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我们“少年不识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时代局限还是其他?

小小嬴政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说通俗点,李鸿章只是为了个人私利,不顾国家民族利益的一条走狗而已。

大家看看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时,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对话。

多年前,他们有过类似的对话。

伊藤博文指出,经济改革、军事改革的前提是政治改革。如果政治不改革,经济改革和军事改革也就无从谈起。

他劝告李鸿章,中国必须政治改革,不然迟早会被列强吞掉。

多年后,吞掉中国一部分的,竟然就是日本这个刚刚政治改革的国家。

他们的对话很有意思。

伊藤博文说:“数年前与阁下在天津相会时,敝人曾进言:贵国之现状,实有改进之必要,想阁下尚能记忆此事。但尔后贵国晏然依旧,不图改进,以至今日,实深感遗憾。”

翻译一下,几年前我们在天津见面时,我曾经劝告你,中国的现状真的有(政治)改革的必要。我看你应该还记得这件事。可惜随后中国还是老样子,不思进取,才有了今天战败,我也深深感到遗憾。

李鸿章回答:“实感遗憾……迩来虽常以素志未伸为憾,但夙愿未能一日或忘。唯限于时势积弊,以致虚度岁月至今。”

翻译一下,我也很感到遗憾。我虽然以无法实现志向遗憾,但这个志向并没有忘记。可惜限于中国现实的问题,到今天还是一事无成。

以李鸿章的远见卓识,不可能不知道满清是朽木不可雕的。

早在剿灭太平天国时期,李鸿章就成为满清重臣,随后40年时间他基本都在最高层。

自然,李鸿章没有最高决策权,只是各种政策的执行人。

随着满清一系列胡来妄为,尤其是高层倒行逆施,李鸿章应该明白国家民族会给他们糟践完了。

这种情况下,李鸿章却为虎作伥,执行慈禧的一个个命令,维持了满清残局多年。

搞到李鸿章自己吐血而亡时,八国联军刚刚杀入北京,签订了最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李鸿章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为了他自己。

在成为淮军领袖之前,李鸿章只是曾国藩手下普通幕僚,两袖清风。

李鸿章死后,仅仅公开留下的遗产就高达几百万两白银。

一般认为他的总资产高达上千万两。

肥了自己和子孙,苦了国家。


萨沙


以前上学的时候,在历史书上,李鸿章多次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无疑是个典型的卖国贼代表,典型的封建王朝历史罪人。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思考,这李鸿章权力再大,也只是爱新觉罗家的一条狗,皇帝想要臣子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李鸿章能私下里不经过皇帝的同意,去卖国吗?显然不可能。

后来又看了一部历史还原度很高的剧——《走向共和》,在这部剧里,把清王朝的覆灭,洋务运动为何不能拯救清王朝,孙中山先生如何建立民主革命,推翻封建王朝的过程,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李鸿章作为慈溪太后的红人,在朝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宰相,也是清王朝为什么会走向覆灭的见证者。

从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第一李鸿章是封建王朝的守护者,可是从当时的旧中国来看,李鸿章是忠君爱国的典范代表。

不管清王朝如何的堕落不堪,他都第一个站出来力主维护,在朝内大小事上,虽然喜欢重用身边的人,但谁又不是这样,包括今天又有何区别,用自己人才能把权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是千古不变你的道理。

李鸿章如果真坏的话,应该会是个贪官的典型代表,可惜一生从政的他,并没有去像和珅一样,大贪特贪。

第二李鸿章多次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这并非是他所建议的,要恨就恨那老态龙钟的慈禧,每次被外国人欺负,就割地赔款,只要保证他晚年衣食无忧,那么至于百姓的死活,国家的安危根本不顾。

这些条约的背后,也都是慈禧这个老太婆一手弄起来的,只不过每次出席签字的代表,都是李鸿章罢了。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非得每次都是李鸿章,不能是别人。

因为当时日本等国家,尤其是日本首相,都是强力要求,必须是李鸿章过来签字,否则这个条约无效。

这慈溪太后,为了保护腐败的清王朝,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凡是列强提出来的条件,只要不影响到她的个人利益,都一一应允。

第三李鸿章的北洋舰队,假如不明白实情,只看过历史书的巨婴,定会把北洋舰队的惨败,这个重罪放到李鸿章头上。实际上这李鸿章,也是多方求援筹款,没钱的话,连炮弹都买不起。

清王朝本来就国库空虚,那慈溪为了满足一己之私,动用了大量的资金去修建颐和园。再加上清王朝里面,很多王爷大臣,贪腐非常严重,而皇帝根本只是个傀儡罢了,真正的皇帝是“慈禧”。

