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二世時的航海時代:葡萄牙海上霸權的肇始

1481年即位的若奧二世。他開創了葡萄牙人航海的下一個偉大時代。

若奧二世具有亨利王子所缺乏的某些有利條件。從西非帶回的財寶現已充實他的國庫。一船船滿載而歸的胡椒、象牙、黃金和黑奴,數量之多,使葡萄牙人把面對幾內亞灣的大陸上幾個地方以這些貨物命名。其後幾個世紀,人們都把這些地方叫作穀物海岸、象牙海岸、黃金海岸和黑奴海岸。若奧二世為了保護葡萄牙殖民地,特在黃金海岸的中心地區興建埃爾米納堡,意為"富源"。

奧二世時的航海時代:葡萄牙海上霸權的肇始

一、葡萄牙航海技術的發展

此外,他還支持由陸路深入內地,遠至塞拉利昂的鄉間,甚至到達廷巴克圖。他沿海岸一直向南推進。

當水手們到了赤道以南時,他們就看不見北極星,因而必須尋找別的方法來確定緯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若奧王像亨利王子那樣,組織一個委員會,為首者是兩名有學問的猶太天文學家和數學家。其時西班牙正在迫害猶太人,葡萄牙便坐收其利。

1492年,西班牙的宗教總裁判官托爾克馬達給猶太人三個月期限來作出選擇,要麼改宗基督教,要麼離開西班牙。多才的亞伯拉罕·薩庫託離開了薩拉曼卡大學,若奧二世王熱誠歡迎他去葡萄牙。薩庫託在薩拉曼卡的學生約瑟夫·比辛奧早在十年前就已接受了若奧王的邀請,於1485年受命出航,研究並應用按正午太陽的高度確定緯度的技術。為了完成這項任務,他必須記錄整個幾內亞沿岸的太陽傾斜度。以太陽傾斜度來找出船隻在海上的方位,這在赤道以南航行有其必要。

薩庫託在二十年前用希伯來文撰寫的《萬年曆書》是當時一部最先進的著作。這些書經比辛奧譯成拉丁文後,在半個世紀內一直是葡萄牙發現者們的航海指南。

奧二世時的航海時代:葡萄牙海上霸權的肇始

若奧二世繼續亨利王子未完成的事業,仍派航海探險人員沿西非海岸向更遠的地方前進。迪奧戈·康抵達剛果河口(1480—1484),開始以豎立石柱作為標記,上有一個十字架,作為首次發現此地的證據,同時也作為基督教信仰的象徵,此事後來成為習慣。

向西非海岸南部進發,帶來了有關遐邇聞名而無人見過的祭司王約翰的新的謠傳。亨利王子的史官佐拉拉說,王子第一個目的是進入未知世界,另一個目的是"想知道那些地方有無信奉基督教的王子,他們為耶穌基督的仁愛所感動,因而願意幫助他對付異教敵人"。這位假想中的聯盟者必定是祭司王約翰,前已述及,他的"信件"在歐洲已流傳兩百年。此時這位傳說中的祭司王的所在地,已從"極遠的東方"轉移到埃塞俄比亞了。不論何時,只要亨利王子的部下在西岸發現另一條大河——塞內加爾河、岡比亞河,或者尼日爾河——時,他就抱有新的希望,認為這條最後發現的河可能會是那條"西尼羅河"可通向祭司王約翰的埃塞俄比亞王國。

奧二世時的航海時代:葡萄牙海上霸權的肇始

若奧二世的部下到達幾內亞灣東端的貝寧時,他接到一份有趣的報告說,貝寧國王曾送禮物給另一位稱為奧加內的國王。這位國王的領土在貝寧以東十二個月旅程的內陸地區,他回贈的禮物上刻有小十字架。亨利王子曾派人到內陸旅行,力圖與祭司王約翰取得聯繫,但一無所獲。若奧二世本人派往耶路撒冷的使臣也未找到過這位祭司王。

1487年,若奧二世為找尋這個冀求已久的基督教聯盟者,制定了一個兩路並進的偉大計劃。

他要派出一支陸路探險隊向東南進發,另一支由海路繞航非洲沿岸。如果真有一條海路可通印度,那麼得到一個基督教聯盟就更為理想,也更為重要,因為它不但有利於十字軍東征,還可以在將來進行貿易時有一個停靠站和補給站。

