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東川紅土地風光

昆明東川8月份開始到11月份都是紅土地拍照的好去處,從昆明一路向北,沿著曲曲折折的山路行進150多公里,三個多小時後就會到達一片紅土地。這裡是東川,烏蒙山脈中的低地,這裡常年高溫,水土流失嚴重,圍繞著花石頭村,方圓百里氣勢磅礴地鋪列著紅色土壤,土壤之上種植著蕎、麥、洋芋,還有白色的油菜花,這個季節,油菜花正在盛放,蕎也已然進入收割末期,紅的、白的、黃的,各種顏色鋪滿了連綿起伏的山丘。

昆明東川紅土地風光

有人說,上帝在這裡打翻了調色板,我說,耕作者世世代代在這裡書寫詩句,那順勢而下的山坡被切出一級一級田埂,田埂之中填充各色農作物,這是農人的最美詩意,千百年來不變,變換的是季節的不同色彩。

行走其中,彷彿一頭扎進了一幅濃郁的油畫裡,耕作者的日常,是不經意的驚豔之作,帶給觀者視覺上的衝擊,在光影的作用下,這裡將演繹出最美的圖景。遇到農田裡勞作的人們,他們頂著高原烈日,揮灑著汗水,黑黝黝的皮膚展現勞作的不易。

昆明東川紅土地風光

勞作之不易是有科學依據的,紅土地的形成,是因為在高溫多雨下發育而成,土壤含鐵、鋁成分較多,有機質少,酸性強,土質黏重,屬低產土壤,因而在這之上耕種的農作物,基本都屬於耐酸植物。

農作物經濟價值不夠高,導致了耕作者開始逃離土地,前往城市務工,人們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奔波,留下了越來越荒廢的紅土地,站在高處,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田埂里長滿雜草,紅得不再純粹。

昆明東川紅土地風光

這是兩難的境地,一方面旅遊無法帶動太多經濟發展,另一方面耕作不再是更好的選擇。旅遊發展乏力和農作收入低,導致了紅土地的身影,更多的是在圖片上被窺探,我行進在這樣的土地之上,為了抒情而遣詞造句,為了感嘆而強說憂愁,在這樣的現實面前,都顯得無比矯揉造作。

但不管如何,這裡確實是絕美之地,是勞作帶來的驚喜,給亙古不變乏味的生活增添一抹色彩。

現在,讓我們一起出發。

螺螄田

昆明東川紅土地風光

第一站,抵達螺螄田,這裡的落日最為著名,山丘起伏不斷,這裡的紅土地以小巧多變取勝,落日餘暉下,近處濃豔,遠山如黛。

落日下,遇到了一抹彩虹,掛在遠山之上,遇到了暮歸的勞作者,滿車的蕎枝和土地一樣紅豔,這是田園牧歌,更是山間絕唱。

我要送你一輪明月,照耀著詩和遠方,在山間,在微冷的山風中,一腔詩意給了遠方,我也在遠方,此刻,我們都屬於遠方。

老龍樹與老人

在一個名為樂譜凹的地方,遇到了兩位老人,他們帶著兩條老狗和一隻老羊,坐在紅土之上曬著太陽,老人是紅土地的“網紅”,眾多紅土地的攝影作品中少不了有他們的身影,原先只有一位老人,後來,又來了兩位。

他們配合著人們拍照,象徵性給點模特費,不給也無妨,在人生暮年,終於可以坐下來好好欣賞一下自己勞作一輩子的土地,這是農村人最美好的念想。

千年老龍樹,是一棵冷杉,獨自長在山丘之上,方圓數十里只有一棵,當地人將其奉為神樹,神樹曾枯枝三年,三年後竟冒出新芽,獲得新生,樹下,當地人設了神龕,頂禮膜拜。

昆明東川紅土地風光

老龍樹立在高處,默默護佑著這一方土地,十里之外遠望,巍巍然果如神樹也。

在這裡,總是不經意就跌進了畫裡,當地特有的白色油菜花在這個季節盛開,為紅土地增添不一樣的色彩,我們行走其間,天地小了,心胸大了。

白色油菜花

昆明東川紅土地風光
昆明東川紅土地風光
昆明東川紅土地風光
昆明東川紅土地風光
昆明東川紅土地風光
昆明東川紅土地風光
昆明東川紅土地風光
昆明東川紅土地風光
昆明東川紅土地風光

錦繡田園,適合俯瞰,站立在最高處,眼前是一片無比浩大的田埂,連綿而去數十里,色塊不一,在光影作用下,更顯恢宏。

搜索

  • 昆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