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社会为什么奸臣更得宠?

我爱中国


一下是个人理解:

1。皇帝昏庸的多,喜欢听好听的话,很少有明君能明辨每一句话的真伪。你要想他后宫的人对他说好听的话,身边的人为巴结他也一定对他说好听的话,所以说皇帝有时候是悲惨的,因为他没朋友。

  

2。奸臣一般都有一定的功绩,而且这个功绩没准和皇帝有紧密的联系,可能是皇帝不能正大光明的做的,而他们能做到。  他们都能做一些投皇帝所好的事情。就例如乾隆皇帝身边的和珅。

  

3。忠臣的权利和皇权的冲突,俗话说“功高盖主”,这是皇帝最忌讳的事情。就算是忠臣一旦你威胁到他的地位,他就会要巩固皇权为理由来制衡你或者清除你。而这样就最好用到忠臣的反派势力奸臣,让他们相互制衡坐收渔利。

  

    或者说用奸臣的力量清除忠臣,但这是昏君的做法。

4。至于忠臣的昭雪呢?封建的社会皇帝永远是对的,他不能错,所以对忠臣的昭雪通常是杀掉奸臣,其实大多的昏君是这样的,证明他的英明。


各类信息


题主想问的应该是中国古代社会为什么奸臣更得宠,所以问题名称可能有些问题,因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而中国古代由于专制集权的体制无法产生资本主义,所以用帝国主义社会来形容中国古代社会就有些不太妥当。

但这个问题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社会的问题永远都是人的问题,只有把人性剖析清楚了,社会问题也就分析清楚了。

所谓奸臣,必然是大能而无德,因为没有能力的人当不了奸臣,有德行没有能力的人也当不了奸臣,而既有能力又有德行的人常常是不为人所容的。


君主专制体制的弊端就在于把近乎绝对的权力交给一个人,而且这种权力还是通过世袭而得的。

然而人性是不可靠的,人也不能保证绝对可靠,在权力世袭的体制下,谁也无法保证世袭而得到权力的君主是一个可靠的帝王。

人都喜欢听好话,皇帝也是人,所谓忠言逆耳,既然不好听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听呢?

倘若继承权力的君主是一个平庸之人,那么奸臣就有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了,即便他们明知道自己唱的是丑角,可能遗臭千古,也要好好把这台戏演下去。

北宋时期,就有一个叫丁谓的有才能无德行的大奸臣,他利用迷信来愚弄皇帝,又勾结太监,残害忠良,能做到这一切既展现了他无德的一面也表明了他有能的一面。

宋代掌管全国财政大权的部门统称为三司--盐铁、度支、户部,这些部门的日常公务极为繁忙,每天产生的资料和数据也是海量的,而且几乎都是纸质的。

对于那个没有计算机检索的年代,要想查资料是极为困难的,但这对丁谓这个人才来说都不是事,而整个朝廷也几乎只有他能够高效地处理全国的事物。

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弄清了全国的财政状况,编订了一本作为全国税收和财政收支基本依据的书,以此解决了宋代的财政管理问题。

如果仅仅描述到这里,那丁谓一定只一个能臣的形象,但仅仅做个能臣是无法让其满足的,能臣也有欲望,对于权力和财富的诱惑有多少人能抵挡呢?

要想做一个奸臣,首先要当一个能臣。


还有一个奸臣就更加有名了,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严嵩,他可是一个被后世盖棺定论的一个大奸臣,但毫无疑问,他也是一个大能臣。

而严嵩侍奉的是善于玩弄权术的嘉靖皇帝,这俩人可谓是最佳拍档。

嘉靖皇帝绝不是一个平庸的皇帝,虽然他沉迷于修仙而不上朝,但无论朝廷和国家都没有出什么大乱子,这基本上都源于嘉靖和严嵩两人配合的好。

首先严嵩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再加上他的儿子严世蕃比他更加聪明,他和嘉靖皇帝可谓是心有灵犀,他完全懂得皇帝心里想的是什么。

嘉靖和严嵩是有感情的,嘉靖也明知道严嵩做了不少残害同僚,贪污受贿的事情,但嘉靖皇帝对这一切都是默许的。

对于嘉靖这样一个一心修仙的皇帝来说,只要大臣没哟威胁到皇权他就不在乎大臣以此牟利,更何况他和严嵩是有感情的,而且严嵩也是治国理政的一把好手。

嘉靖权术玩得好,严嵩也明白,所有的权力都是皇帝赋予的,只有依附于皇权才有利益可得,他也不会背叛嘉靖。

严嵩最后还是被嘉靖皇帝清算了,因为他的欲望膨胀得太厉害了,满朝大臣甚至连嘉靖都无法容忍了,所以嘉靖最后杀了严世蕃,但没有杀严嵩,毕竟这俩人是有感情的。


其实能臣和奸臣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有能力的人,区别就在于,能臣心中有国,奸臣心中只有自己。

