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历史研究院谈“疫情背景下高考延期的历史科备考建议”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和国家从学情以及疫情情况出发,做出了高考延期一个月的重大决断,让本来在对高考紧张备考的莘莘学子松了一口气。那利用好这一个月的时间,有可能就会决定我们今年高考的成败!如何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呢?大智历史研究院给大家答疑解惑。


1.把握考试动向,研究最新题型


《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指出:创新与批判性思维成为高考考查重心。所以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大家要打破以往死记硬背的模式。通过练习新的考试题型来提前适应高考模式,以及出题思路。

2.夯实课本基础,找出备考盲区


“万变不离其宗”。新高考命题的依据还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无论题型怎么变,考点都不超出课标范围。以工业革命为例,2020年1月份的省模考最后一道大题让大多数同学的脑袋一震,这是一道从来没有见过的时间轴的题,很多同学看到以后直接懵了。但是通过老师一分析,很清晰明了地可以得出这道题是以两次工业革命的时间为准则。


为什么同学们自己却做不出来?那是因为在学习中从来不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问题作为备考点,只会背诵背景、过程、影响等等。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这种备考盲区,在有限的复习时间,找出之前备考过程中的盲区可能会对今年高考历史更有利!

3.注重历史时空观念、辨证史观,做好知识迁移


新高考必定不会去单纯地考查一个知识点,而是综合考查,或者跨学科去考查有联系的知识。例如,在考查新航路开辟这个知识点的时候,顺带着会考查中国农耕文明以及此时东方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分析我们某一个历史事件时,一定要去一分为二,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这个历史事件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到底有哪些。


学科核心素养当中的时空观念与辨证史观在历史的考查当中占的比重只会越来越重,所以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做好对课本知识的迁移非常重要。

“法无常法,招无常招”,高考求变是大趋势,但是我们必须放平心态。延期不延心,延后的不仅仅是时间,更是对同学们应试心态的考验。利用好这一个月的时间,高效备考,赢战高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