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老街:歲月深處的悠遠回聲

人在歲月中慢慢變老,城在發展中日漸年輕,老城的味道漸行漸遠,心中的眷戀與日俱增。讓我們一起品讀老城老街歷史,留住老城的根,留住老城的魂。

老街幽幽 歲月悠

——千年古街昇平街

作者顧川泰山


泰山老街:歲月深處的悠遠回聲


昇平街是老泰城的一條千年古街。其初,可追溯至泰山廟(岱廟)的設置。岱廟,“秦既作疇,漢亦起宮。”(宋楊億《大宋天貺殿 碑》)此街居於岱廟前,是各方信眾 進城拜廟的必經之路。後唐長興 四年(933年),朝廷宣賜冥福禪院產業地土的《冥福院地土牒碑》中 有載:“(禪院)在岳廟東,其地南至 街、北至馬司徒,東至姜二郎李子 園為隔,東南至槐樹,東北至張中舍。”“南至街”或指此街。(資福寺街先寺后街,因寺而設,又毗鄰寺廟,應非所指)

宋時,此街稱御街,為宋真宗東封泰山時警蹕之地。明嘉靖年間,濟南通判王雲興奉檄修築城池,易土以石,重定四門。再至乾隆十三年(1748年)春,知縣湯任奉旨重修,改四門名:東迎暄、西嶽晏、南泰安、北仰聖。

伴隨著城市發展,此街拓展延伸,功能日漸完善。關於“昇平”街名時間難考,疑為明代以後。《泰山區地名志》(1995年)載:“逢元宵燈會,盛況冠於附近州縣,‘昇平’源此。”昇平即太平,寓意國泰民安,祥和昇平,以吉祥嘉言命名,寄託了人們美好意願。

昇平街是舊時城內唯一一條橫貫泰城的主街、官街。其東至迎暄門(N36° 11′ 30″ ;E117° 7′52″),俗稱東城門,外接迎暄街;西至 嶽 晏 門(N36° 11′ 27″ ;E117°7′23″),俗稱西城門,外與大關街相接;路南與南順城街(東城門內南)、振文街、臥虎街、臥龍街、東施家衚衕、西施家衚衕、通天街、運舟街、南順城街(西城門內南)等相接;路北與運糧街、東迎翠街、東太尉街、西太尉街、西迎翠街、北順城街(西城門內北)等相接,長約800米。因其長,又以遙參亭為界,分為東昇平街、西昇平街。

泰山老街:歲月深處的悠遠回聲


最值得一提的是,昇平街上分佈的古建名勝。

街東首北側是泰安文廟。文廟又稱宣聖廟(宋、金),因廟、學一體,又稱廟學、儒學、學宮、州學(泰安州時期)、府學(泰安府時期)等,亦有以孔廟、孔子廟稱者,是舊時祭祀、教化、肄業共之的重要場所。乾隆二十五年《泰安府志·卷九·學校志》雲:“泰安府儒學,在府治東,本泰安州學。”民國《重修泰安縣誌·卷二·城池》雲:“文廟,在治東門內。”其位置,在今泰山區委、區政府及機關宿舍一帶。“東漢而後,學與廟俱有以也。”(民國《重修泰安縣誌·卷二·輿地志·廟學》)

據史書載,泰安文廟至遲創建於宋開寶初年(968年)。之後歷代屢建屢修,洋洋大觀,殿閣堂廡百餘楹,儼然一處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根據舊志及今人文獻,其格局大致可歸納如下。

