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疫情之下的“铁路担当”

4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疫情发生至今,中欧班列已累计发送防疫物资4.8万件,共计1440吨,送达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捷克、波兰、匈牙利、荷兰、立陶宛等多国,并以这些国家为节点分拨到更多欧洲国家。(4月25日 《澎湃新闻》)

疫情导致全球物流不畅,全球贸易出现萎缩。在此背景下,中欧班列的常态化稳定运行有助于货物和服务的跨境流动和企业复工复产,降低疫情对中欧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发挥了国际运输新动脉的作用。

共克时艰,中欧班列促进国际防疫合作。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加深国际间防疫合作是加快结束这场战“疫”的关键。我国在不断分享防疫有关经验的同时提供物资援助,中欧班列累计发运防疫物资4.8万件,1440吨,主要送达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并从这些国家继续分拨到更多的欧洲国家,以解医疗物资紧缺的燃眉之急。中欧班列在疫情中不断发挥着关键作用,构架起中欧各国之间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成为促进国际防疫紧密合作的坚实桥梁。

共谋发展,中欧班列推进各国贸易往来。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物资运输途径,是推动各国持续建设“一带一路”的“助燃剂”。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营,开辟“绿色通道”,稳定进出口贸易,持续推进中欧各国经济贸易往来,加深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推进经济快速发展,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沿线各国人民谋福祉,为推动世界经济的不断前进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加速前进,中欧班列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随着国际疫情管控措施不断加大,空运运费飙升和海运航线骤减严重阻碍了物资运输,中欧班列以其特有优势,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为海外提供“一站式”无接触服务,为国际合作防疫物资提供坚实保障。更值得一提的是,中欧班列抓住常态化运行机遇,回程“带货”比重越来越大,这为中国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稳定的货源,对于降低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冲击、促进货物和服务跨境流动、重振国际经贸发展信心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面对疫情,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越是在紧要关头,越是要密切合作。我们坚信,只要全球携手合作,就一定能共克时艰,战胜疫情。

(张雯)

本文源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