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孝”與“死孝” 《世說新語》故事解讀之11

“生孝”與“死孝”

《世說新語》故事解讀之11

《世說新語》卷一“德行第一”之第十三、十四篇都比較簡短,隻言片語,語焉不詳。這兩篇說的都是時人對嵇康的評價,考慮到後面還要詳細講述嵇康的故事,此處暫且掠過吧。

第十五篇講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涉及到的傳統文化和道德觀念也比較複雜,我們儘量把它捋清楚吧。

王 戎、 和 嶠 同時 遭 大 喪 , 俱 以 孝 稱。 王 雞骨支床 , 和 哭泣 備 禮。 武 帝 謂 劉 仲 雄:“ 卿 數 省 王、 和 不? 聞 和 哀苦 過 禮, 使人 憂 之。” 仲 雄 曰:“ 和 嶠 雖 備 禮, 神氣 不 損; 王 戎 雖 不備 禮, 而 哀毀骨立。 臣 以 和 嶠 生 孝, 王 戎 死 孝 。 陛下 不應 憂 嶠, 而 應 憂 戎。”

這段文字翻譯成白話文,大意是這樣的。

王戎與和嶠兩個人同為魏晉名士,同時遭遇大喪(大喪指的是父親或者母親亡故,據劉孝標的注引《晉陽秋》文字記載王戎是母親亡故(遭母憂),和嶠則未知是父或母(處大憂)),兩個人都按制守孝。中國傳統儒學禮教,對於“大憂”的“守制”是有非常明確和嚴格的規定的,一般是三年。三年內必須在靈前守孝,不得為官。傳統認為“守制”是最基本的道德,不可以違背的,除非是很特殊的情況。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歷史小說裡面,某個大臣“丁憂”還鄉,皇上特旨召他進京,也拒辭不受的。

但是王戎與和嶠兩個人守孝的方式卻有些不一樣。和嶠是“哭泣備禮”,意思就是嚴格按照禮數來。因為這個如何守孝,禮數都是有規定的,每天要哭幾次,要跪拜幾次,等等,都有嚴格的禮數。和嶠就是一個嚴格遵守禮制的人。

王戎則不一樣。他並不完全遵守禮數的規定,但是他卻成日哀傷過度,形銷骨立的。

後半段是晉武帝與大臣劉仲雄的對話,劉仲雄在回答晉武帝關於王戎、和嶠兩人不同守孝方式的問題是清楚的闡明瞭態度。“和嶠雖然嚴格遵守禮制規矩,但是他精神很好身體狀態很好。王戎雖然禮數不是很周全,但是卻哀傷過度,身體很虛弱。和嶠是生孝(既要守孝,又要保全愛護自己的生命安全),王戎是死孝(心裡只想著哀傷父母之喪,完全不顧及自己的身體和死活的了)。陛下不需要為和嶠擔心,真正應該擔心的是王戎啊!”

劉仲雄的這段話,實際上也代表了當時的一種觀點,那就是王戎的“死孝”在道德上要高於和嶠的“生孝”。所以劉孝標註引《晉陽秋》曰:“世祖及時談以此貴戎也。”,意思是說晉武帝因此稱讚王戎。

從我們現在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當然我們會認為王戎對父母大喪的哀傷之情是發自內心的,更加真摯,所以才會更加痛苦。而和嶠則更多的是出於禮數。當然我們不能據此就認為和嶠一點都不哀傷父母之喪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傳統禮制對於人的道德行為的要求是有些近於苛刻的嫌疑的。也正因為此,才會“以此貴戎”的。

在今天看來,“大憂守制”這樣的禮制規矩已經不存在了,也是不可執行的。這個無疑是社會的進步。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在摒棄這種過於苛刻的禮制的同時,也丟掉了一些傳統的道德規範,而這些道德規範,卻往往是構成民族文化傳承的魂魄。這個問題太複雜了,要詳細討論喪葬制度改革的利與弊,不是我們這個小故事所能涵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