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扶贫小车间 脱贫大作为

漳县:扶贫小车间 脱贫大作为

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进程中,漳县通过创建扶贫车间,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激活当地内生动力,提高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使群众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有了稳稳的助推器。

“一个月给我们两千块钱,平常活多加班的话,另外单算,家里忙的时候我们就回家去忙几天,闲了就来上班,我很喜欢家门口的扶贫车间。”今年40多岁的林永香埋头忙碌在生产线上,缝纫机“嗒嗒嗒”作响,各色布料“游走”在手指与机针之间缝制成一双双袜子和鞋垫,扶贫车间的复工让她吃上“定心丸”。

漳县紧紧抓住建设扶贫车间的机遇,积极引进符合本地实际的劳动密集型项目入驻,探索出了一条以扶贫车间为载体、把扶贫与扶智有机结合,帮助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的“造血式”扶贫路子。目前,全县16家扶贫车间中,已有13家复工复产,带动农村劳动力266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57人。

扶贫车间入驻乡村后,采取保底+业绩的模式,实现每个员工都有稳定、可靠的收入。正是有这样一批扶贫车间落户乡村,安排了就业,增加了收入,发展了经济,有力地推动了脱贫攻坚,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努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漳县实行“月调度、两月一分析”机制,落实“一对一”作战清单,逐村逐户查找梳理短板弱项。深入研判疫情影响,紧盯395户未脱贫户,制定完成了“一户一策”动态调整计划;紧盯418户脱贫监测户,建立监测和帮扶机制,制定完成了巩固提升计划;紧盯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细化完成“一人一案”帮扶措施,做到不漏户、不漏人、不漏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