对于“慈禧”来说,哪管什么下面贪污啊,只要你忠于我,什么罪皆可免除。李鸿章虽然是当朝宰相,但面对皇亲国戚,根本没有丝毫的办法,也只能任凭他们继续贪污腐败。

为什么李鸿章深得慈禧和皇帝的喜爱,就是他把中庸之道发挥的淋漓尽致。

对皇帝忠心耿耿,对封建统治坚决维护,其治国之才也是当世数一数二大的。

清王朝的没落,是封建王朝走向覆灭的必然结果,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日本这样的小国,也来瓜分蚕食,最后不管李鸿章怎么想挽救,也只不过是延缓历史发展的进程。

这样的人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因为所有的封建思想,不管是精华还是糟粕,都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仅仅是读历史书,是很难还原历史的真相,建议对最后的清王朝覆灭,感兴趣的同学,一定要去看下《走向共和》。


看完三件事:

1.点赞,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篇文章(收藏不点赞,都是耍流氓)

2.关注我和专栏,让我们成为长期关系

谢谢你的支持!


詹伟平财经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个人,他的争议和他的成就恰恰是分不开的。

他是清朝的一个高官,而且还是慈禧太后最倚重的人,甚至慈禧太后在听说她去世之后,都是忍不住当场落泪,抽泣不已。

要知道慈禧太后可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她杀人无数,手上沾满了鲜血,但是,她对李鸿章却是一直都是敬重有加。

可见,李鸿章在朝中的地位真的是不一般。

李鸿章当然是因为给慈禧,办理了很多事情,所以,慈禧才对他委以重任的。

也恰恰是李鸿章手握大权,让他个人的威望,达到了极点,这成为了日后大家诟病他的原因。

李鸿章为什么会被别人诟病,甚至是加以指责呢?

说实话正是因为他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那时候清政府面对八国联军的咄咄逼人,屡屡吃败仗。

每次吃败仗需要谈判的时候,慈禧就派李鸿章去和外国人交涉。因为谁都知道,和外国人签订协议,是卖国,是会被后人辱骂的。

所以,没有人去干这件事。

在当时若是皇家的人,没有站出来担当这个责任,也只有李鸿章可以了。因为除了李鸿章,外国人谁也不信,毕竟其它人的威望,没有李鸿章那么高。

李鸿章官场上的老手了,难道他就不知道慈禧是让他背锅的?

他当然知道了,因为他没得选,当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已经七十多岁了,这样的一个老头子,也不怕别人骂了。

这个字必须要他来签,毕竟其它人还年轻,签了这个字,可能就会毁了自己前程,但是,李鸿章不一样,他是不怕的。毕竟他的两只脚,都快迈到了棺材当中。

为了签订《马关条约》李鸿章亲自跑到了日本和伊藤博文谈判,两个人因为赔偿问题迟迟没有谈判成功。

这件事就这么压了下来,当时日方提出来要清政府赔偿3亿两白银,李鸿章说这个数额太高了,不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总之,李鸿章是各种打太极拳,就是不签这个字。

清政府给李鸿章的回复是,若是日方不让步3亿就3亿吧。反正战争不能在打了,国家吃不消了。

李鸿章的意思是最好能减少三分之一的赔偿,他就去照着这个目标去谈判,但,若是真谈不下来,那也只好这样了。

所以,李鸿章还是继续给日本讨价还价,可是,谈判还没有谈好,就出了意外,因为李鸿章被日本的一个右翼份子打中了脸部。

本来那个日本暴徒,是想要了李鸿章的命的,但是,李鸿章命大,并没有死。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因为李鸿章是奉了大清的命令,去和日本谈判的,他是清朝的重臣。

清朝的大臣在日本遭到了暗杀,这就是日本的一个短板,一时之间国际舆论,纷纷开始指责日方。

最终,伊藤博文为了息事宁人,赶紧把条约给签订了,答应了李鸿章提出的只赔偿2亿两白银的事。

也就是说,因为李鸿章在日本挨了一颗子弹,让清政府少赔偿了一亿两白银。

我想正是因为李鸿章,干了这样的事,才有了少年不识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这句话的吧。

年轻的愤青们,都觉得李鸿章在条约上签了字,他就是卖国贼。他就是十恶不赦,他就应该千刀万剐。

但是,随着自己的年纪越来越大,也许,你也就理解了,这位老人当初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这么做还不是为了大清,还不是为了大清王朝的子民。

若是条约不签订,势必会引起战争,清政府打又打不过人家,到头来吃亏的还是百姓呀。


史学达人


当李鸿章签下《辛丑条约》、《中俄密约》以及《马关条约》的时候,他已经被定格成了卖国者。现在,我们以局外人的眼光看过去,面对中西差距、中日差距,即使没有李鸿章,还会有刘鸿章、陈鸿章签下这些条约。而李鸿章签下这些条约之前,慈禧又何尝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清廷遗老撰写的《清史稿》这样评价李鸿章——勇于任事。一个“勇”字说明了李鸿章知难而上,也说明了这件事很难做,没有人愿意去做而李鸿章挺身而出,担当了起来,又终于因为自己所做的事身败名裂,背上了千古骂名。

