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帥”府?哈爾濱地區改造發現一“小洋樓”,就在道外

道外三馬地區改造發現“大帥府”?

傳東北軍閥吳俊升一家

在這裡生活


哈爾濱的一座小洋樓曾是周邊最為豪華的建築,據說是“吳俊升大帥府”。2018年,道外三馬地區改造,附近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周邊的倉庫動遷後,歷史建築“大帥府”被原地保護,其厚重的建築風格就像是一篇古老的樂章。

“吳大帥”府?哈爾濱地區改造發現一“小洋樓”,就在道外

門前有兩棵老樹


“大帥府”位於道外區新馬路上,對面是幾十層的高樓,周圍是還沒有拆遷完的老樓。據哈爾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景觀風貌和名城保護處的相關人士介紹,這裡曾經是建材集散地,原建築隱藏於一片倉庫之中,倉庫被遷走之後,這座極具特色的小樓脫穎而出。


“吳大帥”府?哈爾濱地區改造發現一“小洋樓”,就在道外

牆壁上的花格窗


由於周邊還在徵收當中,所以道路非常難走。10日,記者一路打聽,穿過圍欄的空隙才找到這座建築。從外表看,整個建築牆面斑駁、門窗破碎,但是雍容華美的氣質仍在。


“吳大帥”府?哈爾濱地區改造發現一“小洋樓”,就在道外


小樓整體三層,坡屋頂,上設老虎窗,造型富有特色。樓體略呈L形,外牆深灰色,入口開間突出處理,入口上方的窗欞分割頗有特色,呈半圓形。建築外觀設計線條硬朗,顯得厚實莊重。


正門外是兩棵老樹,門上的木質雨搭破損較重,但保持原貌。門邊上約半米的牆面位置,分別嵌入兩塊石牌,左面的石牌上記載著中華民國十三年修建,記者查詢顯示,修建時間為1924年。右面的石牌上刻有英文,翻譯過來是“政府鹽稅總局”。


“吳大帥”府?哈爾濱地區改造發現一“小洋樓”,就在道外


樓門打開一半,走進去就是樓梯,上了樓梯左右各一個走廊,兩邊是辦公室、會議室和休息室。辦公室的門相當厚重,都被漆成土黃色。有個門上還掛著“黨支部”的牌子,說明建國後該建築被用作機關單位辦公使用。


“吳大帥”府?哈爾濱地區改造發現一“小洋樓”,就在道外


樓裡垃圾遍地,地面上還有半寸厚的塵土,但是,依稀可見地面的水磨石、地板、樓梯和扶手,都保持原樣。天棚上的水泥掉落,露出了鋼片,疑似那時的樓板就是鋼筋混凝土構件。


最有特色的是樓梯間的窗戶,二樓的窗戶為圓角方形,整體一面構造,巨大的窗戶目測面積可達四五平方米,讓人歎為觀止。三樓的窗戶相對較小,也是整塊的,呈現半圓形。


“吳大帥”府?哈爾濱地區改造發現一“小洋樓”,就在道外

二樓樓梯間巨大的窗戶


“這棟小樓可是有年頭了,據說,當年是東北軍閥吳俊升的帥府,吳俊升一家在這裡生活,所以周圍的居民都稱這裡為‘大帥府’。”劉先生自稱是這裡的老戶,他在這裡長大,小時候經常到樓裡面玩。據他說,建國後,這座小樓一直是單位辦公用,後來還閒置過一段時間,樓體都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原來只是在牆外有一些私建,現在也拆除了,所以這座小樓具有特別重要的歷史價值,應該好好保護。


“吳大帥”府?哈爾濱地區改造發現一“小洋樓”,就在道外

門口上方的木質雨搭被保存下來


據哈爾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景觀風貌和名城保護處的相關人士介紹,該處建築準確的名稱應為哈爾濱工百集團公司辦公樓,位於新馬路上,原為吉黑榷運總局辦公樓,建於20世紀20年代,磚混結構,折衷主義建築風格,室內裝飾以新藝術建築風格為主。2010年,哈爾濱市政府公佈為歷史建築,並要求產權單位原地保護,下一步,產權單位可以提交維修方案,在修舊如舊保持原風貌的前提下,可以進行保護性利用。


“吳大帥”府?哈爾濱地區改造發現一“小洋樓”,就在道外

二樓的活動室


哈爾濱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李述笑介紹,道外三馬地區建國前為糧油加工企業集中地區,所以,當地軍閥的住宅不大可能選址在這裡,而且,目前也找不到史料印證,但是,該建築保存完好,作為吉黑榷運總局辦公樓具有很重要的歷史見證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