严嵩的倒台和奸臣的名声就在于他用自己的能力为非作恶,危害国家和社会,这完全是一个有能而无德的大奸臣形象。

再来谈谈一位能臣--张居正,张居正的名声可比严嵩好太多了,但张居正也不是一位清官,更不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但他的确是一位有能力的人,而且用他的能力治理国家,造福苍生。

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英雄戚继光,他在道德上也不是那么完美,他也逢迎媚上,贿赂上级官员,但这种行为在那个时代不得不说是一种变通,没有这种变通戚继光也难以获得朝廷中央官员的支持做出那些伟大功绩。

要想作为一位能臣而不成为一个奸臣,并非要有多高的道德要求,但必须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而且要在事业上拿出成绩。

无论是张居正还是戚继光在道德上都有瑕疵,但两人都名流千古,这就是因为作为一个能臣不能像严嵩那样只为自己的利益而翻云覆雨,还要做出一些有利于国家,造福苍生的事情。

张居正不能算是一位清官,但他没有完全陷于为自己谋利的狭隘,他还有为国为民的政治理想。


奸臣能够讨皇帝欢心那是必然的事情,因为奸臣是能够为皇帝的私利所用的人,皇帝想要做的事情和想要的东西,只有奸臣有能力也愿意去办到,而那些所谓的忠臣就显得不那么友好了。

他们总是把那些圣贤的教条用来限制皇帝的自由,用那些道德的条条框框来恶心皇帝,自然不招皇帝喜欢。

大名鼎鼎的清官海瑞,最终也只是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吉祥物,没有得到重用,对于专制君王来说,和一个没有道德瑕疵,过于正直的人来说是一件不太愉快的事情。

然而和奸臣相处久特别愉快,皇帝也很容易和奸臣产生感情,一旦奸臣获得了有皇帝感情基础作为支持,那么以此牟利就极为方便了。

然而正是这种真实而又虚幻的权力,让那些能臣走上了奸臣的道路,残害忠良,为祸天下。


天上人间文史鉴


天下人都知道某人是奸臣,但唯独皇帝不知道,反而认为某人是个好人,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皇帝都是傻子?

奸臣和珅

比如唐朝德宗时期的宰相卢杞,不仅长得其丑无比,人品也卑劣得无以复加。他瞒上欺下,排斥异己,陷害忠良,坏事做绝。卢杞最终被弹劾贬官,但德宗一直很想念他,于是就趁着大赦天下的机会,想把他调回朝廷重新任职。

但德宗没想到的是,提拔卢杞的诏书还没发出去,就遭到了大多数朝臣的强烈反对,最后不得不收回成命。

德宗虽然从了众议,但心里始终不是很爽,于是就想找人唠一唠,排解一下心情。

他把宰相李勉叫到宫里来,问他:“天下人都说卢杞是个奸臣,但为什么朕看不出来呢?”

李勉答道:“正是因为天下人都知道,而唯独陛下不知,所以卢杞才真的是个奸臣啊!”

德宗听了之后沉默不语,一整天都没有再说过话。

奸臣高俅

后来,唐德宗又跟宰相李泌(《长安十二时辰》里李必的原型)谈话,说:“朕觉得卢杞这个人,还是不错的,为人很清廉,也很耿直,只不过学问不高。别人都说他是奸臣,但朕却看不出卢杞有什么奸诈的地方。”

李泌不客气地说:“建中四年,泾源乱兵哗变,陛下巡幸(出逃)奉天,如果陛下能早一点儿觉察到卢杞的奸诈,哪里还会有建中之祸呢?礼部尚书李揆,因为与卢杞政见不合,卢杞便让他出使吐蕃,可怜李揆都70多岁的人了,勉强回来后就病死了;颜真卿骨鲠忠臣,因为得罪了卢杞,被他派去出使李希烈,结果惨死贼手,卢杞作的恶还少吗?”

德宗张了张嘴,却说不出什么话来。

隋炀帝和萧皇后

李泌接着说:“其他像宰相杨炎,被卢杞构陷致死。陛下在奉天时,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千里救驾,卢杞妒忌他的功劳,阻挠不让他与陛下相见,结果导致怀光愤而反叛,这些都是卢杞欺天罔人的铁证!”