李鸿章初出茅庐。

李鸿章的崛起跟曾国藩有关,而曾国藩的崛起又与洪秀全有关。曾国藩和洪秀全的战争,说白了就是两个书生领着怀有不同梦想的农民在群殴。洪秀全因为四次科举落选走上了反抗之路,曾国藩因为考中进士而入仕,因为回家丁忧而操练团练。洪秀全领导着一群追求平等富足的农民走上反抗之路,而曾国藩另起炉灶领导着一群梦想发财的农民去镇压反抗。

一开始,书生带兵连吃败仗,直到天京事件爆发,石达开兵败大渡河,湘军从此找到感觉。

1861年九月,湘军攻克安庆,太平军“保卫安庆,合取湖北”的计划落空,随即进行战争调整,采取“西线防守、东线进攻”的战略。很快,负责东线围攻太平军的清军溃不成军,浙江大部分地区被太平军占领,兵锋直至上海,大有把宁、沪、杭连成一片的态势。

情急之下,上海的官绅乱了方寸,派出了以钱鼎铭为首的代表去安庆拜见曾国藩。请求曾国藩出兵救上海。

令与太平军在西线对峙的曾国藩尴尬的是,他手底线已经无兵可分。一旦分兵,西线力量自然疲弱,如此岂不是给太平军创造各个击破的机会?万一情况真的发生,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曾国藩以“地辟远,即有急,声援不达”为由拒绝了请愿团的请求。

钱鼎铭又找到了在曾国藩手下做幕僚的李鸿章,让他劝说曾国藩。

李鸿章的建议是再编练出一支新的军队去救上海。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何召集足够的兵勇,又如何让他们尽快的拥有战斗力,这绝非易事。

那带队的将领,又应该选谁?“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曾国藩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弟弟曾国荃,然而,曾国荃一心想要攻入金陵,夺得头功(因为咸丰临终说过,入金陵者为王,最终,曾国藩只封侯),断然拒绝。曾国藩又找到了老部下陈士杰,陈士杰又以老母亲需要照顾为由,推脱掉了这件差事。

于是,这件差事落到了李鸿章身上,李鸿章欣然应允,并且坚持前往。为何?因为李鸿章看到了三点好处:

一、经济上,上海集结了中外大量货物,每月的厘捐就有六十万金,实属膏腴之地。军饷不用愁。

二、军事上,守住上海,可以和湘军一起,对太平军形成合围之势。

三、政治上,一旦取得成功,谋取“避处海隅、无所作为”的薛焕头顶上那顶江苏巡抚的帽子,易如反掌。

如此有前途的事情,最后才落到李鸿章头上,看来曾国藩还是亲疏有别。

然而,李鸿章为很快组建了一支自己的军队——淮军,并且成功守住了上海,进而顺手得到了江苏巡抚的乌纱帽。李鸿章成了真正的封疆大吏。


李鸿章镇压捻军。

太平军被扑灭之后,北方又兴起了捻军之乱。1865年6月,在两江总督任上的曾国藩被清廷任命为钦差大臣,北上山东镇压捻军。

清廷认为曾国藩有镇压太平军的成功经验,又有号称“满清第一勇士”之称的曾格林沁率领的“满清第一精锐”骑兵做策应,一定会“手到擒来”。

然而事实是,曾国藩连吃败仗,致使局势更加严重,再加上曾格林沁被捻军击毙,让大清引以为傲的八旗骑兵彻底灰飞烟灭,清廷脸面尽失,对曾国藩极为不满,曾国藩也一病不起,急忙上书朝廷谢罪,同时希望清廷派李鸿章过来帮助自己。

然而清廷的决定大出曾国藩以外,擢升李鸿章为钦差大臣,彻底取代了曾国藩。

李鸿章很为难,如果自己出任钦差大臣,那两江总督的位子自然空出,如果兵败,将一无所有。再有一点,就是会伤害恩师曾国藩,让他认为是自己抢了他的位子。

李鸿章急忙上书朝廷,如果曾国藩不回任两江总督,自己剿捻的粮饷难以得到供应,朝廷知道李鸿章的为难之处,让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两人换了个位置,总算给曾国藩留了点颜面。



这一次,李鸿章又成功了。1868年8月,捻军被平息。

处理天津教案。

清廷为了打压曾国藩,让他来处理1870年的天津教案。曾国藩是这样处理的:下令处死肇事者21人,流放4人,徙罪17人,天津府县流放宁古塔,赔偿法国人白银损失49万两。

