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古代教育特點中的學校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這一觀點?

是樹洞鴨


不光是古代,在早些時候的當今,農村學子從小到大能夠參與家裡的農田勞作的都不算多。為何?″學而優則仕”,大多數窮苦學子都是希望通過讀書考取功名(考大學)這條路改變窮苦的命運。可以說,整個一生的命運都押注在了讀書這條路上,因而一心專注於讀書這點就不難理解。

而古代的官學教育,就是為統治者培養治國安邦的管理人才的,也就是為國家培養官員的,培養出來又不是讓去幹體力活。古代的教育不重視勞動教育,這跟古代選拔人材的制度有關,″科舉取士”,只有飽讀詩書才有可能通過層層篩選直登龍門。所以,古代的教育,只要求”一心只讀聖賢書”就OK!


打雜的老魯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是奴隸社會教育的特點。

奴隸社會的教育的主要特點:

1.古代學校的出現和發展

原始社會末期,由於社會生產力得到進一步發展,人類有了剩餘產品,可以供養一部分人不用直接參加生產勞動而專門從事文化教育事務;並且國家和階級出現後,也有一大批社會公務人員和官吏需要專門的機構進行培養;特別是知識的積累與文字的出現,為學校的產生及發展提供了內容和手段。於是,學校便應運而生。

我國奴隸社會的學校有:庠、序、校、學等不同級別和性質的名稱;禮樂射御書數已經成為當時學校主要的學習內容。

古希臘的學校教育

教育自身成為獨立活動領域。教育從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分化了出來,出現了古代學校,即產生了專門的教育機構──古代學校,出現了專門從事教育活動的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古希臘雅典當時有兩類初等教育學校:文法學校和琴絃學校。男孩7歲入學。學校是私立收費的。學校同時自由入學,可以進兩校,也可先入文法學校,再入琴絃學校。教師待遇低下,社會地位有如手工業者,不受重視。兒童每日上學均有教僕相伴,以免途中接觸不良影響。兒童在文法學校學習閱讀、書法、計算。絃琴學校主要學習音樂、歌唱和吟詩(荷馬史詩),年長的學生可以學習琴絃和吹笛,培養美感、節奏感、旋律感,滌除邪念,培養德性。無一定修業年限,一般在7-14歲之間。採用個別教學法,注重機械背誦,常實施體罰。

2.教育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我國古代就有“學在官府”之說。奴隸及其子女是無權進入學校學習,只能在繁重的勞動中學習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

3.學校教育和生產勞動相脫離

教育內容豐富起來了。隨著科學和藝術的產生,學校的教育內容得到充實,崇尚書本知識,但是輕視生產勞動知識,輕視體力勞動。學校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學校的教育方法側重呆讀死記,主要採取個別方式。

教育具有了階級性、等級性、狹隘性。私有者、剝削者、統治者、腦力勞動者得到接受學校教育的機會。學校被利用為壓迫人民的工具,不具有培養生產工作者的職能。另一方面,廣大勞動者子女依然在生產、生活中受教育,學習手工勞動的經驗、技能。 統治階級學習的是“治人之術”而不事稼穡,勞動人民又無權入學,學校教育的內容與形式都與生產勞動沒有關係。


小千晨的文房


這個主要是由古代的學校教育的使命及定位不同造成的。

教育的教在甲骨文中是這個樣子。

左邊一個孩子,手裡拿著六爻,右邊一個人拿著棍子在管理。六爻與生產勞動本來就沒有關係。

誰有資格去接受這些教育呢?貴族子弟。

學校一開始就是為了培養這些貴族子弟而開設,為什麼要培養貴族子弟呢?

因為周朝疆域擴大,需要很多的官員。學校當時就是為了培養管理四方的官員而設立,所以這個和生產勞動沒有關係,只是為了培養管理者。

周公的校規是很嚴格的,他強調思想統一和行為統一,如果有人違背,最嚴重的程度是處死。

所以學校一直是貴族的特權。


周王室敗落之後,進入春秋戰國時期,人口迅速增長,大型的諸侯國的體量和滅商之時的周王室的體量差不多,甚至更大。

這個時候也需要大量的人才,此時需要管理人才,也需要能夠作戰的人才。

所以包括孔子的私學在內都強調全面發展,強調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目的還是為了培養士,也就是幫著諸侯國管理國家的人員。

他們特別重視品行的目的不是為了培養人而是為老百姓作示範,有效進行教化。因為他們定位的目標還是管理者,自然不會重視生產勞動。

後來學校進一步扁平化,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學校學習,但是學校培養管理者的目標還是沒有改變。此時的學校培養的是準備參加科舉考試的人員,雖然不同周公時期的學校的學習者可以成為百分百是管理者,也不同與孔子時期的大部分學生可以出仕,此時或許只有少數人可以成為管理者。

進入學校的人員不限於貴族,也有平民,但是他們的主要目標還是想成為管理者,而不是勞動者。這是古代教育和現代教育的本質區別。

所以古代教育培養人才的方向不是培養普通大眾,而是培養管理階層甚至是貴族,這就決定了古代教育以及古代的學校對勞動教育的輕視甚至是無視成了一種本能。

在孔子時代還注重全面發展,到了科舉時代,特別是文科取士比武科取士來的高貴的宋代之後,文化知識的學習進一步突顯,甚至手無縛雞之力的學生成了一種常態,當這些人如果成了科舉的勝利者,那就成了管理者。如果成了失敗者,他們連基本的生活生存能力都會成為問題,所以還有這麼一句話,百無一用是書生。明清小說中有大量這樣的群體描寫。


