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我們拼過命!這五名同志獲此項榮譽

他們為我們拼過命!這五名同志獲此項榮譽

為鼓舞士氣,弘揚正能量,激勵廣大幹部職工保持強大的戰鬥力、昂揚的鬥志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這場嚴峻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依據《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保障和關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若干措施的通知》(津政辦發[2020]2號)、《市人社局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做好區屬單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及時性表彰獎勵工作的通知》(津人社辦發[2020]37號)和《天津市寧河區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及時性表彰的實施方案》(寧新冠防指[2020]37號)等文件要求,經市委批准,區委區政府決定授予我區支援湖北一線醫務人員李雲、區發熱門診馬洪斌、區疾控中心董興華、區急救分中心黃學明和區集中隔離點車志剛5名同志“天津市寧河區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他们为我们拼过命!这五名同志获此项荣誉
他们为我们拼过命!这五名同志获此项荣誉

李雲同志先進事蹟

李雲,女,中共黨員,1979年8月出生,1999年6月參加工作,是天津市寧河區中醫醫院手術室護士長、主管護師。

李雲同志在得知疫情異常嚴峻的時候,作為區中醫醫院手術室的護士長,她於2020年2月9日主動請纓帶隊參加天津市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到達武漢後,她積極組織參加穿脫防護服的培訓工作並保證本隊隊員全員通過考核。開始進艙後,她協助護士長安排分配責護工作,對責任護士工作流程提出合理化建議,她帶頭管理病人多、任務重的區域。在26天的艙內工作中,她每天都以飽滿精神面對艱苦的工作,每天認真完成140多病人查房工作、收集患者生命體徵、詢問患者的個人需求,及時聯繫物資處為患者提供幫助。雖然聽不太懂武漢話,但隊員面對患者的每一次問詢都是耐心的傾聽、認真的解釋,視患者如親人一般的憐惜著、看護著她們。在她所管轄區的工作有條不紊,下班出艙時主動留下交班讓同事先走。經區衛健委黨委批准,李雲同志擔任支援湖北天津市寧河區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她合理有序地制定工作計劃、組織學習,組織發展黨員活動,截至3月10日,共收到15名隊員遞交的入黨申請書。經區委組織部批准,開展接收馬雲天同志為預備黨員工作。3月3日組織與區領導、支援湖北的黨員同志們視頻連線舉行入黨宣誓儀式,圓滿完成了接收馬雲天同志為預備黨員工作,並在駐地組織完成接受陳華和李莉兩位同志為預備黨員工作。首戰方艙醫院工作圓滿結束後,她還主動報名參加支援武漢協和重症工作,做到召即來,戰必勝!

他们为我们拼过命!这五名同志获此项荣誉

馬洪斌同志先進事蹟

馬洪斌,男,1980年11月出生,2001年6月參加工作,中共預備黨員,是寧河區醫院的一名主治醫師。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開始時,作為曾經應對過H7N9禽流感、中東呼吸綜合徵以及近期鼠疫疫情的一線醫生,他深知這次疫情的不同尋常。在除夕將至時,接到醫院的通知後,他沒有多想,立即奔赴到工作一線,主動擔當起建立我區發熱門診的重任。時間就是生命。他白天帶領著一班人加班加點的進行門診改造,晚上伏在案頭梳理工作流程。從一開始的緊張不安,到後來的有條不紊,大家都清楚,在馬洪斌往來奔波的背影下,隱藏著多少努力和汗水。幾乎每1個小時就要處理2至3名患者的診療方案,每間隔2個小時上報一次數據,每隔12小時進行一次專家會診,每天晚上要參加一次視頻會議,瞭解上級的最新指示要求。除此之外,他還要負責對醫院其他科室的業務對接以及區救護站完成診療、數據報送、病人轉運、居家隔離監測、流行病學調查等一系列工作。與此同時,他還會經常接到患者焦躁不安的電話詢問,不管多忙、多累,他都一一耐心地予以解答和安撫。50余天的時間,每天週而復始。在同事們的眼中,他似乎就是一個機器人。因為,一天下來,留給他休息的時間只有2、3個小時。截至目前,發熱門診共接收診斷患者2446人次,留院觀察197人,沒有發生一例感染,沒有發生一次漏診。

