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意外怀孕,别让你的脾气亲手毁掉孩子最后的“安全基地”

前几天看到网上一个女孩写的她和父母的一些事儿,其中一件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女孩上大一的时候不小心怀孕了,小男朋友慌了神,表示没办法陪她处理。女孩子想了想,电话打给了爸爸。听完事情之后,爸爸说:"20分钟之后我再打给你。"

孩子意外怀孕,别让你的脾气亲手毁掉孩子最后的“安全基地”

一分不差,到点爸爸回了过来:"明天我飞过来(女孩学校所在的城市),接你回家处理。"回家之后,父母没有谴责和批评,也没有逼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全家一起商量决定由爸爸陪她去医院。做完手术之后,妈妈精心照顾了她一个星期,告诉她这段时间的恢复对她身体非常重要,一定要好好恢复。

因为在临床上见多了各种各样出了问题的孩子和他们的家人,看完这段居然感动得湿了眼眶,你知道就像这样,做出像"亲爹亲妈"一样的反应,其实有多难得吗?


孩子意外怀孕,别让你的脾气亲手毁掉孩子最后的“安全基地”

首先这个女孩遇到了难堪的困境,能够想到并愿意给家人打电话,这一步就PK掉了全国80%以上的家长。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女大学生因为网络借贷还不上款,被威胁要公布之前"押下"的裸照,女孩不堪压力跳楼自杀了。女孩的父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痛不欲生,一遍遍地说:"她为什么不跟我们说啊!她要是跟我们说了,我们就算砸锅卖铁也一定会帮她把钱还上的。"

孩子意外怀孕,别让你的脾气亲手毁掉孩子最后的“安全基地”

是啊,孩子为什么宁可跳楼都不肯跟你们说呢?

是因为她从小到大的经验告诉她:告诉父母,可能有比跳楼更可怕的事情发生。比如父母的失望、指责、羞辱甚至打骂、拒绝、放弃… …

这个经验,可能从她学走路时摔的第一个跟头,幼儿园时打碎的第一个花瓶,长大之后第一次考试失利,为了和同学出去玩撒的第一个谎这一件件小事里已经总结出来了。日积月累,她其实都在观察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从而决定自己做错事后是要诚实地告诉父母,还是要千方百计地不让他们知道。

孩子意外怀孕,别让你的脾气亲手毁掉孩子最后的“安全基地”

如果她打碎了一个花瓶告诉你后都会被暴打一顿,她又哪来的勇气告诉你裸照借贷呢?

另外这个爸爸给了自己消化情绪的时间,没有让下意识的反应伤害到孩子。

其实作为任何一个父母,听到孩子出了这样的状况,第一反应都是怒不可遏,恨她不懂得保护自己,同时又会非常痛心,心疼她伤害了自己的身体。在狂乱的情绪下,我们往往口不择言,指责、谩骂、侮辱的语言真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吗?不,那只是父母在发泄情绪罢了。

孩子意外怀孕,别让你的脾气亲手毁掉孩子最后的“安全基地”

这位父亲聪明的地方就是,他给了自己20分钟时间。这20分钟内他做了什么,是捶胸顿足感到自己没有教孩子保护好自己而懊恼,还是冲着沙发把它假想成那个混账小子拳打脚踢,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有了这属于自己的20分钟,他就可以平复心情,用一个更好的状态面对孩子。

孩子意外怀孕,别让你的脾气亲手毁掉孩子最后的“安全基地”

这就是在情绪管理的课程里我常常提到的理念:

学习情绪管理,并不是把自己修炼成清心寡欲的圣人,也不是摒除我们的消极情绪不能生气,而是知道在该生气的时候让自己"好好地生个气"。

最后,糟糕的结果已经发生,这对父母展现出了跟孩子一起面对的姿态,让孩子觉得"我们是一伙儿的",而不是"是你不对,你不好,你让我们蒙羞,给我们添了麻烦。",一伙儿的感觉,会把孩子拉近,而后者,会将孩子越推越远。

孩子意外怀孕,别让你的脾气亲手毁掉孩子最后的“安全基地”

依恋理论里,好父母要具备的功能是作为孩子的"安全基地"。

鲍尔比在他晚年最后一部著作《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里这样解释: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基地,让孩子安心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他知道,那里永远对他敞开。当感到痛苦时,他可以在那里得到平静;当受到惊吓时,他可以在那里得到安抚。本质上,安全基地功能好不好,要看当孩子受到了伤害、挫折,感觉到恐慌、害怕的时候,父母有没有无条件的做出回应。


孩子意外怀孕,别让你的脾气亲手毁掉孩子最后的“安全基地”

如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给予孩子所需的安慰,那么,一艘在风浪中徘徊小船找不到可以暂靠的港湾,就有可能被迫再度投入狂风暴雨,甚至可能误入歧途。

我是董一诺,养娃跟我做,带你上王者!关注我,为您提供专业的养娃攻略,做最亲民的心理科普,跟我一起做更自在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