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巡察进行时丨瞄准“堵点”“痛点” 推动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

巡视巡察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国之利器、党之利器。本月,十二届湘潭市委启动了第十轮巡察。除开展常规巡察外,市委派出了3个专项巡察组,分别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回头看”,以及村(社区)巡察。

巡察决不是走过场,而是一次“实打实”的政治体检。目前,湘潭市各巡察组已陆续入驻,巡察干部进企业、住村里,正紧张有序地开展巡察。今日起湘潭日报和湘潭在线特推出专栏,以巡察动态、巡察故事、巡察手记等形式,为大家揭开巡察的“神秘面纱”,不断提升监督水平,助推湘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瞄准“堵点”“痛点” 推动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

——专访市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组组长文会龙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冯叶

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精神的长相,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它决定着城市的走向和未来。当前,湘潭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又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企业陷入了困境。为全力助推企业摆脱困境,更好地服务湘潭经济社会发展,市委启动了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进行“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那么,这次专项巡察查什么?如何查?要达到怎样的目标?4月23日,我们就相关问题专访了市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组组长文会龙。

记者:2020年是湘潭市的营商环境优化年。在这个背景下,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十分必要且重要。那么这次巡察,将围绕哪些重点方面进行?

文会龙:今年1月1日实施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法制层面明确了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要求。这次专项巡察就是要以市场主体感受为依据,破解“堵点”“痛点”,持续深化改革,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将巡察以下12个方面:

1、对符合法定条件且申报资料准备齐全的行政许可、政务服务申请不予受理,或者不按规定程序和时限办理的;

2、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的;

3、对涉企优惠政策不予落实的;

4、利用职权“索、拿、卡、要”,或者故意刁难的;

5、利用职权指定中介服务,强迫购买指定产品和服务,强迫参加协会、商会等社团组织的;

6、违规对企业进行检查,违法对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处理结果未公开的;

7、违法违规或者不合理地对企业采取停产、停业和停水、停电、停气等措施的;

8、限制市场公平竞争、设置垄断条款或者地域保护政策、擅自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的;

9、在涉及企业或者企业家的案件中超范围、超限度采取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侵害企业和企业家财产权和人身权的;

10、政府及其部门依法作出的承诺或者签订的合同不予履行或者拖延履行的;

11、对妨碍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的行为不依法制止、不查处或者制止、查处不力的;

12、其他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

记者:与以往相比,这次巡察在工作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文会龙: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因此,巡察组不直接巡察地区和市直部门,而是从国有、民营、中小微、个体工商户等各类性质市场主体中,筛选具有代表性的100家作为深入了解的样本和依据。通过收集、分析各类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被巡察对象的评价和看法,采取“倒查”的方式,查找有关部门在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投资开放环境、要素供给环境、创新创业环境、诚信法治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们已制定走访工作方案、谈话提纲、企业问卷调查表,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周,每周都有走访计划,本周已经采取深入走访、实地察看、个别谈话的方式对数十家企业负责人、行业协会、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明查暗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