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赤水有一片浩瀚的竹海,一望無際,他們的起源卻只是四根竹母

在貴州遵義的赤水竹國家森林公園,浩瀚的赤水楠竹讓每一個來這裡避暑休閒。度假的旅客無不歎為觀止,流連忘返。走進這片竹海,一片片綠意和清新撲面而來,讓人頓生大自然的天秀之美。但是根據歷史記載,原來的赤水是沒有這種楠竹生長的,那麼這片一望無際的脆林是怎麼來的呢。

貴州赤水有一片浩瀚的竹海,一望無際,他們的起源卻只是四根竹母

根據史書記載,在過去的時候,赤水河畔山清水秀,人煙稀少。在明末清初的時候,因為連連戰亂,民不聊生,外地的貧苦人民為了謀求一條生路,開始沿赤水河而上來這裡安家落戶,如今赤水河一帶的人們的祖先,大多是從福建、江西、浙江、湖北、湖南等地遷徙而來的。楠竹種植最大的省份便是其中之一的福建。

貴州赤水有一片浩瀚的竹海,一望無際,他們的起源卻只是四根竹母

在這些遷徙而來的人群中,有一對黎氏兄弟,因為家境貧寒,家裡的老大黎理泰在十五歲的時候就獨自出門去闖生活。在大約公園1755年(乾隆二十年)的時候,他與遠房兄長從福建來到貴州。因為幫助了一個貴州本地人周氏打贏了一場官司,周氏感激這兄弟倆,收留他們在店裡跟著做生意,後來還把女兒許配給黎理泰。在貴州安穩下來之後,他又把在家鄉的二弟、四弟、五弟接到貴州來,三弟因為母親年老不願遠行,在家照顧母親。在之後,他又回了一次家,但是母親還是不願遠行,他便讓三弟好好照顧母親,並在回來的時候,挖取了四根楠木竹母帶回貴州,象徵四個兄弟在異鄉安家。在經過一番周折和花去三百多兩白銀之後,總算到了貴州赤水,並且將竹母種在了房子後面,在精心撫育之後,成活了三顆。

貴州赤水有一片浩瀚的竹海,一望無際,他們的起源卻只是四根竹母

原來赤水的竹子只有斑竹、苦竹、水竹等幾個品種,這些竹子生長週期長,杆莖細小,一般用途不大。但是楠竹生長快,成材早,產量也高,並且竹幹粗直,材質堅韌,用途很廣,於是村民紛紛拜訪移植。黎氏兄弟十分好客,每年都將竹母贈送給絡繹不絕的求竹者。經過百年的種植,終於形成了方圓十里山坡竹海望不到頭,一篇綠海。

貴州赤水有一片浩瀚的竹海,一望無際,他們的起源卻只是四根竹母

雖然在國民黨時期,赤水楠竹因為不知控制的肆意砍伐,導致發展十分緩慢,甚至還有日益縮小的情況。但是在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採取了護林防火、扶育更新、移栽種植等一系列的措施,如今已經形成了3200公頃的楠竹面積。

貴州赤水有一片浩瀚的竹海,一望無際,他們的起源卻只是四根竹母

有時間的話,可以去領略竹海風光,還可以聽“天鑼”、“地鼓”在絕壁間來回響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