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迪拜糧食問題,袁隆平迪拜沙漠種“海水稻”每畝產超500公斤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出現使得中國人民遠離飢餓,這項技術袁老並沒有私藏而是把技術推廣到全世界,解決了60%的世界人口生存問題。如今袁隆平老先生已經88歲了,他依然奮鬥在農業前線中,還在鑽研水稻技術。

解決迪拜糧食問題,袁隆平迪拜沙漠種“海水稻”每畝產超500公斤

提起迪拜,大家第一印象就是有錢,可是就算是再有錢也免不了飢餓問題。迪拜擁有著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級的帆船酒店,是中東最富裕的國家。迪拜屬於熱帶沙漠氣候,晝夜溫差在30℃以上,沙漠土質有機含量低,不能保證水分不滲漏不蒸發,在沙漠上種植水稻看起來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前段時間,從迪拜傳出了好消息,在沙漠種植水稻成功了。此項技術的成功不得不提一個響噹噹的人物袁隆平老先生。原來今年1月份袁隆平先生和他帶領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受迪拜酋長的邀請,在迪拜的熱帶沙漠裡進行培育水稻實驗,應用“四維改良法”,經過五個月的生產試驗,其中一畝地最高產量達到每畝500公斤以上。

解決迪拜糧食問題,袁隆平迪拜沙漠種“海水稻”每畝產超500公斤

其實沙漠種植技術在中國很早就出現了,就在前年由重慶交通大學教授易志堅帶領的團隊就在內蒙古阿拉善地區用25畝實沙漠進行實驗,他們成功的在沙漠裡種植了70多種農作物。

解決迪拜糧食問題,袁隆平迪拜沙漠種“海水稻”每畝產超500公斤

拿沙漠種植這件事來說,它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遠遠大於它的經濟效益。沙漠種植,能防風固沙,對溼度、溫度都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對減輕自然災害更是有大大的幫助,還能解決人口增長所帶來的糧食壓力問題。向這些為了世界獻出自己的青春年華的科學家們致敬,謝謝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