整個建築群坐北向南,分左、中、右三部分。中為主體,兩側為附設。三部分自南向北又各具若干院落。中部各院分別有門與東、西部各院相通。

中部:南為照壁(屏牆),建於明隆慶六年(1572 年),沿昇平街設,上嵌“太和元氣”石刻。東、西各設一坊,東曰“德配天地”坊,西 曰“ 道冠古今 ”坊 。四周繚以周垣。坊外各有下馬碑一。向北為欞星門,三間。再北入前院。前院東南有齋宿更衣之所。院中有泮池,上建泮池橋,三橋並列。橋西為碑林,歷代碑刻,多立於此。泮橋西北有井,名曰驅狼井。院正北為戟門,又名大成門,是前院主體建築。戟門面闊五楹,門前兩側立有宋《大觀御書聖作碑》、乾隆二十年(1755年)《御製平定準噶爾告成太學碑》、金《重修宣聖廟記碑》 等。過戟門入中院。這裡是整個建築群的主體所在,建有祭祀孔聖人的大成殿,又名至聖殿,面闊五間,形制巍峨,氣度恢廓,為最高規格的廡殿式建築。殿前有露臺,臺前有甬道,兩旁列康熙御製《孔子四配贊碑》二。院東、西兩廡(廊 房)各有七間。再北入後院。院中有明倫堂,三間。堂上列清順治九年(1652年)頒行臥碑,左右列科貢題名。堂門外有指南碑。堂階下有明《科貢題名碑》二:王華《歲貢題名記》、楊守阯《進士題名記》,明成化年間知州胡瑄立。東、西齋房各五間。迤東有義禮門,前為義路、禮門坊。明倫堂後,舊有明代敬一亭,後改尊經閣,至清代已無跡可尋。其址或為射圃亭,三間。明倫堂北左(東北)為崇聖祠(祭祀孔子祖先五代的祠廟),原在大成殿西南,後改建於此。

東部:前有文昌閣宮。宮北為奎文閣(在義路、禮門坊東、文昌閣宮院內)。再北為書舍院。

西部:前有節烈祠、節孝祠(舊在學宮西,清時移建於此)。北有忠義孝弟祠(亦稱忠義祠,舊在奎文閣南,清代移建於此)。再北為名宦祠(舊在明倫堂東,後移建於明倫堂西)。名宦祠西為鄉賢祠(舊 在 明 倫 堂 西 ,後移建名宦祠西)。二祠前有《簣為山碑》。

文廟前原有社學,明萬曆年間知州任宏烈捐建。堂五楹,東西廈房各三,門樓一座,額曰“聚星堂”,至民國已久廢不可考。

“廟以事神,學以教人。”“自清季停科舉、興學堂,於是廟與學分,使人人各自發展其思想,不復使出於一之舊規矣。”(民國《重修泰安縣誌·卷二·輿地志·廟學》)今岱廟仍存有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 《重修宣聖廟記碑》(原在文廟泮橋西,1973年移置岱廟),元至正九年(1349年)《創塑州學七十子記碑》 (原在文廟泮橋西,1972年移置岱廟),宋大觀元年(1107年)《大觀聖作之碑》(原在文廟泮橋西,1974年移置岱廟),明弘治七年(1494年) 《泰安州重修廟學記碑》(原在文廟,後移置岱廟),作為那段“鬱郁乎文哉”的歷史見證。

文廟西即府署。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改泰安軍為泰安州 ,設 州署於此 ,為府署前身。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州為府,改設府署於此。其面積“地週一十六畝四分有奇。”(《泰安府志》)南起有照屏、大門、儀門、土地祠(儀門東)、戒石亭、大堂、六曹史舍及班房、箭亭等。再北為二堂。堂東有倉庫、官廳,堂西有柬房、承發房等。再北為三堂。東、西為書舍,東南為庖廚;堂後為寢室;寢室東、西為廂房;寢室後有樓,附以廳、房等。署內偏東為經歷司署。署內偏西為司獄署。府署在民國間被棄用拍賣,新中國成立後一度改作泰安縣人民體育運動場,1961年起改建為泰安縣機關大院,今為泰山區委、區政府駐地。

府署西則有侯公祠、趙公祠、城隍廟諸舊址。

侯公祠建於明萬曆(1572年至1620 年)至天啟(1621至1627年)年間,內祀明州守侯應瑜。應瑜,字佩之,河南杞縣舉人,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至天啟三年(1623年)任泰安知州,史稱良吏。其任間,“心切民瘼,改漕米民解為官解。凡差役不以纖毫累裡甲。設養濟院,務使孤貧得所。每躬閱郊原,勸栽樹墾田,力不能者給以牛種。尤加意學校,重修文廟、三賢祠,創建和聖祠,捐俸置田九十畝以養寒畯。”(民 國《重修泰安縣誌·卷六·政教志》)明天啟二年(1622年),劉三才在泰山響應鉅野徐鴻儒發動的白蓮教起義,應瑜派兵予以鎮壓。