如此处理,洋人安抚下去了,但是国人却骂声一片。曾国藩不堪重压,上书另请高明来处理。

而接任者又是他的学生李鸿章。结果,李鸿章很快将此案处理完成。

这一次,李鸿章升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至此,李鸿章的权利和地位都超过了曾国藩。直到曾国藩死于两江总督任上,李鸿章彻底取代了曾国藩,成为晚清第一汉族重臣。

成也洋务,败也洋务。

李鸿章率领的淮军到达上海不久,就见识了洋人武器的厉害,从此萌发了搞洋务的念头,他认为只有知洋务、懂洋务、用洋务,才能自强自立,抵御列强的欺凌。

基于对中外形势的估计和判断,李鸿章认为,当时的中国处在“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又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应该“自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而洋务运动就是建立数千年之奇业的必由之路。

那搞洋务运动顺序是什么?——先购买,后制造;先兵用,后民用;先实业,后文教;先外交,后内政。

对于洋务运动的核心要素,李鸿章归纳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而“和局”又离不开“战局”,从外交上实行“羁绊”的政策,对内争取时间,借法自强,最后方能战则胜、守则固、和则久。



就现在看来,他的思想是先进的,是务实的。但是,问题出现在了落实上。在“外须和戎”这一点上,李鸿章努力去“和”:朝鲜危机发生后,李鸿章希望借助俄国的力量对日本施压,迫使日本退兵;甲午海战发生后,他又希望借助英、法的力量给日本施压,以求解困。李鸿章如同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到处游说,到处裱糊。

然而,在没有强大实力做支撑的情况下,李鸿章只能做一个远古时代的纵横家,去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

然而,李鸿章不仅是一个纵横家,他身上还背负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他的悲剧,不仅是他自己的,更是这个国家的。

梁启超批评李鸿章“只知外交,不知内政。”但是,李鸿章知道内政又如何?他能改变清廷的内政吗?他能改变清朝的政治制度吗?不能。

所以说,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充其量也只是一位一条腿走路的“瘸子”,而“瘸子”是无法和正常人进行赛跑并且取胜的。

中国和日本是两个重要的东方大国,在进入19世纪几乎同时遭到西方王列强的经济渗透和军事侵略,两国同样因此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并且为此而努力。所寻求的路径也大体差不多,都是从学习西方入手。但是,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日本学习的比较彻底,尤其是19世纪中后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等一系列改革,经济迅速走向资本主义道路,国力迅速崛起。

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李鸿章三十年的洋务运动彻底划上句号。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假如李鸿章早死五年或者十年,对于他来说,就没有那么多的条约在等着他,他也不会承担北洋全军覆没的责任。他会成为一个近代中国改革的英雄人物而载入史册。

但是如果真的那样,我们或许不能那么迅速的知道李鸿章的路是走不通的,因为他给我们留下了悬念,我们不会那么快的认输,那么快的清醒,这也许是更大的悲剧。

没有洋务运动的失败,就没有戊戌变法的发生,更没有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

老天让李鸿章活的足够长,也许是让他为自己开创的洋务运动划上一个悲怆的句号。

结束语——

曾国藩是近代儒学、理学大师,在学问上李鸿章不如曾国藩,但是在经世致用的能力上,曾肯定不如李。

执着是曾国藩的整体特征,但是曾国藩执着而又脆弱,他曾经五次兵败自杀未遂。而李鸿章执着而又时时变通,而他的变通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坚持?

“做人要学曾国藩,做事要学李鸿章”就是说,做人要学习曾国藩的“忠、信、笃、敬”四个字,做事要学习李鸿章勇于任事,敢于担当,执着而又变通,真正做到“勇于任事,善于任事”,从而做到善始善终。


品读春秋001


所谓的“少年不识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是一群喜欢历史新说的专家和吃瓜群众们朗朗上口的“名言”,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整天把这句话挂在嘴上的人如果不是真的有自己的历史观,那就是人云亦云的炒作。乍一听好像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提升,对李鸿章的看法就会慢慢的改变,但是不管怎么改变,李鸿章的历史功过就摆在那里,不会因为时代的局限有什么本质的影响。

虽说过去的历史,特别是官方的一些历史教材对李鸿章不太友好,存在着一些不公正的评价,但是过分的给李鸿章脸上贴金粉,甚至是为了洗白而洗白就没什么意思了。作为晚清时代掌握军事和外交的大臣,李鸿章对于国家的衰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绝不是一句做事越多,骂名就越多能解释的。但是李鸿章毕竟也不是国家的一把手,国家衰落的责任根本上还在于以慈禧为首的统治集团。

