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检察院邓华:你的委屈,我懂

“你听我的,白天别闷在家里,多出门溜达溜达,要是没事就来我这里,咱俩聊聊天。”听完这番饱含暖意的话,原本在一旁默不作声的王慧芝(化名)缓缓接上话:“邓主任,我已经够给你添麻烦的了。”

市检察院邓华:你的委屈,我懂

2019年12月11日,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第五检察部主任邓华正在对前段时间刚刚发放了救助金的被救助人进行回访,王慧芝便是其中一位。

“姐姐呀,千万别这么说”

“我就是命不好。”交流时间不长,已记不清王慧芝第几次说这句话了。此时的邓华内心颇受触动,鼻子一酸,声音也不禁微颤起来:“姐姐呀,千万别这么说!”但邓华明白,如果任凭王慧芝这般消沉悲观,无疑是让她丧失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念头。

不久前,仔细审查核实了王慧芝的家庭情况后,邓华帮助她申请了3万元的司法救助金,还多方联系其所在村和相关部门为她申请了政策允许的其他补助,王慧芝对邓华感激不尽,同时也对邓华的话深信不疑。

市检察院邓华:你的委屈,我懂

在邓华安慰自己的间隙,王慧芝抬眼望望她,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嘴角微微上扬,说:“好,我听你的。”许久,邓华跟王慧芝聊了些体己话,待她情绪稳定后,又把她送到单位门口,目送她坐上回家的公交车。

“老百姓其实都很通情达理,也很懂得感恩。”邓华尽力让“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而在给自己“找麻烦”的背后,其实就是在给群众“解决麻烦”,让群众“少麻烦”或“没麻烦”。

“一个案件我至少能登记3次”

“敬业正直 为民解忧”“伸张正义 司法为民”“执法为民 人民公仆”……在接待来访者的这间12309检察服务中心,悬挂着一面面鲜红的锦旗,这是对邓华和她的团队工作的最好注解。

“这面锦旗是去年送来的;这面是前年送的,老太太和她闺女一起来的;这面更早一些……”邓华如数家珍。“这里还有呢。”一旁的部门同事孙丽乐提醒着,“这些挂起来的锦旗是给院里送来的,但是这些叠放起来的都是专门送给邓主任的,她不让挂。”邓华在一旁笑笑。

市检察院邓华:你的委屈,我懂

档案室里,一本本案卷摆放整齐分明,随便抽出一本,关于案件及当事人的所有情况均清晰在册。“这本70多页,是比较规范的,各类交易记录、对案件有用的信息记录都要复印装订。”邓华介绍说,“就连我们去现场发放救助金,也要留存照片,打印备份。”

在文登区检察院控申部门,所有来访人员无论是否属于本院管辖,一律填写来访人员登记表并按规定录入统一业务系统,同时详细记录到接访台账中;接收到的每起案件的预警处置信息都要独立装订成卷,每年汇总到一个档案盒中;涉及到本部门的通知、会议精神,上报到上级部门的材料均要留存……工作看起来事无巨细。

起初,孙丽乐也很不理解,为什么邓主任非要给工作增加这么多环节?“按照邓主任的要求,要设置总台账、分台账等,一个案件我至少能登记3次,很是繁琐。所以有时候开玩笑说,除了对案件的处理情况不了解,但是对当事人情况、是什么案件类型、进展如何,我都能张口就来。”

买来了两只羊

“你们记得讲讲‘给老百姓买羊’的故事呀!”即将采访结束,其他部门的同事林瑜来找邓华,见我们正在采访,便提醒道。“买羊?这是个什么故事?”这一下子引发了众人的好奇心。

2017年开始,邓华被分包帮扶高村镇一位快50岁的贫困户,她因精神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言语举止也不顺畅,和75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生活极其困难。虽然也为贫困户送过米面等作为帮扶慰问品,可邓华更想做的,是让贫困户增加收入实现脱贫!

市检察院邓华:你的委屈,我懂

随后,邓华专门去文登区残联了解国家对残疾人的相关帮扶政策,经过数次沟通,终于为贫困户申请到了基层党组织结对助残扶贫基金2000元。资金申请成功后,她又积极协调村里启动基金买来了两只怀了小羊崽的母羊。

邓华的想法其实更加长远——每只小羊崽最少能卖1000块,母羊还可以挤奶卖,这样这名贫困户每年靠养羊就能有几千元的收入了。

回忆起这段难忘的场景,邓华介绍说,等到自己再次来到贫困户家里时,虽然这名贫困户的言语仍然不顺畅,但却满眼闪耀着光芒,那仿佛是对生活有了新的希望,这让邓华感到十分欣慰。

从检34载,邓华始终在坚守,坚守着“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信念,坚守着对检察事业的无限忠诚,坚守着即便岗位平凡也要默默耕耘的准绳,坚守着“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的初心。(来源:威海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