他们为我们拼过命!这五名同志获此项荣誉

董興華同志先進事蹟

董興華,女,漢族,群眾。1992年9月參加工作,檢驗專業副主任技師,現任天津市寧河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檢驗科科長。

在寧河區出現確診病例之前,董興華同志已經帶領微生物檢驗科最大程度地做好了應對疫情的準備工作:檢查調試儀器設備、採購試劑,確定實驗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撰寫作業指導書及原始記錄、進行預實驗,從確保實驗結果準確到保障生物安全,做到周密考慮,確保萬無一失。

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的戰鬥中,寧河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檢驗科承擔著全區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例的核酸檢測工作。由於人手有限,全科4名檢驗人員全部上陣,24小時堅守崗位,自疫情開始,連續工作至今,無一人請假,成為此次抗擊“新冠”疫情的“隱形戰士”。

寧河區出現第一例疑似病例時,夜裡十點響起工作電話,那時是董興華同志帶領全科人員剛剛加班回到家裡,她立刻又從家裡前往單位,同時聯繫科裡同事,大家義無反顧,毫無懈怠,半小時之內趕回實驗室,開始準備樣本檢測。那一夜,她們工作到凌晨四點。“陰性”結果,永遠都是工作群裡最受歡迎的字眼。雖然暫時鬆了一口氣,但警惕之心一刻也不能放下,她們片刻不休息,開始為24小時後的複核檢驗準備物資。

由於工作的特殊性質,外加防控物資的緊缺,為節省防控用品,縮短實驗週期,她需要一天5、6小時穿著防護服,不敢喝水,也不能上廁所,呼吸不暢、汗流浹背是常態,口罩長時間的壓迫,已經在她的臉上留下了印記。每批標本的檢測時限是8小時,多加一批送檢樣品就要多幹一個循環,深夜才結束實驗室的工作,已經是她們的工作常態。

實驗結束後,她們還要對所有實驗產生的廢棄物進行統一的高壓滅菌工作,對實驗室和整個樓道進行消毒處理,確保實驗區清潔無汙染。每次試驗後,董興華同志還要盤查庫存,充實物資,準備為下次實驗做足準備。

每一次實驗的結果,都牽動著所有疾控人的心。當第一次出現確診陽性結果時,董興華同志立刻按流程上報,積極配合上級指令,完善下一步工作,並對即將進行的大批量密切接觸者樣本檢測工作進行充分準備。疫情爆發期間,檢驗科高質量、高時效的工作,為我區對迅速、得當應對疫情打下了堅實基礎。

他们为我们拼过命!这五名同志获此项荣誉

黃學明同志先進事蹟

黃學明,男,43歲,2000年4月參加工作,2007年8月5日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寧河區急救分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這場特殊戰役,作為急救分中心的負責人,堅守崗位、衝鋒一線既是職責也是使命,帶領中心全體幹部職工挺在了戰場的最前沿陣地,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項保障工作。

保護群眾健康安全,提高自我防護能力必不可少。要自2020年1月21日上午在急救中心開完“新冠病毒疫情”緊急會議後,立即組織全員培訓,認真學習市急救中心下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院前醫療處置預案》(試行第三版)做到全員知曉,連夜研究制定《寧河區急救分中心的處置預案》,安排人員把單位原來自備的防護服送到每一個分站點,確保大家如果遇到發熱病人,最大限度做好自我防護。自1月23日正式啟動疫情應急預案後,每天和所有疫情應急處置一線人員吃住在一起。在市急救中心第四版預案下發前,憑藉當年參加過“非典疫情”的經驗,成立了發熱病人專車接送小組和負壓專用車洗消小組,在疫情應急處置人員清潔區,加裝了紫外線燈,人員出入口設置了踩踏式消毒腳墊,並安排專人負責定時消毒,確保一線人員零感染。