德宗舔了舔嘴唇,说:“爱卿所言,有些的确是事实。但杨炎这个人对朕大不敬,看待朕就如同看待三岁小孩子一样,他提议的事项,如果朕同意了,也就没事了,一旦朕不同意,他动不动就以辞官相威胁,搞得朕很是难堪。再说建中年间的祸乱,你之前也应该听说过桑道茂的预言,乃是朕命中该有这场劫难,跟卢杞没什么关系吧。”

奸臣严嵩

桑道茂是当时有名的方士,曾劝说德宗修缮奉天城,加高加固城墙防御。当时德宗不解其意,等到泾源兵乱、自己逃到奉天避难的时候,才明白之前桑道茂的深意,故而一直都以为这是天意使然。

桑道茂者,大历中游京师,善太一遁甲五行灾异之说,言事无不中。代宗召之禁中,待诏翰林。建中初,神策军修奉天城,道茂请高其垣墙,大为制度,德宗不之省。及朱泚之乱,帝苍卒出幸,至奉天,方思道茂之言。时道茂已卒,命祭之。——《旧唐书·方技传》

李泌对此嗤之以鼻,对德宗说:“命运之说,都是事后诸葛亮。命运是人创造出来的,不应该盲目相信命运。当初夏桀曾说:难道我的命运不是由上天决定的吗?商纣王也认为自己有天命护佑,结果两人不都同样身死国灭了吗?陛下如果相信天命,那和桀纣那样的昏君有什么两样呢?”

德宗老脸一红,不好意思地对李泌说:“多谢先生教我!朕以后再也不信命运之说了。”

帝尝从容言:“卢杞清介敢言,然少学,不能广朕以古道,人皆指其奸而朕不觉也。”对曰:“陛下能觉杞之恶,安致建中祸邪?李揆和蕃,颜真卿使希烈,其害旧德多矣。又杨炎罪不至死,杞挤陷之而相关播。怀光立功,逼使其叛。此欺天也。”帝曰:“卿言诚有之。然杨炎视朕如三尺童子,有所论奏,可则退,不许则辞官,非特杞恶之也。且建中乱,卿亦知桑道茂语乎?乃命当然。”对曰:“夫命者,已然之言。主相造命,不当言命。言命,则不复赏善罚恶矣。桀曰:‘我生不有命自天。’武王数纣曰:‘谓己有天命。’君而言命,则桀、纣矣。”帝曰:“朕请不复言命。”——《新唐书·李泌传》

从唐德宗与李勉、李泌的对话可以看出,之所以会出现“天下都知道某人是奸臣而唯独皇帝不知道”这种事情,至少有以下五点原因:

奸臣魏忠贤

其一,奸臣善于伪装,在皇帝面前往往表现出艰苦朴素、严谨正派的一面,皇帝都是深居简出,对外面的舆情不太了解。所以唐德宗才说卢杞“清介敢言”,是个好人。

其二,皇帝不在乎谁是奸臣,他只在乎谁是忠臣。奸不奸的其实无所谓,皇帝只在乎大臣忠不忠。卢杞虽然对政治对手打击报复,手段卑劣残忍,但他对皇帝表现得忠心耿耿。泾源兵变的时候,卢杞是第一个翻墙逃出皇宫,跑到奉天追随德宗的,所以唐德宗认为卢杞只不过是学问差了点,没啥大毛病。

第三,奸臣往往善于逢迎拍马,让皇帝非常舒服,而忠臣则直言进谏,很容易“犯上”,让皇帝很不爽。杨炎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宰相,但是他表现的太强势,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皇帝只能听从不能反对,导致皇帝也很讨厌他。而卢杞则像个哈巴狗一样,皮滑毛顺,让皇帝感觉很舒服,故而深得宠信。

第四,奸臣害人,往往以公道的名义,让人事前事后无可辩驳,皇帝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对。比如卢杞陷害杨炎,就是以杨炎把自家的房子卖给了河南尹赵惠伯,卢杞指使亲信举报杨炎从中渔利,从而夸大其词,将一桩经济案件上升到了政治案件的高度,从而扳倒了杨炎。他陷害颜真卿,是借口颜真卿三朝元老,德高望重,必能劝降李希烈,故而派他去送死;折腾70多岁的李揆出使吐蕃,是以李揆是礼部尚书,通晓礼仪,而且岁数大了老成持重。排挤李怀光,是以军情紧急,没有闲工夫赐宴犒赏为理由。