所以並不是古代的學校刻意輕視勞動教育,而是由當時學校的培養目標決定的,他們培養的是管理者,而不是勞動者。他們不是在培養人,只是在培養”士“。現代的學校教育在培養”人“。這就是本質區別。


知常容


一般來說,古代教育集中表現為經文教學。況且會根據統治者的喜好而改變側重點。那是的各類人的的排名就是“士農工商”。而從事最能刺激生產發展的商業活動的商人,地位低下。就導致中國古代的科技發展一直是屬於實用型的。基本上都是幾代人的經驗的積累而換來的,其中包括農業的生產。所以說古達教育和生產勞動脫離比較嚴重,前期對於社會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但是後期偏離主旨後,就嚴重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杜大逗


古代教育的開始標誌就是是從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學校的出現,父系地位逐漸變為主導地位時,不像母系氏族的教育相對公平,只要想學,人人都可學習,而且母系社會更加原始,學習內容也相對貧乏,目的也都是為了給氏族培養子民,也沒有出現文字,但是到了父系,他們更注重血緣嫡親,開始壟斷教育,採取世襲制,把教育和財富都握在手裡,當財富資源多了,他們也就開始培養勞心勞力者,自己就免於勞作,到了古代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時期,由於教育壟斷,奴隸沒有人權不能夠學習,而平民上不起學,學習變成了地位的象徵,而貴族是不用學習與生產勞動相關的知識的,他們更偏向於學習六藝一類相關詩書禮儀,倫理道德方面的知識。


SweetJuice橙


這個觀點我非常贊同,無論是中國古代的教育模式和歐洲古代的教育模式確實都與社會生產相脫節。

咱們先從咱們古代開始講起,咱們中國古代的教育有這三個特點。

學校教的不能應用於實際生產

這個觀點從我們中國的夏商周時期舉例子,那時學習是貴族子弟才有權利享有的事情。而且當時他們學的主要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除了這六樣,也沒啥別的了。禮就是禮儀、樂是音樂、射是射箭、御是駕車、書是讀書識字、數是數學計算。這其中唯有兩個技術性的技能就是射箭和駕車,然而,這兩個技能貌似都不能用於社會生產吧。而那個時代數學可以說純粹是用來算賬的,根本不是像現在這樣任何的理工科建設都離不開這門學問。如果說你想要獲得社會生產的技能,那麼你在那個時代還是要親自到民間去實地學習,在學校裡是學不到任何關於社會生產的專業技能的。

學校裡傳授的盡是忠君思想

這一點我們拿漢朝來舉例,大家都知道漢武帝推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當時漢朝的太學和地方的官學、私學等各種各樣的學校都相繼發展,並且都形成了以儒家經典為核心的教學模式。並且漢武帝推崇以儒學選士,這就導致了無數學子就奔著儒家經典去學習。用官祿來引誘學子們潛心研究儒家的學問,使學子們的忠君思想在大腦中根深蒂固,其本質是為了維護統治。然而就算是把那些儒家經典學的倒背如流,又能對社會生產產生什麼幫助嗎?只講什麼社會道德,而不對社會生產付出實踐,能使國家強大嗎?

會寫文章就能管大事

在古代,只要你詩寫得好、詞寫的好,你就可以得到了重用。因為在統治者的眼裡會寫文章就等於有才,有才就等於能被委以重用。於是一個會寫詩詞的人,不管他有沒有什麼工作實踐經歷。都可以被委以各行各業的重大建設事件。這種行為就類似於讓現在的文科畢業生去負責設計高樓大廈一樣,不是說不可以,但是這種事情讓一個專業建造高樓大廈的人去做,不是更好嗎?然而在古代沒有這樣的培養機制。那時的唯一舉措就是你有才華,你會寫詩詞,那麼你啥事就都可以幹。

談完中國,咱們再來簡單的談一下歐洲古代的教育。

歐洲古代的教育模式

在歐洲古代的教學中,大多是學習怎麼去敬拜神、以及各種各樣關於神的理論。雖然在歐洲古代有專業分工,但是那時候是神學至上的。在歐洲有了大學之後,如果你想混的好,大學必須學神學。如果能為了教會和上帝而服務,那麼將會是一個人一生最大的榮光。同時也意味著會獲得社會的普遍尊敬。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神學的認識越來越清楚,明白了這門學問並不能給社會帶來什麼,於是現在縱觀全世界開展神學專業的學校也寥寥無幾了。

總而言之,把古代教育與生產模式相脫離這句話用在中國古代還是歐洲古代都是相當適用的。古代人更傾向於去培養人的道德,而忽略了社會生產發展這一客觀實際問題。這些教育制度讓學生以忠君或忠神為目標,不重視不同領域的不同選拔。能充分為社會生產做出貢獻的專業性的技能人才,學校裡幾乎是培養不出來的。


鼠跡世界史


古代教育集中表現為經文教學,況且會根據各朝代統治者的喜好而改變側重點。當時社會地位的排名是“士農工商”。而從事最能刺激生產發展的商業活動的商人,地位極其低下,導致中國古代的科技發展一直是屬於實用型的。基本上都是幾代人的經驗的積累而換來的,包括農業和手工業生產,例如師徒或家族傳承。簡而言之大多數學生寒窗苦讀只為博一個功名和前程。所以說古代教育特點中的學校教育和生產勞動脫離比較嚴重。理論思想很先進,但實際生產勞動中缺少核心生產力,技術型勞動力等眾多的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素。


冷笑人1990


我覺得古代的教育和勞動不是脫離的!古代一直以來有耕讀的傳統,古代許多讀書人都不是像現代一樣只讀書,往往白天耕作晚上讀書!所以還出現瞭如鑿壁借光、囊螢映雪等故事!古代有很多親躬的人,如范仲淹!


一個人獨白


一世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