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殺關羽後為何力勸曹操稱帝?曹操為何不上當呢

東漢末年,劉備所在的蜀國國力逐漸衰退,因為用人策略的不正確,導致了丟失了很多城池,在與東吳的戰爭中,駐守荊州的關羽,被孫權擒殺,荊州也被奪取。這就導致了孫權劉備的抗曹聯盟不復存在。也就是孫權和劉備徹底的撕破臉,為了防止同時受到曹操和劉備的兩面夾擊,孫權只能是向曹操示好、稱臣。並且力勸曹操取代漢朝自稱魏國皇帝。然而在曹操看完了東吳寫來的書信後,又將書信傳遞於眾臣觀看,並且笑著說:“是兒欲踞著爐火上耶”(《魏略》)。翻譯成現代話就是:孫權這小子是要把我放在爐火上進行烤呀。

孫權殺關羽後為何力勸曹操稱帝?曹操為何不上當呢

曹操手底下的群臣也是趁機勸曹操廢除漢獻帝,自己登基稱帝,取而代之。然而在這個時候,曹操認為時機還不成熟,還不想廢除漢獻帝自己稱帝。那麼問題來了,東吳孫權和曹操爭鬥了幾十年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勸曹操稱帝呢?這裡面是不是還有什麼隱情?既然有人提出了這個請求,那曹操為什麼不順水推舟的趁機答應呢?

孫權殺關羽後為何力勸曹操稱帝?曹操為何不上當呢

其實孫權這麼做,有他自己的想法。第一、這樣做,賣給曹操一個人情,可以進一步的獲得曹操的信任,緩和與曹操的矛盾。從而達到向曹操示好,拉攏曹操的目的。第二、也就是如果曹操真的聽從了孫權的提議,那麼曹操就是篡奪的天下,那些還對大漢王朝忠心耿耿的人勢必會起來群起而攻之,這樣就會讓曹操處於輿論的漩渦,名不正言不順,是自己陷於囫圇之地,無法再對東吳產生威脅。

孫權殺關羽後為何力勸曹操稱帝?曹操為何不上當呢

當然以曹操的智慧和謀略,肯定不會中了孫權的一箭雙鵰之計。況且在這個時候曹操已經60多歲了,已經過了貪圖虛名的年紀,況且他現在的地位和權利已經和真正的天子沒有差別,況且漢獻帝對自己的待遇也不差,也是一個有恩於自己的人。他已經不再貪圖那些虛名,就算是自己稱帝的話,以他這個年紀也當不了幾年的皇帝,還會揹著一身的罵名。

孫權殺關羽後為何力勸曹操稱帝?曹操為何不上當呢

再一個就是,在這個時候還是三國鼎立時期,天下並沒有統一,如果曹操貿然稱帝的話,那麼孫權和劉備稱帝也是合法的。既然你能稱帝,大家都能稱帝。也就是順帶著便宜了孫權和劉備。所以從這幾方面來考慮,曹操務必是不會稱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