这些理由在旁观者看来都是陷阱,但在皇帝看来却是合情合理的,因为臣子本来就是为皇帝服务的嘛。

除了这四点之外,其实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奸臣往往也很有能力,很会替皇帝办事,而且只考虑皇帝的感受,从不顾忌百姓怎么样。唐德宗时,朝廷财政困难,卢杞就想出各种办法,从民间大肆敛财,虽然搞得民怨沸腾,但也成功地解决了朝廷的一时困难,让德宗得以继续享受奢侈的生活,所以很受皇帝的信任。

奸臣得宠,是古代帝制时代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必然产物。毕竟像李世民那种英明神武的皇帝是很少的,大多数皇帝都是平庸之辈。庸君通过奸臣来控制政局,奸臣通过献媚皇帝来获取政治利益,双方一种结合紧密的政治同盟关系,很难打破。所以卢杞即使被贬了,德宗还是时时想念他,想把他调回来重新起用。毕竟皇帝也是人,身边有个臭味相投、会说话会办事的人是很难得的。





易述浮生


帝国主义社会奸臣更得宠,奸臣往往也是权臣,是皇帝身边的红人,陷害忠良,无恶不作,混的是如鱼得水,风生水起,祸国殃民,遗臭万年。

一、奸臣都善于拍马屁

历朝历代的奸臣都擅于察言观色,审时夺势,见风驶舵,都是心理学专家,没事爱研究皇帝的喜好,说好听话,赞美皇帝,就拿乾隆皇帝来说,他写了好多的诗,但现在留下的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但乾隆每每写完,和坤马上夸奖是好诗!好诗!好诗!使得龙颜大悦,让皇帝听了特有成就感,拍的舒服。哪个人不愿意听好听话呢,皇帝更是。奸臣会拍马屁,善于拍马屁,拍的恰到好处。

二、帝王御政的需要

每个朝代的朝庭各势力明争暗斗,奸臣也好,忠臣也好,遇到朝政的事情时,总是意见不统一,奸臣和忠臣是水火不容,往往意见相反,两派或几派势力相争,这是是帝王愿意看到的局面。这样,利于帝王驾驭群臣,利于统治。

三、奸臣也有一定能力

也不是所有的奸臣都只会拍马屁,有一些还是有一定能力的,奸臣蔡京,横行霸道,贪赃枉法,害的民不聊生,就这样一个坏蛋,他书法一流,皇帝也爱好这个,志趣相同,容易成为好朋友。奸臣和坤,记忆力超群,聪明果断,办事利索,每每也为皇帝分忧,多才多艺,颇得乾隆帝的宠爱。奸臣秦桧卖国通敌,罪该万死,但他写的一手好字。奸臣严嵩,写青词好,赢得嘉靖帝的青睐。





明月明朗明空明天


帝国主义社会,首先是帝王权力集中,王权强大,国家治理一般体现帝王个人意志,即人治大国于法治。也就是说越是迎合帝王性格的人与事,就越容易被采纳。

而大部分奸臣,比如秦之赵高,唐之杨国忠,宋之贾似道,明之魏忠贤,清之和珅等等大奸臣,可以发现大奸也是大能。这些人懂得性格帝王享乐的心理,变着法让帝王开心,帝王自然喜欢。再加上能被称为大奸臣的,往往能力也不凡。像魏忠贤,是皇权与清流派斗争的一柄利剑,是明代皇权与文官集团斗争的先锋官。像和珅,也是文武双全,而且是理财高手,议罪银制度让乾隆的内库充实,腰包鼓了,才能成全他十全老人,几下江南的风流韵事。

社会以人治,则必受人之好恶影响。假使你是皇帝,皇权滔天,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美人美景尽收眼底。你会喜欢那种正直到无趣的清官,还是那些会办事,让你放心,还让你开心的奸臣呢!无疑,你也会宠幸后者,一旦你沉迷玩乐,国家衰败,那首先后世得骂你昏君,骂你宠幸的人为奸臣。权力无节制则必然生腐败,上行下效,整个社会都这样的时候,国家则必然衰败。国家衰败则必然会有人需要站出来,被人民钉在耻辱柱上,这便是昏君奸臣。

所以,我认为,并非奸臣就受宠。而是这些有能力会拍马屁的人,得到巨大的恩宠,却德不配位,没有把江山社稷,人民百姓放在心上,导致最后国家衰败,于是这些人也就成了奸臣。假使这些人行正道,把国家治理成了盛世,即使他再受宠,他又怎么会被称为奸臣呢。






这片段有趣哦


小人得宠是有一定道理的,难道这“小人”就是祸国殃民,陷害所谓“忠良”的历史角色吗?