首先,简简单单的用一个“卖国贼”来评价李鸿章是非常不公平的,应该给与“平反”。

李鸿章一生中为慈禧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背了无数的“黑锅”,晚清时期绝大多数的不平等条约都和李鸿章有关,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这是李鸿章被后人谩骂的最主要原因。客观的说,李鸿章一次又一次的签订不平等条约,并非真的是心甘情愿,更不能因此就背上卖国贼的骂名。国家一步步走向衰落,甚至最后连日本都搞不定了,根本责任在于慈禧为首的统治集团,李鸿章夹在帝党与后党之间,虽然也是想为国家做点事情的,但是他本人根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没有天然的“卖国贼”,没有人不热爱自己的国家,即使是慈禧也一样,李鸿章更不可能主观上就想做一个“卖国贼”。

其次,李鸿章政治生涯中的“劣迹”也确实不少,过分的洗白只能解释为哗众取宠。

作为晚清时代的中兴名臣,李鸿章组建淮军镇压太平天国,兴办洋务实业兴国,洋务外交为大清争取最有利的外交局面,对于国家还是有很多功劳的。但是如今的有些网民,开口闭口就喜欢称李鸿章是一己之力对抗日本,挨了一枪为中国减少了一亿两白银的赔款,是晚清时代唯一一位做事的高级官员,李鸿章离民族英雄也就一步之遥了。针对这些为了洗白而洗白的言论,就只能理解为哗众取宠,一笑而已。因为李鸿章政治生涯中的“劣迹”也着实不少,对国家的衰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海防与塞防之争,两者本身都很重要,关键在于根据具体的形势作出决断。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日益成为中国的心腹大患,这点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英国和沙俄早就觊觎中国的内陆地区,新疆虽为“不毛之地”,但是战略地位极其重要。重视海军建设并没有错,但是因为重视海防就忽视塞防,甚至提出可以暂时放弃新疆,这样的建议实在是难以理解。值得庆幸的是左宗棠等人的坚持得到了慈禧的支持,也得到了大量富贾士绅的赞助,为中国保住了新疆,让“西出阳关无故人”仅仅停留在诗词之中。

在中法战争中,清政府在海战中自然是不占优势,不愿意提前开炮更是让福建水师遭遇全军覆没的惨败。但是在陆战中,清军一度取得胜利,不过李中堂乘胜求和的洋务外交让中国不败而败,承认了越南是法国的宗主国,为日后侵略西南打开了门户。

甲午战争中,李鸿章“保船制敌”的方针并不是不正确,因为两国海军的实力决定着北洋水师不能轻易出击,与其盲目的出海寻敌,不如保存主力,只要两艘7000吨的巨舰在,就足以威慑日本海军。在这一点上,李中堂的决定还是非常高明的,但是“保船制敌”与一味的退让却是两码事,海上的劣势并不代表陆上也毫无胜算,陆上的溃败似乎就不能用武器装备来解释了。而北洋水师在黄海大战后完全龟缩在威海卫,将制海权彻底交出,日军随心所欲的攻击各个港口,运输兵力,最终用中国自己的大炮击沉了残存的北洋舰队。毫无疑问,李鸿章对于甲午战争的失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最后,李鸿章充其量只能纳入一手做事,一手捞钱的官员,“宰相合肥天下瘦”是对他最好的评价。

在晚清的众多官员中,李鸿章既不是那种只会贪污的类型,也不是那种迂腐的书呆子。相比满清贵族,李鸿章办了很多的实业,是一位踏踏实实做事的官员。而相比翁同龢这类迂腐的书生,李鸿章自己的腰包也没少赚。所以该表扬的应该表扬,但是该承担的责任也没必要天天强行的洗白。

因为满清贵族的无能,致使国家一步步走向了衰落,这口黑锅丢给李鸿章绝对是不合适的,“卖国贼”的帽子扣给本泽马也不应该扣给李鸿章。但是如果整天把李鸿章抬到民族英雄的地位,把甲午战败的责任全部推给翁同龢,归结为北洋水师的炮弹问题,也是哗众取宠。李鸿章如果真的那么艰难,死后为何留下了巨额的私产,当然了,有人可能会说这些私产是他兴办企业的合法收入,公私应该分开。是的,李中堂的确就是这样一位官员,说的好听点是一手做事,一手捞钱,说的难听点就是一边做事,一边贪污。为满清贵族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条约未必是出于自愿,但是如果真的不愿意完全可以辞官不做,没必要把李鸿章搞得那么伟岸。适当的洗白没有什么毛病,但是如果为了贴金粉刻意的去美化,等于鼓励高官一边做事,一边贪污。

总的来说,“宰相合肥天下瘦”是对李鸿章最好的概括,他绝不是单纯的“卖国贼”,但也绝不是什么民族英雄,“少年不识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不是没有道理,但是过分的曲解就另当别论了。


