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会对中东难民产生什么影响?

涛声依旧008


由于病毒的传播,许多大型国际公司被迫停止在中国和国外工厂的生产,导致中国工厂生产用品的供应链中断。在全球运输方面,中国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的海运和空运服务已经暂停。因此,根据航空咨询公司的数据,许多国际航空公司取消了大部分飞往中国和亚洲国家的航班。许多国际机构估计,中国工业和服务业的中断,会将中国的经济放缓 0.5%至1% 百分点。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新冠病毒可能使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降低 0.4个百分点 仅为5.6 % 的增长率,而世界经济今年预计将增长 3.2 %,约降0.1个百分点。主要经济体和全球经济今年的表现将取决于各国政府对遏制病毒和尽量减少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的经济和金融对策。

需求下降

海外疫情蔓延,压低了对石油的需求,造成国际油价暴跌,考验着产油国的抗风险能力。2019年,美国分别与中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战以及充足的全球原油供应原因,油价面临巨大压力。由于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除去年几个时期突破70美元大关外,油价没有超过每桶50至60美元的范围。随着全球和亚洲经济活动放缓,全球原油需求下降,石油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新冠病毒的传播,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作为病毒出现的主要影响,中国国有炼油厂,特别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石油,在今年2月份第二周之前,将原油日炼油能力减少了约150万桶,迫使中国企业重新考虑从世界一些国家,包括中东产油国进口原油的时间安排。

有鉴于此,许多国际机构降低了对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期。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AA)的数据,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可能日减少 36 . 5万桶,降至每天82. 5万桶。这是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此前预测为每天119万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将2020年的石油日需求量日减20万桶,但早先的需求预测是每天2930万桶。

另一方面,新冠病毒的蔓延已导致一些中国公司,尤其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宣布了进口液化天然气的紧急条件,这意味着他们由于意外无法抗拒的原因,而无法进口液化天然气进口。新冠病毒疫情的变化扰乱了液化天然气的全球市场行情。如作为中国重要市场的一些中东和澳大利亚的生产商都受此连累。全年,中国液化天然气需求可能下降260万至630万吨,而由于今年投产预计产能为2700万吨的新生产项目,市场已经出现供过于求。

副作用

全球经济形势与新冠病毒的冲击交织在一起,今年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可能会下跌。根据国际金融学会的数据,原油价格预计每桶净损失至少3美元,新冠病毒出现后达到每桶57美元,而此前的预测是每桶60美元。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对原油需求放缓,液化天然气价格也可能面临跌破 2 . 5美元/BTU(百万热单位),原先的预测为3·3美元。

因此,中东石油和液化气生产商可能会因为价格下降或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的出货量下降而损失巨额出口收入。这也将扰乱该地区一些能源出口国的公共财政,一些国家,尤其是那些接触中国市场或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的,以提供其大部分政府收入的国家的财政赤字缺口,可能会扩大。

对能源进口国来说,能源价格下降将为它们提供以较低价格获得原油和天然气的机会,这将有利于其总体预算,但这并不能否认其他经济活动,如旅游业、工业、外贸等,受病毒传播影响带来的损失,这意味着新冠病毒的整体效应上是负面的。

世界银行预计,今年1月份,中东地区经济增长率仅为2.4%左右,这将削弱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前景,并暂时削弱其财政状况的稳定。然而,石油出口国足够的金融资产可能使它们更能抵御病毒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

比油市更让人揪心的是过去一周的全球股市。随着新冠疫情在中国以外地区的快速蔓延,加重了金融市场的担忧,引发全球股市下挫。

2月24日至2月28日当周,美国三大股指跌幅超过10%,创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周内,全球133只国家或地区主要指数中,115只指数跌幅超过5%,占比86%;在标普500指数成份股中,能源板块大跌了7.4%,跌幅远远超出其他板块。结合近期媒体报道,新冠疫情使中东、欧洲、非洲等地区经济遭受重创,随着伊朗疫情迅猛发展,其本就脆弱的经济面临连续第三年衰退。

石油市场频临“全面危机”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多个国家不断蔓延,全球将近10万确诊病例,其传染范围仍在持续扩大。面对疫情带来的石油需求锐减,油价一跌再跌,新冠疫情的爆发对石油需求造成了10 多年来最严重的冲击,冲击规模与2008—2009年水平相当。业内寄希望于在召开的欧佩克+大会能传来利好消息。然而,会议结果却大出意料。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未能就一季度以后的生产和减产政策达成协议。会谈之所以谈崩,关键在于沙特与俄罗斯,两个全球“油老大”,也是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两大阵营的“领袖”针尖对麦芒,一个要减,一个拒减。会谈破裂后,油价就出现恐慌性下跌,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美国西得克萨斯原油期货价格均下跌10%上下。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导致全球对原油需求放缓,国际油价已经跌跌不休。如今,沙特、俄罗斯等产油国或将从减产转向增产,多家国际机构推测,国际原油价格很可能会跌到每桶约20美元。有分析认为:对市场而言,原油已经成为比病毒更大的问题。油价大幅下跌,随着预计油价将继续暴跌,一些人警告称,这将对整体经济产生影响。

有专家分析认为,页岩油革命后,世界能源格局变为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产油国、以俄罗斯为首的非欧佩克产油国和以美国为首的新兴产油国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油价暴跌的影响对这三方的影响最大:沙特和俄罗斯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出口收入,难以承受长时间的低油价;对美国而言,低油价将使页岩油面临全行业亏损,而油气行业是美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过去几年的投资热点,与油价下跌可能给消费者支出带来的提振相比,对美国经济的损害可能要更严重。美国能源咨询公司拉皮丹能源集团的总裁罗伯特·麦克纳利说:“这场价格战之所以特别危险和具有历史意义,是因为它爆发时恰逢新冠病毒对需求造成巨大冲击。”

不必过度处理和恐惧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2月17日),该智库网站发表的另一篇文章中强调,中东各国政府需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危机对其经济的潜在影响。但与此同时,他们不应过度处理,也不应因该病毒可能对其经济造成什么影响而感到震惊和恐惧。

文章指出,世界市场的表现,以及所有这些市场,特别是金融和石油市场近期的严重失败,都表明世界经济正在等待进一步的损失。但是,虽然低估病毒及其对人类及其生命以及整个经济和全球稳定的危险是没有意义的,或者它不是一件好事,但必须强调,许多市场的经济损失和不稳定的表现是过热和对病毒反应过度,以及对病毒未来可能产生的后果的过度恐惧的结果。

总之,所有这一切、这些指标和数据意味着,过去几周世界目睹的所有经济动荡,并非由真正的经济论据来证明,而是世界市场交易者士气迅速和夸张恶化的结果。面对这种情况,各国政府不应陷入这些夸大其词,调整其反应和政策,作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因素,各国要在面对病毒的潜在风险时保护全球经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