二、佩羅·達·科維良和阿豐索·德·帕瓦的兩條航線

奧二世時的航海時代:葡萄牙海上霸權的肇始

1487年5月7日,陸上探險隊從聖塔倫出發,它也像以往的探險隊那樣,人數特別少,成員只有兩人。

若奧王經過多方物色後才選中佩羅·達·科維良(約1460—約1545)和阿豐索·德·帕瓦。科維良曾出使至號稱"非洲格拉納達"的特萊姆森,然後前往非斯,因此熟知Muslim的風土人情,而這些風土人情在摩洛哥與卡利卡特之間的一些地方又都大同小異,所以他具備才能,可以通過伊斯蘭地區而不受懷疑。儘管當時懂阿拉伯語的葡萄牙人並非罕見,科維良的同代人卻都讚揚他"通曉基督徒、摩爾人與異教徒所講的各種語言"。他不僅英勇果斷,還富有觀察力與記憶力,所以是個有吸引力的人。至於他的夥伴帕瓦,我們只知道他是宮中貴族的侍從,能說西班牙語與阿拉伯語。

奧二世時的航海時代:葡萄牙海上霸權的肇始

科維良與帕瓦覲見了國王,然後由宮中牧師、醫生和地理學家在一次對外嚴守秘密的會議中作了簡單的介紹。這些專家從哥倫布前些時候向葡萄牙提出的計劃中獲得一些他們認為有用的資料。里斯本的一位佛羅倫薩銀行家交給這兩位探險家一份信用證,以便他們經過西班牙和意大利東行時可以支取費用。於是他們從巴塞羅那乘船到那不勒斯,然後到羅得島。他們在那裡進入Muslim領域,耶路撒冷的聖約翰醫院騎士團深知當地情況,提醒他們,他們現在只是"卑賤的基督徒"了。他們不久將會遇到的威尼斯和熱那亞的生意興隆的代理商人,不會歡迎葡萄牙人參加競爭。因此他們接受別人的敦促,舉止衣著都裝成是Muslim商人,表面上經營一船蜂蜜。他們在這樣的偽裝下到達了亞歷山大城。在此,兩人幾乎死於熱病,病癒後繼續前往開羅和紅海口的亞丁港。

三、分道揚鑣

科維良與帕瓦在此分道揚鑣。帕瓦直接去找埃塞俄比亞和祭司王約翰,科維良則將前往印度。帕瓦一去不復返。但科維良卻終於抵達印度西南海岸的卡利卡特和果阿,親眼看到了當地買賣阿拉伯馬、香料、精棉以及寶石的繁榮貿易。

1489年2月,科維良乘船西行至波斯灣口的霍爾木茲,然後到達馬達加斯加島對岸的東非索法拉港,又北返開羅。他完成了對歐洲與印度間貿易的評估使命後,急於回國。可是他在開羅見到了若奧王派來的兩名猶太人使節,他們帶來若奧王的書信,其中指示說,如果他還沒有找到祭司王約翰的王國並促成聯盟,就應立即繼續前進。

科維良不敢違抗君命,只能接受使命。與此同時,他給若奧王一封重要的信,詳述他所知道的有關阿拉伯航海事業和印度的貿易情況。他離開葡萄牙六年後,順路訪問麥加,後來終於在1493年到了埃塞俄比亞。這個傳說中的祭司王約翰的國土實際上是在"猶大支派之獅,王中之王"亞歷山大統治之下。他在此成為葡萄牙的"馬可·波羅",對宮廷十分有用,致使國王不讓他回國。科維良確信自己再也不能回家,便娶了一名埃塞俄比亞婦女,生了好幾個孩子。

奧二世時的航海時代:葡萄牙海上霸權的肇始

科維良送回葡萄牙的那封信並未保存下來,人們知道的只是第二手資料,但此信對葡萄牙和亞洲的未來卻有很大的影響。看來科維良在信中向若奧二世報告了他在非洲沿岸的所見所聞,說"(國王)在幾內亞進行貿易的快帆船,往返於大陸與大陸之間,尋找此島(馬達加斯加)和索法拉島的海岸,它們一定能順利地進入東方海域,然後到達印度的卡利卡特,因為到處都有海洋"

結語

到了1503年,里斯本的胡椒價格已降低到只有威尼斯貨價的五分之一。埃及與威尼斯之間的貿易被摧毀了。亞洲的財富,即神話中的東方寶藏,正在湧入西方。新的航海時代把商業集散地與文化傳播中心從封閉的地中海,也就是"陸地中央的海"這個有限區域的海岸,轉移到遼闊的大西洋和遍及世界的一望無際的各大洋的海岸了。

參考文獻:

《世界史》

《航海圖的世界史》

《改變世界的航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