不畏風險,從容面對,敢當最美“逆行車長”。每次轉運確診病人去海河醫院,都是親自跟隨保障車前往,確保專車負壓車上的人員安全,同時監督指導車組人員進行終末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共克時艱,義不容辭,時刻以全區大局為重。在接到委領導委派,負責幫助完成3個定點隔離酒店緩衝間插隔斷的工作,由於當時無法找到施工隊,立即帶領分中心部分人員,臨時組建“施工隊”,自當天下午2點30分開始直至次日凌晨4點30分,將3個定點隔離酒店的緩衝間完成。

疫情之下,我將盡己所能為抗疫工作貢獻力量,繼續帶領區急救分中心切實履行社會責任,高標準完成指令,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他们为我们拼过命!这五名同志获此项荣誉

車志剛同志先進事蹟

車志剛,男性,1973年6月出生,中國共產黨黨員,漢族。畢業於天津市寧河縣衛生學校。1993年9月參加工作,大學專科學歷,曾於2003年參加過非典抗疫一線工作,獲得天津市抗擊非典先進個人稱號。現工作於寧河區蘆臺醫院。

2019年12月起始於湖北省武漢市海鮮市場的不明原因肺炎很快蔓延開來,作為一名醫生,一名中共黨員,他十分關注此次疫情,他覺得他參加過非典抗疫,有過相應的工作經驗,為人民、為患者服務是他的職責所在,所以他第一時間向院領導班子申請參加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工作。2020年1月30日,得到批准,來到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前線“格林豪泰隔離點”,寧河區衛健委領導任命他為格林豪泰隔離點醫務組組長,負責隔離點的醫療服務工作。他深知此項工作既往沒有先例,任務重,責任大,是關乎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重要一環,面對困難,他勇於擔當。先後又有9名同志加入到此項工作中,工作內容包括接送隔離人員、病區消毒、送餐、生活垃圾清理及隔離人員信息採集、體溫監測,心理疏導等工作。他帶領大家以最快速度瞭解環境,規劃路線,集思廣益,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制定工作流程,先後專門制定多項實用圖表、創建微信群“隔離也有溫情在”,摸索出一套科學、簡單、實用的隔離點工作流程,為其他隔離點設立,提供了可借鑑、操作性強的工作指導。得到了衛健委領導的好評。

工作中,他身先士卒,任勞任怨,堅持在隔離點的一線工作,起到了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堅持每天深入病區,接送隔離人員,為他們送餐,消毒,清潔生活垃圾,利用專業知識答疑解惑、疏解心理壓力,每天工作5小時以上,每次由隔離區出來,全身衣服均已溼透,有時汗水順著褲腳往下流。隔離人員有的年歲較大,不會觀察體溫表,他堅持親自為他們查看體溫。隔離人員剛入駐隔離點,情緒不穩定,經常會說一些過激言語,甚至是侮辱謾罵。前臺信息採集小組6位女同志,經常是含著眼淚為他們疏解心理及生活問題,直到他們情緒平穩。他還為隔離人員提供必要的醫療藥品保障,不厭其煩。付出終究會有回報,陸續有被隔離人員離開隔離點,當第3名解除隔離人員走出電梯向醫療服務人員深深鞠躬致謝的時候,使他很受感動。看著他們平安健康的回家,他懸著的心也慢慢的放下了。

他主動幫助新同志做好個人防護工作,利用休息時間,組織同志們共同學習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知識,相互交流防護消毒經驗,取長補短,在確保醫務人員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工作由熟悉到熟練,鍛鍊了自己也教育了自己。

醫療服務組共有人員10名,其中1名男同志的岳母患病正在家中治療,1名女同志的孩子尚在哺乳期,還有1名女同志計劃2月份結婚,他時刻關注著同志們的思想動態,積極調動同志們的工作熱情,穩定情緒。

在輪崗前的一刻,大家集體找到他,提出繼續駐守格林豪泰隔離點的願望,他帶領醫務組全體10名同志再次向指揮部領導提交“請戰書”,希望指揮部能夠批准繼續奮戰在一線工作,同時有3名同志向指揮部臨時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最終區衛健委領導們批准了他們的申請。這段特殊的日子裡,他所在的隔離點已收治1名確診病患, 70人次隔離觀察人員, 14天隔離期滿而無發熱及其他症狀的69人次,圓滿完成了這一階段的工作。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