蚨祥组织非遗传承人参观国旗

虽然历经风雨,已有些磨损褪色,但这面无比珍贵的红旗仍然闪耀着无尽的光辉。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怎样诞生的?

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的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