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党史传的小脚老太葛健豪:55岁赴法留学,子女有四个中央委员

葛健豪是有名的革命母亲,她出生于旧时代,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全国兴起时,葛健豪已是年过五十的老妇人,却和年轻人一样,一往无前地投身于新时代的变革。

登上党史传的小脚老太葛健豪:55岁赴法留学,子女有四个中央委员

葛健豪

她踩着一双裹足多年、蹒跚难行的小脚,50岁那年奔往长沙求学,55岁又跟着子女一同前去法国勤工俭学,最终,她在白色恐怖下冒着生命危险培养了大量革命干部,其子女中有四人成为中央委员,她的儿子蔡和森、儿媳向警予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她差点被卖给别人做妾的女儿蔡畅,后来成为全国妇联主席,女婿李富春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和政治局常委。

这位非同寻常的母亲,以其远超同时代人的眼光和胸怀,不但自己摆脱了旧社会传统女人任人摆布的低下地位,勇敢地逃离了旧家庭,走出山乡,走向都市、走向世界,还将子女全都送上革命道路,为民权、女权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3年,葛健豪去世后,毛泽东亲自为她写了挽联:

“老妇人,新妇道;

儿英烈,女英雄。”

登上党史传的小脚老太葛健豪:55岁赴法留学,子女有四个中央委员

后来,她的事迹被编入《中共党史人物传》第六卷,这也是党史传里唯一一位非党人士,她还是秋瑾的好友和远亲,在秋瑾牺牲后,葛健豪才继承烈士遗志,毅然带着儿女走上了革命之路,后来,她与秋瑾并称为“潇湘三女杰”。

不拘束于时代,不受缚于年龄,葛健豪逐梦的一生,堪称传奇。

1、湘军之后,秋瑾好友,五十岁入读女校,祖孙三代同求学

葛健豪是湖南双峰人,原名葛兰英,她出生于1865年,葛家与曾国藩家族并称为双峰三大家族之一,葛健豪的父亲是湘军将领,官至按察使,后来战死,葛家开始没落。

葛健豪兄妹由母亲陈氏抚养长大,和那个时代的传统女子一样,葛健豪从小缠足、一双小脚,不过,幸好母亲比较宽容,让她跟着哥哥一起在家馆里读了几年书,会背《四书》等经典。

葛父生前与同在湘军任职的蔡寿嵩约为儿女亲家,葛健豪16岁那年,嫁到了本县永丰镇富户蔡家,后来生了三子三女,除了早逝的长子和次女外,其他四个子女都走上了革命道路。

在晚清的各种维新运动中,永丰镇却是个死水一潭的地方,葛健豪的丈夫蔡蓉峰是个不务正业的人,曾前往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当过官员,1895年,30岁的葛健豪在上海生下了他们的第五个孩子蔡和森,当时葛健豪同情工人运动,而蔡蓉峰却有官僚习气,二人因此发生争吵,葛健豪回到了自己娘家荷叶镇,几年后,蔡蓉峰落魄回来,把永丰镇的财产全都变卖,在岳母家不远处买了一栋房子“光甲堂”,全家定居下来,1900年,葛健豪生下了自己的小女儿蔡畅。

登上党史传的小脚老太葛健豪:55岁赴法留学,子女有四个中央委员

蔡畅

回乡后的蔡蓉峰一蹶不振, 后来还吸上了鸦片,另娶了小妾,家境很快没落,为了500元聘礼,蔡蓉峰打算把女儿蔡畅许配给一个地主家的弱智儿子作妾,遭到葛健豪的强烈反对。

葛健豪带着女儿躲到长沙亲戚家,后来索性在长沙租房子居住。

这一出来,她再也不想回到那个落后闭塞的地方了,那是1913年,长沙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打开了48岁的葛健豪眼界,在家乡时,她曾与住所不远的远方亲戚秋瑾成为好友,数次上门拜访,从秋瑾口中了解了维新运动和革命,而如今,秋瑾虽然已经牺牲,革命的火种却在全国到处点燃,向来思想进步的葛健豪在乡下常常遭到嘲笑,被视为另类,她不给女儿缠足,爱高谈阔论,这都与传统主妇形象不符。

登上党史传的小脚老太葛健豪:55岁赴法留学,子女有四个中央委员

秋瑾

她把正在老家当学徒的蔡和森也叫到长沙,让他到湖南第一师范读书,与毛泽东成为同班同学,蔡畅则考入周南女校体育专科学校,与向警予成为校友。

蔡和森鼓励母亲也要走自己的路,于是,1914年春天,年近半百的葛健豪带着女儿蔡庆熙、外孙女刘千昂(刘昂)一起报考湖南女子教员养成所,学校老师看她一把年纪,还带着孙子,不给她报名,葛健豪气愤地让儿子写了状纸去官府评理,结果主管教育的官员在她的呈文上批了“壮志可嘉”四个字,让学校破格录取她,就这样,葛健豪进了女子教员养成所,蔡庆熙进了女校,外孙女进了幼稚园,一家三代五个人都在省城读书。

