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以后,智力与创造力真的会衰退吗?

智力与创造力会随着年龄增加而衰退吗?这个问题争论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激烈。

研究人员分组测试时发现,在标准智力测试中,老年人表现似乎不如年轻人。然而,如果追踪个体,表现几乎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语言技能测试,比如信息记忆、词汇和理解能力,保持稳定。另一方面,性能测试,如复制复杂图表的速度,似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45岁以后,智力与创造力真的会衰退吗?


其实传统智力测验并不适合衡量智力功能与年龄的关系。首先,在这些测试中,反应速度很重要,老年人处于劣势,反应速度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慢,不过这不一定代表上了年纪的人得不出正确答案。此外,随着年龄增长,中年人、老年人往往比年轻人更谨慎,更不愿意做出错误的判断。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谨慎有重要的生存价值,然而,在实验的环境下,会使心理测试结果对年轻人有利。


45岁以后,智力与创造力真的会衰退吗?


有人认为智力是一条曲线,在20岁出头时迅速攀升,45岁左右到达巅峰状态,此后就逐渐下降。在物理和数学等学科,大家普遍认为通常年轻时表现最佳,但是近年研究有力地驳斥了这些说法。

例如,一项研究分析1900-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发现研究人员提出最佳工作成果的年龄明显呈上升趋势。


45岁以后,智力与创造力真的会衰退吗?


衡量智力贡献的方法很多,由于领域与职业结构不同,这些方法有很大差异。有人认为,年轻人理论工作做得很好,老年人更适合做实验工作,尤其是在需要累积大量知识的领域。我们熟知的“一万小时理论”表明了即便年龄增长,也是可以和智力、成就这两方面共存的。

那创造力呢?

没有理由认为创造性智力成就会在老年时下降,恰好相反,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找出老年人也能有不朽成就的例子。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72岁时写出了论文;富兰克林79岁时发明双焦点眼镜,还研究铅中毒;巴赫、贝多芬等音乐家各自在晚年创作出了传世佳作。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45岁以后,智力与创造力真的会衰退吗?


保持精神生产力、培养创造力、累积智慧,归根结底,就是知道在局限中如何表现最好,这来自我们接受当下现实,即表象之下的真实的能力。因此,随着年纪增长,我们必须做出一个选择:要认同终究会衰退枯萎的身体和记忆,还是认同身体内的意识?如同那句名言:我是传播光的灯泡,还是我就是光,灯泡只是光的传播媒介呢?



大家好,我是楚桐,非常高兴您能阅读这篇文章。更希望您能关注我的头条号。

此头条号除了“楚桐”原创美食文章外,还有每日精选欧美杂志模特图组,以及原创的漫展游记视频与美食探店视频。说电影及车展类视频也在积极企划中。

总之关注“楚桐”就对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