趙公祠位於侯公祠北,創建於清順治年間(1644至1661年),祀郡人侍御趙弘文。趙弘文,字東淵,號樸庵,泰安州谷家莊(今岱嶽區範鎮谷家莊)人,官至廣東道御史,為明、清之際泰安名士。李自成大順軍佔據泰城時,趙氏曾密謀變亂,聯合高桂等人殺死大順軍防禦史及其部將10餘人。隨後被捕,在押解途中李自成兵敗,弘文僥倖得以脫身返回故里。清順治二年(1645),應詔出仕,先任廣東道御史,後改巡按蘇松等處治海綜核將領。任間,剛直不阿,頗有清名。後因調降辭歸故里,居住在泰城梅花館(老縣衙西南全福街),終日以詩文自娛,著有《光碧書稿》《蒙難紀略》等。康熙十二年(1673)卒,葬於祝山之陽,今墓址尚存。


泰山老街:歲月深處的悠遠回聲

城隍廟位於侯公祠西,今軍分區教導隊院址,約創建於唐,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重修,邑人李汝桂為記。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拓建,知縣程志隆為記。時有大殿、寢殿、兩廡、露臺、戲樓、齋 堂、道院等。據清《會典》,各府、 州、縣 建 城 隍 廟 ,令 有 司 歲 時 致祭。民國間祀廢黜,改作和聖小學。城隍是民間信仰中的重要神祇,發端於《禮記》中水庸神。水庸即溝渠,古代城邑多有護城河,故城隍先以城市保護神的名義出現,後職能不斷強化,對於治安、旱澇、兇吉、功名甚至冥事等均能定奪。明代敕令各級官員赴任時,要在城隍廟前宣誓,有的甚至要宿於廟內,於夜深人靜之時,聆聽神之教諭。官懼城隍神,城隍廟便成為老百姓心中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的地方,且多詭譎之事。明邑人宋燾《泰山紀事·人集》有“城隍靈異”紀 事,且雲:“郡城隍祠最靈顯,祠旁居民常於夜半聞拷訊之聲。”著實讓人悚然。

城隍廟大殿東原有昭忠祠,創建於清嘉慶三年(1798年),內祀同年出師川陝等處的陣亡將士,至民國已圮。

再西為二公祠。位於昇平街北,東迎翠街、東太尉街之間。祠內同祀濟南同知翟濤、青州同知王簡二公。“同知”為知府的副職,二人以副職得以立祠享祀,很為罕見。舊志雲其“以佐職權,政能遺甘棠之愛,為可貴矣”。王簡曾總督泰山香稅,民眾得其實惠。翟濤曾於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起受巡撫朱衡委派重修東嶽廟、酆都廟,創建岱宗坊並山上石坊。李欽《重修酆都廟記》中記此盛事:“廟西登嶽之路,復建岱宗坊三楹。自此以至嶽頂,地方凡八,又皆立坊以表其名,而各揭聯以壯其景,金碧煌偉,映照山河,由是泰山之偉觀愈益增矣。”泰山入口處“登高必自”碑即出自翟氏。然其亦有一事有損光彩。岱頂大觀峰唐摩崖東原有宋摩崖碑,上原有宋真宗東封泰山時《御製功德銘》,翟氏在其上大書“德星巖”,將其鑱(chán)毀,為歷代詬病。今祠址闢為公園。

再西為遙參亭,其前為雙龍池,其北即岱廟,與南面的通天街共處一條軸線上。

遙參亭西為朱公祠。創建於清康熙年間,祀州守朱麟兆。麟兆,字石安,盛京人,清康熙十年(1671年)任泰安州知州。其任間多惠政,且廉潔嚴正,人不敢幹以私,時有“包龍圖”之譽。離任後,泰安士民建祠祀之。後祠頹圮,移奉于徐公祠內,遺址由商民租賃。1957年改建為泰山影 院 ,今為商鋪。

