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211”大学,可能退出“双一流”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双一流”建设吹响了中国高校冲刺国际前列、打造世界顶尖学府和顶尖学科的“冲锋号”。

“双一流”与以往的“211工程”、“985工程”不同的是,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

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无改善的高校及学科,及时调整出建设范围。

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这些“211”大学,可能退出“双一流”

高校双一流建设

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



什么是(自定)双一流建设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中不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确定的学科;

这些“211”大学,可能退出“双一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自定学科的“211”工程院校有哪些?

双一流建设自定学科44个,其中“211工程”院校的自定学科33个。

这些高校,通过自定的方式进入了“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因此,这些自定学科的建设成果,决定着这些原“211”工程大学,是否还能继续进行下一轮的“一流学科”建设。

这33所“211工程”院校及其自定学科如下:

这些“211”大学,可能退出“双一流”

33所211大学的自定学科



“一流学科”的准入标准是什么?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一流学科”建设的几条标准:

  • 教育部学科评估前5%或前两名;
  • ESI排名世界前1‰;
  • QS学科排名世界前50;
  • 五年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及以上、技术发明一等奖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以上,的第一获奖单位所依托的学科;

以上各标准,达到任一即有可能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那么,这33所“211”工程院校,哪些已经达到了这些标准呢?

这些“211”大学,可能退出“双一流”

大学校园



符合学科评估标准的“211”院校有哪些

第一批“双一流”采用的是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的结果,第二批“双一流”很可能采用2016年学科评估的结果。

以上33个自定一流学科,2016年学科评估中取得A+成绩的有:

这些“211”大学,可能退出“双一流”


这些“211”大学,可能退出“双一流”

第四军医大学

以上33个自定一流学科,2016年学科评估中取得A成绩的有:

这些“211”大学,可能退出“双一流”


这些“211”大学,可能退出“双一流”

华北电力大学

以上33个中,其他自定一流学科,2016年学科评估中的学科评估成绩如下:

这些“211”大学,可能退出“双一流”


这些“211”大学,可能退出“双一流”


这些“211”大学,可能退出“双一流”

福州大学



符合ESI标准的“211”院校有哪些?

截止2020年1月,以上33所“211”工程院校进入ESI世界前1‰的有:

这些“211”大学,可能退出“双一流”


这些“211”大学,可能退出“双一流”

苏州大学



符合QS标准的“211”院校有哪些?

目前,以上33所“211”工程院校,尚无学科达到QS学科排名世界前50。



符合“三大奖”标准的“211”院校有哪些?

第一轮“双一流”的评估周期为2012-2016年,第二轮“双一流”的评估周期为2017-2021年。

以上33所“211”工程院校获得符合标准的“三大奖”的有:

这些“211”大学,可能退出“双一流”


这些“211”大学,可能退出“双一流”

上海大学



总结

根据以上情况,将33所自动一流学科“211”院校分成以下几档。

第一档,双保险:第四军医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第二档,软着陆:合肥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苏州大学、福州大学、上海大学;

第三档,低风险: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第四档:中风险:四川农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辽宁大学、延边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第五档:高风险:内蒙古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东北农业大学;

第六档:危险:暨南大学、广西大学、石河子大学;

第七档:极危险:安徽大学,海南大学;

第八代:户口本:青海大学,西藏大学;

这些“211”大学,可能退出“双一流”

西藏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