徽南城意


之所以对李鸿章有这样一个评价,一方面是教科书造成的第一印象。再就是很多宣讲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很多人看李鸿章的种种事迹都是戴着有色眼镜。其实晚清的中兴四大臣里,每一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评价。曾国藩会做人,左宗棠会做君子,张之洞会做面子,李鸿章会做官。


李鸿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因为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并且主张对法战争议和,还有出卖东北的铁路权益,以及贪污了数量相当庞大的钱。

但是他也有好的一面,像组建北洋海军,不管结果怎么样,至少曾经辉煌过。而且近代的很多兵工厂和制造厂都出自于李鸿章派系下。为了中国的近代化,李鸿章也是出了不少力。

因此对于这样一个有亮点又有污点的人,我们一定要更深度的去剖析。

李鸿章可以说在整个中兴四大臣中,最有国际眼光和外交天赋的一个。这个眼光和天赋,既成就了他,也给他留下了污点。

之所以说他最有世界眼光,是因为他很清楚整个世界的形式,明白大清国在世界上是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因此在镇南关大捷后,李鸿章极力主张议和,因为他清楚,一旦法国大举进攻,那么大清损失的利益会远比《中法新约》中的损失还要大,权衡利弊,最小的损失就是赚了。

但也是因为李鸿章过于相信列强之间的制衡之术,以至于在甲午战争中,始终不敢放开了和日本人打,以至于从开始就陷入被动局面,而西方列强也是看出了大清中干外强的本质,转而纷纷支持日本,也实在是李鸿章的失职。


至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这并非李鸿章的本意。在前往日本之前,李鸿章曾静告诫过光绪和慈禧,日本方面有他拖着,但是北京方面也一定要拖住。这点从《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和内容的变化上也可以看出,李鸿章确实尽力了。赔款从4亿砍到了2亿,这确实是靠李鸿章的外交能力解决的。因为当时清朝就是打不过日本,百姓浑浑噩噩,朝廷懦弱可欺,财政濒临崩溃,不是说你吆喝着打下去就能打的。因此割地赔款已经是个定局,屈辱是必然的,而怎么减少损失,才是关键。

另外一说,这两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也是清政府要求李鸿章去签的,多少受一定愚忠思想的禁锢,李鸿章只能去做这个背锅侠。

今天的人们总是去称赞左宗棠,而去贬低李鸿章,这其实是一种很不厚黑的想法。因为多数老百姓不懂政治,大部分人依然是认为不贪污又能办事的才是好官,然而这样的官员终究只是少数,而且能不能混到权力巅峰就又是另一回事了。左宗棠这样的大儒大君子,终究只是个例外,官场这趟浑水,一旦陷进去,能出淤泥而不染的自古以来屈指可数。


李鸿章的贪污,这在当时很正常,李鸿章的问题在于受到俄国人的贿赂,而出卖东北权益。李鸿章干这么干,也是他的世界观在作祟,他很清楚,列强们觉得不会坐视任何一方独自强大,这就和前面我说过的,李鸿章对于自己的眼光过于自信,这是他的一个败笔。

有人说,作为一个官员,李鸿章没有做到让国家走向正轨,这是不称职的。但其实客观来说,恰恰是李鸿章把大清的官场看的太透了。这个腐败的政府,没有任何生气,腐朽的势力还在互相党争,没人想着如何让国家彻底走向富强,只是不亡就好。在官场抹水很深的李鸿章很清楚,就行自己一己之力,改变不了什么,所以只是尽力的做一个裱糊匠就好。因此李鸿章办海军、建工厂其实客观上也是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所以说,李鸿章很不容易,他不是君子,但是他是个成熟的政治家,一个合格的大官僚。


火器工坊


年少的时候不好好读书。

长大了却整天看地摊网文。

没看过史料,没看过记载,就看过个《走进共和》,就看过一些“历史真相”,什么“历史揭秘”什么“震惊你的历史“……

就学了些什么“裱糊匠”,什么“真中堂”,什么“背锅侠”。

中堂粉们总是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


扣毛


1901年11月7日(光绪27年),清末名臣李鸿章辞世。

今人说起他,大多没什么好话。《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条约的签订,让李鸿章打上了「卖国贼」的标签。时人对于他,评价也不甚完满。士大夫对其西化主张多有弹劾,激进之人又怒其对旧势力的维护。

李鸿章的政治生涯,见证了中国前所未有的巨变。他算是有识之士,从前人的经验和自身的经历出发,选择了「中体西用」的现代化路径,却在甲午海战之后,成为了永远的殉道人。

▲李鸿章(1823-1901)

不同于李鸿章,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在甲午战败和日本崛起的经历中吸取教训,试图从根本上改变国家,选择了「变法图存」的现代化路径,结果还是遭到了惨烈的失败。

李鸿章和梁启超,一个是旧式官僚,一个是新派文人。无论政见还是立场,都存在矛盾和冲突,可谓一对政敌。但正是因为如此,他们能够将彼此走过的路看得更清楚。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李鸿章还和他通信,并多有劝诫。

李鸿章逝世仅月余,梁启超就为他著书立传,并在序言中发出感慨: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敬惜与悲叹之间,既是梁启超对李鸿章的定论,又何尝不是梁启超对其自身、对维新、对中国近代的反思。

01.

