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研究了17家信託公司年報 發現了這些事…

年年難過年年過。

喊著“日子難過”走過來的2019年,

對大部分信託公司而言,業績迎來了回暖。相較於2018年超6成信託公司業績下滑,約三成信託公司2019年盈利同比下滑。

此外,除了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的增加之外,投資收益亦成為部分信託公司業績扭轉頹勢的“助攻”,《中國經營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約10家信託公司的投資收益在10億元以上。

然而,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行業監管環境更趨嚴格以及資本市場不確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信託行業風險面臨持續上升的壓力。本報記者注意到,山東信託、陝國投信託(000563.SZ)等信託公司在2019年大幅增加計提減值準備,其計提金額與2018年相比超過200%。

1. 前五名信託公司淨利均超25億元

記者注意到,截至4月10日,已有17家信託公司披露2019年年報、業績預告或通過股東披露2019年未經審計財務數據。陝國投信託、交銀國際信託和建信信託暫時僅披露了淨利潤數據,其他14家公司則披露了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等指標。

綜合來看,

5家公司淨利潤同比為負增長,佔比3成左右。其中,2019年淨利下滑的包括山東信託、平安信託、浙金信託、中融信託、民生信託,分別實現淨利潤約8.72億元、30.08億元、1.54億元、20.72億元和11.08億元,較2018年同比下降23.9%、13.70%、32.47%、15.30%和18.32%。

相比之下,中糧信託2019年淨利潤僅為1.16億元,但在2018年淨利潤下滑超90%之後,2019年扭轉形勢同比大增143.15%。此外,陝國投信託的淨利潤增速也達到81.40%;國投泰康信託、江蘇信託和五礦信託淨利增速分別為39.64%、31.38%和22.32%。

營收方面,中融信託以51.73億元位居14家之首,營收超過30億元則還有平安信託、五礦信託、中航信託和江蘇信託。

事實上,儘管業內依舊喊著“日子難過”,但2019年信託公司整體業績已開始回暖。

據本報記者此前統計,2019年68家信託公司中,42家淨利為負,即超過6成信託公司盈利下滑。而記者獲得的一份銀行間市場未經審計財務數據顯示,61家信託公司中,39家淨利潤同比增長,22家淨利潤呈現負增長,超過三成信託公司2019年盈利下滑。

在淨利下滑的信託公司中,約有17家信託公司淨利潤下滑幅度超過20%;下滑超過50%的包括華融信託、中海信託等。

此外,未在61家範圍之內的,還有安信信託、山東信託、浙金信託。其中,根據安信信託業績預虧公告,其2019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30億-3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信託公司之間的行業分化加劇,行業利潤向頭部公司集中。61家信託公司的財務數據顯示,排名前五位的中信信託、華能信託、華潤信託、平安信託和重慶信託,淨利潤均超過25億元。其中,“傳統勁旅”中信信託和平安信託的淨利同比下滑,後者更是跌出了前三之列。

具體從收入結構來看,對營收、淨利名列前矛的信託公司而言,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和投資收益是利潤的重要貢獻者。比如,素來低調的華能信託則憑藉31.75億元的手續費及佣金收入、17.03億元的投資收益,躋身行業淨利潤榜單第二。光大信託憑藉36.59億元的手續費及佣金收入,衝入信託業務收入前三和淨利潤排名前十。

2. 10家公司投資收益超10億

2019年,資本市場的回暖,使得投資收益成為部分公司業績增長的強助攻。

陝國投信託在業績預告中稱,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包括不斷優化自有資金投融資結構、證券投資類相關收益同比大幅增加等;其業績預增81.40%。

國投資本(600061.SH)也在年報中表示,國投泰康信託金融產品投資、證券類投資及股權投資規模在在固有財產總規模中的佔比由 61%提升至 78%,其固有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56.16%。

數據顯示,江蘇信託憑藉20.33億元的投資收益位列第一,也是2019年唯一一家投資收益超過20億元的信託公司。

記者注意到,江蘇信託控股股東江蘇國信此前曾公告稱,根據會計準則,江蘇信託對利安人壽的會計核算方法變為權益法。由此,江蘇信託對利安人壽的投資收益為9.19億元,剔除所得稅,預計增加江蘇信託2019年一季度淨利潤約6.89億元。

可見,新的會計準則也成為部分信託公司投資收益增加的一大因素。根據財政部2017年修訂頒佈的四項金融工具相關會計準則,金融資產的分類與計量由四分類變為三分類。以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或“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這一科目處理變化使得部分公司持有的金融資產價格變動直接影響到當期利潤。

而上述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對於境內上市公司是2019年1月1日生效,非上市公司則在2021年生效。若為上市公司子公司,亦需執行與上市公司相同的會計政策。

除了江蘇信託、華能信託之外,記者注意到,包括華潤信託、重慶信託、中信信託、外貿信託、興業信託等近10家公司,2019年投資收益超過10億元。

3. 信託賠付風險升高

投資收益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大,能否持續獲利存在不確定性。但是,計提金融資產信用減值損失則已逐漸影響到信託公司的業績。

山東國信2019年報披露,其貸款減值支出和其他信用風險準備為6.88億元,較2018年的2.21億元同比增長211.6%。山東信託表示,主要原因是持有的客戶貸款減值撥備金額增加,其客戶貸款的減值準備達6.76億元,佔總額的98.19%。

另外,根據陝國投信託此前發佈的《關於計提金融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該公司2019年四季度計提金融資產信用減值損失約1.45億元,其中包括其他應收款壞賬準備1.39億元,涉及的項目包括河南裕豐信託貸款項目、神州長城信託貸款項目、中科建設西南公司信託貸款項目和匯源集團信託貸款項目。

本報記者根據其公告統計發現,陝國投信託在2019年12個月內累計計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4.42億元,2018年的該項數據為1.97億元,同比增加224.37%。彼時,陝國投信託稱,2018年計提的減值準備,在考慮所得稅影響後,預計將減少公司2018年淨利潤的1.47億元。

不可否認的是,計提減值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機構的業績。

信託公司計提減值準備金額大增,與近年來信託行業對風險業務不斷出清的大趨勢息息相關。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顯示,信託賠償準備金291.24億元,比2018年末增加30.53億元。

實際上,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強,信託業風險排查頻次增加,此前被隱匿的風險在2019年得到更充分的暴露。據記者瞭解到,2019年4月份、8月份及12月份,銀保監會信託部三次啟動行業全面風險排查工作。

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4季度末,信託行業風險資產規模為5770.47億元,較2018年末增加3548.6億元,增幅高達159.71%。從風險項目數量看,2019年4季度末,信託業風險項目個數為1547個,較2018年末增加675個。

與此同時,信託資產風險率也面臨大幅上升的局面。2017年之前,信託風險資產率大多維持在0.8%以下,2018年小幅上升至0.98%,2019年末則飆升至2.67%。

我們研究了17家信託公司年報 發現了這些事…

*END*

記者:陳嘉玲

中經金融是《中國經營報》旗下專注財經領域新聞的公眾號。

金交所清整未了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