朱公祠西為徐公書院,創建於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初為徐公祠,祀州守徐肇顯,徐公固辭,遂改為徐公書院。有邑人趙國麟《徐公書院記》。肇顯,字宜菴,山陰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知泰安州。民國《重修泰安縣誌·卷六·政教志》雲其“多惠政,尤留心學校,設義塾以訓良秀,貧士輒捐俸給之。”在任期間,興利除弊,深得民心。

再西已至昇平街西首西城 門 。城門內設甕(wèng)城,即依城牆修建的半圓形護門小城,也可視為城牆一部分,為舊 城 防 御 設 施之一。

甕 城 內 有包公祠,又稱三公 祠 。始 建 不詳,祀宋孝蕭公包拯(舊志雲其曾為奉符令,政聲卓著)。清雍正元年(1723年)重建,增祀傅鎮邦(清順治年間知州)、張迎芳(清康熙年間知州)。民國間又置貪官馮汝驥鐵像於祠外。

馮汝驥 ,河南人 ,民 國 三 年(1914年)起在泰安任縣知事(縣 長),期間貪婪成性、斂佔民財、刮地三尺,搜刮民脂不計其數,僅稅契(又稱驗契,百姓民國以前的房產、土地等契約,需重新報官府驗訖,方為合法憑證)一項便貪汙“四五十萬金”,被民眾稱作“刮皮縣長”。時有民謠:“馮汝驥,坐泰安,土地加稅房扣捐。”又傳:“馮汝驥他娘嚥了氣兒,老百姓都送弔喪費兒。”可見民憤之大、民恨之切。時有名士葛延瑛(肥城人,清末舉人,民國《重修泰安縣誌》監修,時任山東省參議員,後曾任泰安縣財政處長)挺身而出,先是聯合眾鄉紳向省對其彈劾無效,又隻身赴京舉報,使馮終以褫(chǐ)職(革去官職)。可見泰安民眾不畏強權、鞭撻邪惡、眾志成城的正義民風。馮氏去後,由紳士王衡齋倡議,泰安民眾自動集資,每人出錢一文,為馮氏鑄鐵像以述其罪。此鐵像高約120釐米,腿跪地,手高舉,各託一隻元寶,全身上下鑄有金錢花紋,喻其貪婪。此像於民國六年(1917年)先置於雙龍池前,面向通天街。時新任縣令曹光楷(馮氏老鄉)怒逮王衡齋,致使王氣急而死,並命人將鐵像埋於地下。民國十二年(1923年),鐵像被民眾掘出復立原處。後來據說是馮汝驥本人又出面僱人將鐵像偷埋於地下。民國十七年(1928年),兩次被民眾掘出立於原處。民國二十年(1931年),經士民公議,置鐵像於包公祠前,一廉一貪,以警世人。其右則是晚清知縣何毓福的德政碑(何氏任泰安知縣間,公正廉明,生擒太監安德海,民眾於此樹碑以頌其名)。時趙正印(字新儒,泰安名士)撰聯曰:“這裡是包老祠堂,願我賢長官,後來者與古人齊美;門前即秦檜鐵像,勸他害民賊,何苦在無佛處稱尊。”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春,解放泰城之役打響,戰火後鐵像又不知所蹤。一說炸西城門時翻埋於地下;一說鐵像臥埋於包公祠瓦礫中,後被人砸成鐵塊,賣給了許家鑄鐵廠 。今岱廟仍存有民國二十年(1931 年)趙新儒撰、韓玉田書《馮汝驥鐵像記碑》。

舊時的昇平街還有不少石牌坊。除今天還能見到的遙參亭坊,在街西首原有明蕭大亨進士坊、蕭大亨恩褒坊,街道東段府署前原有明孝廉舉人吳僖科第坊,街東首文廟前原有文廟坊等,民國間均廢。牌坊也稱牌樓,既可跨街而立,為表彰功勳、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義,也可立於宮觀寺廟前,彰顯地名屬性等,為古泰城的一大建築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