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攒”出全家人的幸福日子

旧时光故事 | 二姐“攒”出全家人的幸福日子

旧时光故事 | 二姐“攒”出全家人的幸福日子

二姐生于上世纪70年代。从小便听母亲说二姐很“攒”,从不舍得“挥霍”。

小时候,家里常揭不开锅,但每到孩子过生日,就能吃上一个荷包蛋。二姐生日时,她就着蛋汤吃饭,吃完了,碗底还能留下半个荷包蛋。我们姐妹嘴馋,凑过去问她:“能不能给我吃点?”她会毫不犹豫地把剩下的荷包蛋夹到我们碗里。

二姐上小学时,秋天的周末,她会跟着生产队的小伙伴一起去深山,爬到树上采摘山胡椒。每斤山胡椒可以卖两分钱,几个周末下来,可以攒到几毛钱。有时运气好摘的多,就能攒到一笔几块钱的“巨款”。其他小伙伴用这些钱买新鞋新衣,二姐却只买作业本。一天,二姐不小心把准备买本子的钱弄丢了,大哭一场后,她把留在家里的“巨款”用手帕包好,交给母亲保管。

一天,我和二姐跟着母亲去姨家走亲戚,还没进姨家门,就见表妹阿梅在门外抽泣。原来,阿梅要升四年级了,可得去十多里外的小学读书。姨家经济困难,姨和姨丈认为两个儿子在读中学,家里已很难支撑,就打算让阿梅辍学。

从姨家回去的路上,二姐拉着母亲的手说:“妈,我不想表妹这么小就没书读,把我的那些钱拿去给表妹做学费吧,姨听你的话,你去跟姨说。”

旧时光故事 | 二姐“攒”出全家人的幸福日子

几天后,二姐的“巨款”不见了,阿梅重新背起了书包。

二姐上高中后,由于学校离家比较远,再加上来回车费“昂贵”,所以她半年才回一次家。那时,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二姐跟家人、亲友和同学联系全靠写信。我上初中时,她写给我的信就有厚厚一沓。信中有她的学习方法,有我迷茫时她给的建议,也有她和同学间的趣事,最多的是她对我的鼓励。

二姐大学专业选了医科。那年,七十多岁的奶奶中风瘫痪,由于条件所限,没法去医院医治,只能找一些偏方为奶奶治疗。二姐利用学校的便利,白天去图书馆查找与奶奶病情相关的资料,晚上把整理好的信息写好寄给父亲。家里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她的信。

期末回家时,我看到奶奶床头放满了二姐写的信,父亲说,是奶奶让他把信放到那儿的,每一封信奶奶都要让父亲念好几遍,听后的精神状态会好些,病情也能得到缓解。

旧时光故事 | 二姐“攒”出全家人的幸福日子

二姐大学毕业后去了外省工作,虽然有了公用电话,但每分钟两块钱的话费常让人望而却步,二姐仍保持着写信的习惯。

后来,母亲在给二姐整理房间时,问她那“攒”有满满信件的纸箱能否处理,二姐坚决地说:“不行,这些信都是我情感的积累。”

工作后的二姐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还清了我们姐妹从中学到大学读书期间所借的债务,并且将抵押给银行的房子赎了回来。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二姐依然很“攒”,从不乱花钱,可每每我们买房买车或其他方面需要钱时,未等我们开口,知道消息的二姐就会马上打电话过来:“你需要多少,我帮着想想办法。”

其实,我们知道,并不是二姐手头有多宽裕,只是她那份帮扶家人的热情始终不减。

这么多年过去,二姐就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山涧小溪,而我们就是溪边的田地。尽管小溪的力量并不强大,却汇聚所有的泉眼,用尽全力浸润着身边的每一寸土地,滋养着,爱着,永不停歇。

旧时光故事 | 二姐“攒”出全家人的幸福日子

她将急救培训作为终生的事业,这是个怎样的人?

这家洗车中心员工全是“喜憨儿”,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90后”情侣辗转两国买回20000只口罩,感动网友!

10年前,一张合照火遍全国;10年后,他已经在市中心“扛”出了一套房子

旧时光故事 | 二姐“攒”出全家人的幸福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