守与变

李鸿章的现代化之路始于洋务运动。1862年,他率领成立不久的淮军抵沪,镇压太平军。彼时的淮军作战力很强,但是军容不整,装备破败。对此,李鸿章颇为自傲,他认为「军贵能战,非徒饰美观」。

很快,李鸿章目睹了美国人飞特烈·汤森德·华尔(Frederick Townsend Ward,汉名又叫华飞烈)组建的洋枪队把太平军打得毫无招架之力,而且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也组建了他们自己的洋枪队,颇有「力可及远」的优势。至此,李鸿章的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开始他的「求变」之路。

▲1863年拍摄的常胜军照片。常胜军雏形是华尔的洋枪队,配备了西方近代火器,由洋人担当基层教官,使用近代军事训练,后期开始雇佣中国人参军。1864年解散后,被李鸿章收编入淮军。

作为洋务先驱,李鸿章的改革主张,追随了林则徐和魏源的理论先导,期翼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下,达到「求富」与「自强」之目的。

1865年,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制造军械生产之器,同时还配备相应的翻译馆和各类基建工厂。同年,李鸿章再主持建立天津机器局,专事生产枪械火器。

▲江南制造总局大门

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闲时民用,战时应急」。这也成为了李鸿章提倡官督商办的近代民用企业的雏形。而后的矿务局、电报局、铁路局等相应的洋务活动,李鸿章也参与其中。

▲盛宣怀(1844-1916)政治家,实业家,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李鸿章官督商办的推动人。1872年李鸿章委任盛办理轮船招商局。1873年,轮船招商局正式营业,盛宣怀担任会办。

同时,李鸿章也认识到:「用人最是急务,储才尤为远途」,他主张兴洋学,开设学堂,培养专门的技工和近代士兵,并派遣留学生。

▲1872年首批到达加州的中国留美幼童。1870年,晚清教育家容闳倡议派幼童留学的计划,获得到曾国藩、李鸿章支持,成立「幼童出洋肄业局」。1881年,留学计划受阻。

洋务几乎是李鸿章现代化之路的全部,他因此为人赞,也因此为人谤。梁启超说:

「吾之所以重李,责李,而为李惜者,亦以洋务。」

在梁启超看来,李鸿章通晓洋务,却不懂洋务。他不知道洋务与西方国家现代文化互为充要,不仅仅只是一个升级的手段。

梁启超评李鸿章不知国务和政务,「以为中国政教之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李鸿章在和日本外交大臣森有礼关于「易服」的谈话中,也体现了他的守旧与傲慢。李鸿章看到了大局,却依然不明大局,「殊不知今日国家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

李鸿章有开明的视野和思想,但也是典型的中国旧式官僚。他的现代化之路是绕道而行,避开皇权中枢的权力斗争,尽量不触及统治阶层最核心的利益。

主张变法却因循守旧,这不仅是李鸿章的问题,也是中国近代官僚阶层的整体悲剧。梁启超说李鸿章「不学无术」,其实天下之人皆不学无术。

洋务是李鸿章自平叛以后最辉煌的功绩,在此之后,「李鸿章得意之历史终,而失意之历史方始矣」。当时中国人期盼通过西化而完成的强国之梦,甲午一战,会同这一时期最精彩的成果——北洋水师,一起覆灭,李鸿章的现代化之路终于此。

02.

战与和

办洋务是李鸿章的济世之策,而外交则是他在政治上的一个救国之图。天津教案之后,李鸿章开始着手处理与他国的相关事宜。他处理对外事件的手段其实很简单,就是借力打力,以夷制夷。

梁启超认为,在中法越南问题上,李鸿章是借了普法战争,法国无暇东顾的便利,才得以顺利解决纠纷。而在中日朝鲜问题上,李鸿章利用多国在朝鲜的利益,彼此牵制,而对于朝鲜则多加怀柔,劝服其开放门户,接受西化。但是,正是他对朝鲜的忽视,对日本的轻慢,最终导致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

▲朝鲜开化党代表人物金玉均。

19世纪中后期,在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下,朝鲜一批有志青年提出向日本学习,并借助日本的力量推翻朝鲜的守旧势力,让朝鲜走上变革之路。1884年12月4日,金玉均等人在日本的案中帮助下,带领其麾下开化党人在朝鲜宫廷实施暗杀和破坏行动,并颁布带有现代色彩的改革纲领。守旧势力向清政府求救,袁世凯奉命带兵入朝平叛。中日事后签订《中日天津条约》,名义上实现了朝鲜与清政府的地位对等,而且也为甲午战争埋下了定时炸弹。

