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旅游业大丰收 仍有天花板待突破

香港旅游迎来丰收年!旅游发展局近日公布成绩表,去年访港游客达6515万人次,按年上升11.4%,游客人数突破历来之最,其中,内地游客占近八成,显示内地依然是香港游客最大来源地和市场。香港商报评论员 赵燕玲

香港旅游业大丰收 仍有天花板待突破

2018年香港游客人数创新高,一方面是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桥两大新的跨境交通基建开通带动;另方面也是因为香港旅游业不断创新开拓旅游项目,提升观光商旅吸引力,而香港旅游要持续保持活力和竞争力,就须突破发展天花板,解决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制约因素和问题,增添访港好体验,塑造更好的香港游品牌形象。

作为香港传统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无论是对于本港经济、市民就业、城市形象塑造、文化推广等都至关重要,基于国际航空港、便利完善的公共交通、安全环境、东西文化荟萃等优势,香港本就拥有许多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从近几年情况来看,游客人数已不再是当前香港旅游业面临的主要瓶颈和局限,景点开拓、接待能力、游客体验和本地居民体验更考验香港旅游业的未来。

香港地小,主要景点较集中,这也导致大量游客集中港岛、九龙附近,不仅造成拥挤,游览方式也都大同小异、趋于单一,不外乎行街购物、维港游、中环海滨观光、太平山游览等。所以,应积极开拓、推广新的景点和游览方式,既可分流游客数量,减轻港九地区的承载负担;同时,亦能让香港游项目更丰富,吸引不同需求、不同年龄群体的游客,如此才能让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比如,重开星光大道,太平山顶广场开设全球首间「大富翁」主题馆,推广大屿山昂坪游,户外登山远足游,与大湾区合作「一程多站」式旅游项目,还有西九文化区的戏曲中心、香港故宫博物馆等等,这些新增设的项目和景点让香港游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而香港旅游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本港氛围逐渐缓和,内地访港游客回升,如何从盲目追求游客数量增长转变到高质量高增值发展,塑造更好的香港游品牌,成为香港旅游面临的另一大瓶颈。一方面,面对日益增长的游客人数,有关当局和业界须不断提高自身接待能力,提供多种措施安排、疏导游客,如去年港珠澳大桥开通初期,由于缺乏及时监测人流,又没有安排足够巴士接驳去其他地区,大桥人工岛又未修建好商场设施供游客购物、食饭,结果导致大批游客滞留塞爆东涌。另方面,香港旅游亦要注重提升游客体验和兼顾本地居民体验,应鼓励多发展高质量旅游团和分流不同景区,此前许多低价团拥挤在土瓜湾和九龙城,不仅让游客体验感大大下降,也对当地居民造成很大影响;再如昨日爆出许多旅游团蜂拥涌进大学校园,远超校园供公众参观的承载能力,如闹出矛盾口角,师生工作学习受影响,参观人士亦感不愉快,因此,相关单位都应加强人流监测和疏导,提升游览质量和体验。

如何持续吸引访港游客,接待好游客,提升游客和居民体验,是如今香港旅游业面临的局限和瓶颈,突破以上发展天花板,才能让香港游再创新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