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嗑”闲谈

这周聊了位投资人,带劲!记录一下。

主要原因是我们絮絮叨叨唠半天,感觉在瞎扯淡。

末了,绕一大圈大伙认为他在变相压价。

我到觉得挺带劲。

大副常用《一代宗师》里的金句打比方:

“一门里,有人当面子,就得有人当里子”。

有时在外面PR、讲课的人未必是真正的操盘手,头戴光环的投资人是否表里如一,核心是他的“出手(次数与成本)”和“退出(结果与方式)”。

可如何在短期内分清投资人是真意向、伪聊天、还是免费背调,考验“对话”双方谈话技巧。

举个例子。

《流量池》刚火的3个月,我和某位做营销的朋友闲谈。

大家刚认识,从陌生到熟悉,只能通过对话锚定认知,依托只言片语建立初步画像。

我问他:看没看过《流量池》这本书?

貌似很普通的问题,背后隐藏诸多小心思。

《流量池》是较早系统阐述流量整合的营销书,对互联网营销发展功不可没。

以该书为引子,如果他看过,会是一个双方交换营销观点的契机,是良好沟通的开端。

如果他没看过,说明对行业近况不敏感,缺少前沿信息收集渠道或不在意行业热点。

如果他不懂装懂、答非所问,也能间接判断我们的聊天将以什么方式或频道维持下去。

可见,提出问题寻求答案,除了答案本身,答案的打开方式更是一种答案。

天马行空、淡而无味的交流,不仅仅是一来一去,更是彼此理论知识、意识形态的反复磨合。

看似毫无关联的问题,判断双方的认知与知识结构,并以此为基点,复核三观,审慎知行合一。

唠嗑成了“功夫在诗外”具化表现。

不仅是甲乙之间对话,双方对某件事的认识也能帮助判断涉事第三方的行为方式。

比如甲对乙有相对完整的画像,通过与乙沟通丙的故事,甲可以从乙的认知结构间接判断丙的言行举止,勾勒粗线条轮廓。

依托别人的认知概括另一个人的画像,从一个动态互动中总结,类似投资中的“反身理论”或“缠论”。

信息过载、节奏加快的今天,依靠公开、随处可见的情报并不能准确判断事件的真实结果。

建立一套符合自身知识结构、认知属性的理论模型,才能判断、总结,形成基于信息筛选、重建后的行为动作。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反身理论也能从“善战者”的理论模型或者“套路”中倒推“他”的行为模式,做出针对性解读与判断。

这时如何识别并反套路,进一步衍变成“缠论”。

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战功。

这位GP虽然没有显耀的名声,但是一言一行无不透露出对企业、赛道、投融资的犀利穿透。

“面子”可以带来溢价,“里子”才是把实惠留在口袋里的“抓手”。

投资是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判断创始团队理论能力是从企业基因入手;剔除“反身论”与“缠论”,抽丝剥茧捕获价值点,才是投资人的核心竞争力。

“只有有能力输出大量确定性的人,才有资格追求不确定性”。

说话、说话的方式、反馈信息的总结是核心竞争力的先决条件。

所以,看起来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背后,无不是洞若观火、运筹帷幄的长期准备。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