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沒寫完就離家出走?培養孩子的心理勤奮,才能更好地克服自卑

孩子在踏入學習生涯的那一刻起,很多家長就把心提溜了起來,在教育孩子上下的功夫是隻增不減。

但是需要家長注意的是,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還需要格外的慎重,用錯了方式很可能就是將孩子推向了背道而馳的路上,不僅不起好作用還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

前不久有一則新聞報道,一名小學生因為作業沒有做完,受到家長的責怪批評,壓力過大而選擇離家出走。類似於孩子壓力大逃避、逆反的事件不在少數,只是程度的輕重不同而已。

發生這種情況大多數的原因是,家長施以孩子太大的壓力,甚至打擊到了孩子的自尊心,而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

洛克的《教育漫話》中寫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誰希望自己的兒子尊重他和他的命令,他自己便應十分尊重他的兒子”。

作業沒寫完就離家出走?培養孩子的心理勤奮,才能更好地克服自卑


每一個孩子都是有自己獨立的自尊心的。那孩子自尊心都有哪些特點呢?

1.對自己的認識還不夠準確

因為孩子年紀尚小,在獲取對自己的認識上大部分還是通過外界對自己評價得來的,僅能用外界的聲音來認識自己,不能夠自己判斷,因此對自己的認知度還不足。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孩子在考試中進步了許多名,當他受到了周圍同學的稱讚,老師和家長的表揚,他可能才會意識到自己是進步的,做的不錯的。孩子還無法用理性的思維去看待自己學習上的成績,需要周圍人的反饋得到感知。

2.取決於自我表現情景

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理解為孩子對自己感興趣且擅長的事情會自尊心很強,但是遇到自己不擅長做的不好的事情會自尊心很低。

比如孩子在藝術方面十分的感興趣,但是數學功課方面卻十分差勁,那孩子在上藝術方面課程的時候,是興奮開心的,但是上數學課就會皺眉頭。

雖然說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保護別人的自尊心,家長也要照顧到孩子的自尊心,但是如果孩子自尊心過低就會讓孩子的承受能力很差,其實對抗壓和抗挫能力都不會很有幫助。

作業沒寫完就離家出走?培養孩子的心理勤奮,才能更好地克服自卑

家長要適當的學會幫助孩子提高他們的自尊心

1.多鼓勵孩子,做正面的評價

李子勳在《家庭塑造孩子》裡這樣說:

“家長要及時鼓勵孩子,給予孩子堅定的信任,並把社會化過程中的受挫看成是普普通通的事,減少孩子的焦慮”

孩子本會更看重於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因此家長能夠多給予一些鼓勵也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比方說很多家長在陪伴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有時候就會耐不住性子去批評孩子怎麼這麼笨,這種簡單的還要算半天還算不對,這種負面的評價會給孩子帶來什麼?

孩子會心跳加快壓力增大,在做題的時候反而不能集中精力,效率更慢了。但是如果家長能在旁邊鼓勵孩子,讓孩子動動腦筋想辦法,孩子會從心裡增強自信更加專注。

作業沒寫完就離家出走?培養孩子的心理勤奮,才能更好地克服自卑

2.培養孩子的勤奮感

看起來勤奮和自尊心好像沒有什麼必要聯繫,但其實這兩者是一種正比關係,孩子越是勤奮感強,自尊心也會更高。這是因為孩子在勤奮中獲得成績,獲得的本身成就感,就可以幫助孩子克服內心的自卑,大大的增強自尊心。

以上兩種方式,一種是家長應做的方式,一種是孩子應該培養的好習慣。雙方面下手對於孩子的自尊心提升會有著更全面的幫助。

家長如何去培養孩子勤奮呢?

1.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著手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不知道我們都聽過多少遍了,既然能夠廣為傳頌也說明是經過時間檢驗過的。

能夠從孩子最感興趣的課程事物入手,會讓孩子產生來自內心的動力,這樣的動力是最容易開始和維持的。

當孩子對某件事表示出興趣的時候,家長不要刻意的壓迫孩子,要試著給孩子一些嘗試的機會,我們會發現啊孩子會比以往更加的勤奮和專注。

作業沒寫完就離家出走?培養孩子的心理勤奮,才能更好地克服自卑

2.幫助孩子制定階段性目標

勤奮本就是一件長久需要堅持的事情,所以為了激勵孩子能夠一直處於進步的路上,就要學會給孩子制定階段性需要完成的目標,這也能幫助孩子不斷的努力向前。

既然是階段性的,家長就要注意不要一口吃個胖子把目標定的很高,比如學期的開始就跟孩子說你期末要考到多少名。

對於孩子年紀小還不會合理規劃自己時間安排來說,也確實有些為難了,並且因為這個目標太長實現起來並不會太有效果。

不如改成一週一次的小測中,要達到怎樣的標準,這樣積累下來的,反到在最後能迎來一個不錯的結果。

3.給予孩子無條件的關注與支持

孩子在行動上不斷的進步表面自己的努力,家長也要做好後盾為孩子把控精神方向。能夠對孩子給予無條件的關注和支持,無疑就像是孩子的心靈導師,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發現並及時解決。

並且要學會接納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孩子會遇到很多的坎也會犯許多錯,這些壞毛病家長也要學會溫暖的接納。這種支持與幫助,會鼓勵孩子不斷向前,是孩子永遠的精神支撐。

作業沒寫完就離家出走?培養孩子的心理勤奮,才能更好地克服自卑

“我相信,不論孩子將來從事哪一種事業,都應當從小做起。真不知道有多少父母能夠認識到他們給予孩子們的所謂‘教育’,只會迫使子女陷於平庸,剝奪他們創造美好事物的任何機會。 ”,

這是鄧肯的一句名言,鄧肯口中的“教育”,無疑直指很多父母心中的刻板教育方式,比如今天文中父母的批評打壓式教育,就只會打壓孩子的茂盛增長,砍掉新生的枝芽。

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提升他們的自信心,才能讓孩子對未來抱有熱烈的期待與憧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