深度剖析👇👇

“贤臣”是谁

所谓贤臣是什么人呢?他们就是儒家化了的豪族。对皇帝来说,豪族不可怕,就怕豪族有文化。

因为,一般的豪族对社会有组织力,又让皇上收税变得困难,皇上不大容易动得了他,但他们还不会从观念上批评皇上;但是,有文化的人,则会引经据典地批评皇上,说你昏庸。

如果以上两种情况合二为一,这个有文化的人还是豪族,皇上就只能干瞪眼地被批评,还动不了他。有文化的豪族,从东汉的时候逐渐发展起来,直到隋唐的历史上,被称为门阀士族,经常也简称为士族。

士族对皇帝有各种约束,皇上就在士族外边再去找一些有文化的人,为自己所用,不就能够反制士族了吗?你引经据典地说我昏庸,我的人就会引经据典地说我这是圣明,皇上不就不那么憋气了?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皇帝不大容易找着人。为啥呢?

首先得有纸的出现,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但这会儿的造纸技术还不发达,有句成语“洛阳纸贵”,这个描述的其实已经是西晋时期了,说的是有篇文章写得太好了,洛阳的文化人竞相传抄,纸不够用了,于是就变贵了。

光有纸还不够,还得有印刷术大规模的应用。但东汉还没有什么印刷术可言,书籍的拷贝要靠抄写。这种情况下,知识传播的成本相当高,不是豪族的话,一般人根本读不起书;读得起的豪族,就成了士族了。

士族一代代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世家大族,他们垄断了知识和地位,垄断了社会上的舆论。

这些人就是所谓“贤臣”,他们差不多把持了朝廷和地方的各种重要职位。世家大族彼此间还联姻通婚,形成了庞大的关系网络,对皇帝有着相当强的制约能力。

“小人”是谁

东汉开国的头几位皇帝还比较有实力,而世家大族也还在发展中,他们彼此还能相互制衡,还不算什么大问题。

到了后面的皇帝,越来越受到世家大族的约束。皇上肯定感觉非常不痛快,我都是皇上了,还天天被人这么节制?不行,我得有自己的人,收拾收拾这些天天跟我叫板的家伙。

皇上要找来支持自己的人,来对抗世家大族。但问题是,世家大族把持着官僚体系,也控制着舆论,这些皇帝的支持者就肯定会被指责为“小人”了。

这与他们实际上的人品、官品怎么样关系不大。皇帝的行为,在世家大族嘴里,也肯定是“亲小人、远贤臣”了。

再看看皇上吧,他到哪去找自己人呢?到民间去找?就像前面说的,知识都被世家大族垄断,民间没什么可用之才。到朝廷上找?朝廷上放眼望去,都是彼此串通一气的世家大族,也不行。

皇上还得保证这些人能站在自己一边。对皇帝来说,什么才能确保这些人支持自己呢?忠诚这东西是不敢指望了,能指望的是,他们的身份地位都完全依赖于皇帝,这些人即便是出于自私,也得站在皇帝一边了。

那是什么人啊?只有两种,宦官,也就是太监,还有外戚,也就是皇后的家族。

皇帝、外戚、宦官、世家大族的博弈关系

于是,皇帝、外戚、宦官、世家大族组成的官僚,彼此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关系。

我们今天历史书上说党锢之祸是“宦官专权”什么的,实际上只不过是皇帝通过宦官之手,跟这些世家大族进行PK,党锢之祸就是皇帝进行中央集权的努力。

用宦官压制了世家大族之后,汉桓帝又反过来开始压制宦官,把当年帮自己做掉梁冀的宦官们狠狠收拾了一番。

但皇上也不会抛弃宦官,只是让他们不要那么嚣张,日后还会借重宦官继续抗衡世家大族。看到这些作为,我们会感觉,汉桓帝虽然说不上是什么明君,但智商绝对不差。

宦官的力量过强,皇帝还可能再去用外戚来压制他们,东汉后期的诸多皇帝,交替地扶植宦官和外戚。

世家大族面对皇帝的这些对抗举措,便会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天下为己任”的形象,获得道德制高点,宦官和外戚就进一步被还原为“小人”。

这就是“亲小人、远贤臣”的由来,至于贤臣是否真的贤,则是另一个问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