登上党史传的小脚老太葛健豪:55岁赴法留学,子女有四个中央委员

1920年在法国留学的蔡和森

为了支持儿女们求学,葛健豪多次变卖首饰,自己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与十几岁的女生们一起上课苦读,成为女子养成所的一道特殊风景。

2、55岁赴法留学,四子女成中央委员

1919年,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国内掀起赴法勤工俭学的浪潮,葛健豪全力支持蔡畅和向警予在长沙发起的“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活动,并动用自己娘家的关系,借资600元帮助赴法学生。

登上党史传的小脚老太葛健豪:55岁赴法留学,子女有四个中央委员

葛健豪

1919年12月25日,葛健豪跟着蔡和森、蔡畅、向警予等30多位留学生从法国一同起程。

临行前,她对送行的人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就要活得有意义,我们现在去留学,将来回国就可以干一番救国救民的大事业。”

登上党史传的小脚老太葛健豪:55岁赴法留学,子女有四个中央委员

在法国留学的葛健豪

55岁的葛健豪来到巴黎,与同来的6名女生一起进入蒙达尼女子学校,没有外语基础的她,以过人的毅力,以“一天学一字”的精神很快掌握了法语,一段时间后,竟能用法文与他人对话并阅读法文报刊。

登上党史传的小脚老太葛健豪:55岁赴法留学,子女有四个中央委员

向警予

在法国留学的日子里,她积极支持女儿蔡畅与李富春、儿子蔡和森与向警予的恋爱,为了保证儿女们的生活,她白天学习,晚上刺绣,她的绣品深受法国妇女喜爱,一件可以卖到几十至上百法郎,就这样勤工俭学,不但照顾了自己的四个孩子和新生的外孙女李特特,还经常帮助和款待在法的中国留学生,堪称一位伟大的母亲,西方报纸也称赞她是一个“20世纪惊人的妇人”。

登上党史传的小脚老太葛健豪:55岁赴法留学,子女有四个中央委员

中间柱杖者为葛健豪

大革命失败后,葛健豪提出了入党要求,而蔡和森、蔡畅劝止了她,他们说:“现在斗争形势严峻,到处都是白色恐怖,党组织很难开展工作。你年纪大了,又是一双小脚,入党反而会给党组织带来麻烦,留在党外一样可以做贡献。”

登上党史传的小脚老太葛健豪:55岁赴法留学,子女有四个中央委员

蔡麓仙

在葛健豪及蔡和森、蔡畅的影响下,她留在家乡务农的次子蔡麓仙对革命也充满了向往,但为了照顾父亲,仍留在家乡多年,直到1923年来到上海,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1925年,在母亲60岁寿诞上,他寄来身着戎装的相片,在祝寿家信中誓言要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而奋斗终身,就在这一年年底,在省港大罢工中任纠察队队长的蔡麓仙率部队与英国军舰作战,不幸失败,被英军杀害,年仅36岁。

1927年,为了掩护在上海做地下工作的蔡畅夫妇,63岁的葛健豪来到上海,与外孙女刘昂一起保管机密文件和党费,直到1929年重返湖南。

登上党史传的小脚老太葛健豪:55岁赴法留学,子女有四个中央委员

左一蔡畅

1938年,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曾欲把老人和几个孩子一起接到延安,为了不给组织增加负担,她只让孙子们去了延安,自己带着长女,坚持在老家永丰镇租了几亩田耕种生活,直到1943年去世。

登上党史传的小脚老太葛健豪:55岁赴法留学,子女有四个中央委员

蔡畅

1931年,蔡和森在组织广州工人运动时遭叛徒出卖,牺牲在广州军政监狱,同样年仅36岁。

家人不忍心让葛健豪遭受白发人受黑发人的打击,一直将蔡麓仙和蔡和森的死讯瞒着她,而葛健豪当时又生活在音讯不发达的永丰镇,因此直到临终前,她仍然生活在能够与儿子相见的希望之中。

在葛健豪这位小脚老太太的引领下,她家中出了四位中央委员:蔡和森、向警予、蔡畅和李富春,其中蔡和森、李富春均为政治局常委,这是相当罕见的,向警予烈士与蔡畅都是女权运动领导人,两人曾一先一后出任全国妇联主席,山村姑娘蔡畅就这样在母亲勇敢的保护下,成长为一代风云人物。

登上党史传的小脚老太葛健豪:55岁赴法留学,子女有四个中央委员

蔡畅

而被称为“革命之母”的葛健豪,她所做出的牺牲也是巨大的,在白色恐怖中,她失去了两个儿子和儿媳,对于这些风险,在她看到好友秋瑾之死时,早已经心如明镜。

登上党史传的小脚老太葛健豪:55岁赴法留学,子女有四个中央委员

在那个时代里,葛健豪不仅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一往无前的拼劲,更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是她之所以能够打破时代桎梏和封建传统,带着儿女们举家探索新人生、新时代,留名党史传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