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公攤面積”的人已經找到了

在咱們中國買房都會有兩個面積的使用權,一個是自己住的房內面積,還有一個就是屬於公攤面積,而開發商會使用建築的面積來計算這個價格,而我們一旦在其他國家買房的話,就不會存在公攤面積的說法,那麼到底是誰發明了這個所謂的公攤面積呢?有人說是李嘉誠,這到底是否是真實的呢?

發明“公攤面積”的人已經找到了

從香港的樓市我們可以瞭解之前是按棟賣改成按戶賣,這樣也就導致了“公攤面積”的出現。

那麼到底什麼是公攤面積?在咱們中國,所有人買房都是會面臨這個問題,比如有人要買房,假設100平方的房子,實際居住可能只有70平方左右,如果是高層電梯房的話,可能實際使用面積就60多平方,所以這也是大家公共平攤下來的面積,被稱作為公攤面積。

根據市場資料顯示,第一個採用公攤面積來銷售房產的是1954年的香港香檳大廈,這也是香港剛剛崛起的時候,也是房地產興起的開始,而那個時候建造房子的很多,都是按照整棟來賣,但是對香港普通老百姓哪能買得起呢?

這個時候就採用了一層一層或者一戶一戶的賣,於是買房的人非常多。

最大的問題在這個時候就出現了,有電梯,門衛,過道這些面積都是成本,恰好1958年李嘉誠進入香港房地產市場,而李嘉誠果斷提出了公攤面積的方式,後來加上長江實業的壯大,這種分戶銷售,也就是公攤面積的模式開始在香港普及,而長江實業無疑成為了當時推動公攤面積的開創者。

發明“公攤面積”的人已經找到了

雖然公攤面積不是李嘉誠發明的,但是正是因為李嘉誠採用了這種方式,也是為房產市場做出了很關鍵的作用。

不過我們看到了重慶地區對於公攤面積已經取消了,所以有了一個較好的示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取消公攤面積的這種方式或許是一種大勢所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