▲朝鲜东学党起义,又称东学农民运动。东学最初是纯宗教团体,为了抵制基督教的传入而存在,同时也帮助贫困农民争取利益。1894年,东学党领袖全琫准发动起义,朝鲜朝廷招架不住,遂与起义军和谈。早在和谈之间,朝鲜高宗就向清政府求助,清政府派兵支援,被日本方面视作违背《中日天津条约》,给了日本出兵朝鲜的借口,甲午战争由此爆发。

正如梁启超总结的:

「中日之战,起于朝鲜。推原祸始,不得不谓李鸿章外交遗恨也。」

梁启超认为,李鸿章对甲午海战负有直接的责任。首先,他「不明近代公法,酿成战端」。李鸿章对于朝鲜和对于越南的理解是一样的,仍然是宗藩体制下的主国心态。殊不知当时的国际关系,所谓的朝贡已经不复存在了,「属国无外交」已成旧历。

其次,「战略上一再失机」。李鸿章处理外交事务的一贯手段就是「以夷制夷」,中日之战一触即发之际,他还「日冀俄英出为调处」,此为失先机之一;战起之后,不顾前方军将的请战意图,令北洋舰队退回军港,此为失先机之二。再次,「用人不当,治军不严」。

总结来说,李鸿章在甲午海战上的重大失误,战术都还是其次,最要命的还是他的战略视野太过狭窄。然而,这并不能完全怪罪于李鸿章,见识与眼光是当时整个中国最致命的缺憾之一。

梁启超说:

「世运愈进于文明,则优胜劣败之公例愈确定。」

李鸿章周旋于西方各国之间,赢得了极佳的外交名声,一方面在于他实属当时首屈一指的外交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求和与求盟的态度。梁启超认为,西方列强对于中国更多是求财,而李鸿章也确实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始终坚持「以夷制夷」,但是他并未认识到「我有自立之道,方能致人而不致于人」。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之后,迅速迈入现代文明的行列,而当时的中国还在前近代的门前徘徊,甚至都不知道从何而入。

03.

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李鸿章战后闲赋在家,反思了他为何没能通过洋务让中国强盛,留下一段很有意思的话: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既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补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在《李鸿章传》的最后,梁启超给予了李鸿章极高的赞誉,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一人物」。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兴衰,从「中兴」良相,到「变通」之才,再到后面的「误国」庸臣,确实是可敬、可惜,却也可悲。

▲法国画报《小日报》上的李鸿章

梁启超写的是一个时代的伟人,写的也是一个时代的变化。他在传记开篇就说到,他是跟随太史公的笔触,表现一种「史识」,即一种「知兴替」的认知,重点在于对历史理解和时代的反思。

李鸿章最辉煌的四十年,是中国近代巨变开始的四十年,也是中国人近代之路抉择时机的四十年,他的路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近代中国的选择。「千年未有之变局」从李鸿章开始,却远没有完结,前行的路线如何,或许还能从李鸿章处找到启示。


知识圈app


这个大卖国贼真有点要翻身的感觉?我们看看与李鸿章同朝的、同样是晚清四大名臣的左宗棠是如何评价李鸿章的。

左曾怒斥李“十个法国将军都没有一个李鸿章对中国的破坏大!”

李鸿章,不管如何,早已被历史钉死在国家民族的耻辱柱上,永远是中华民族的罪人!

那些为李鸿章开脱的,粉饰的,也不过是借此为那些向西方弯腰屈膝,涎脸讨赏的奴才脸上涂些粉罢了。


用户64903710


要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们来看一下李鸿章生平都做了哪些事情?

李鸿章一生中,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30多个不平等条约,以至于现在人们一想起他就会与“”丧权辱国”这四个字联系在一起,认为他是卖国贼。但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他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以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他为“东方俾斯麦”,慈禧视他为“再造玄黄之人”。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


少年时我们读到晚清历史的时候都为李鸿章的卖国而感到羞耻,等风华逝去,我们再读晚清历史的时候,你会发现李鸿章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物。他有自私的一面,在组建淮军之时,为了巩固地位,建立了自己的淮军幕府。在苏州杀降事件中,利用洋人赫德等人为说客,巧妙地解散了常胜军。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就曾经评价过李鸿章。书中写到,“李鸿章在戎马压境之际,有忍气吞声之言,旁观者尤为酸心,更何况李鸿章身临其境的感受。”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若以中国之失政归罪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一人不足惜,而我4万万同胞放弃国民之责任者,又应该负什么责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